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婦人骨蒸勞方論第二

夫骨蒸勞,由積熱附於骨而名也,亦曰傳屍殗殢,復連無辜,其名不一。此病皆由脾胃虧損所致,其形羸瘦,腹脹泄瀉,肢體無力。傳於心腎則盜汗不止,腰膝冷痛,夢鬼交侵,小便赤黃。傳於心則心神忪悸,喜怒不時,頰唇赤色,乍寒乍熱。傳於肺則胸滿短氣,咳嗽吐痰,皮膚甲錯。傳於肝則兩目昏暗,脅下妨痛,閉戶忿怒。五臟既病,則難治療。

愚按:前症多因經行胎產,或飲食起居七情,而傷肝脾之所致。又或失於調攝,或過於攻伐而成。東垣先生云:發熱之症,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日西猶甚,乃皮毛之熱。其症喘嗽寒熱,輕者用瀉白散,重者涼膈散、白虎湯、地骨皮散。心熱者,微按之,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微按至皮毛則熱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日中太甚。其症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噦,用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安神丸。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手按至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重之間,此熱在肌肉,遇夜猶甚。其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用瀉黃散。肝熱者,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寅卯時猶甚。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筋痿不能起於床,用瀉青丸、柴胡飲。腎熱者,輕手重按俱不熱,加重手按至骨分,其熱蒸手如火。

其症骨蘇如蟲蝕,困熱不能起於床,用滋腎丸。此治實熱之法也。竊謂肺經虛熱者用人參補肺湯,脾氣虛而不能生肺者用六君子湯,脾熱遺於肺者用三黃丸,心經虛熱者用補心湯,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者丸,心經虛熱者用補心湯,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者用八味丸,肝虛不能生心者用補肝散,腎克心者用附子理中湯,脾經虛熱者用人參黃耆散,土剋水者用承氣湯,脾不能培肝者用六君子湯,元氣下陷及金不能生水者俱用補中益氣湯,肺克肝及腎經虛熱與腎不能生肝者俱用六味丸。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婦女患有的「骨蒸勞」疾病,也就是因為體內積聚的熱量附著在骨頭上而得名,也被稱為傳屍殗殢,會連累無辜之人,名字有許多種。這種病大多是由脾胃功能減弱導致的,患者身體消瘦,腹部膨脹,經常腹瀉,四肢無力。如果病情影響到心和腎,就會出現盜汗不止,腰膝冷痛,做噩夢,小便顏色赤黃等症狀。如果影響到心臟,就會心慌,情緒起伏不定,臉色紅潤,忽冷忽熱。如果影響到肺部,就會胸悶氣短,咳嗽吐痰,皮膚乾燥。如果影響到肝臟,就會視力模糊,肋骨下疼痛,容易生氣。一旦五臟都受到影響,就難以治療了。

我認為,這種病症多是因為女性生理週期、生育,或者飲食作息不當,以及過度的情緒波動,導致肝脾受損所致。或是調養不當,或是治療過度造成的。東垣先生說,發燒的病症,如果是肺熱,輕輕觸摸就能感覺到,稍微用力就摸不到,到了傍晚會更嚴重,這是皮毛的熱。症狀可能是喘息咳嗽,寒熱交加,輕症可用瀉白散,重症可用涼膈散、白虎湯、地骨皮散。如果是心臟熱,輕輕按壓皮膚下,肌肉上的地方,能感覺到熱度,再用力按到皮毛上,熱度就少一些,再用力按就不熱了,這是血液中的熱,中午最嚴重。症狀可能是心煩心痛,手掌熱,噁心,可以用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安神丸。

如果是脾熱,輕輕摸不熱,用力按到筋骨也不熱,是在輕重之間,這是肌肉裡的熱,夜晚更嚴重。症狀可能是懶惰嗜睡,四肢乏力,沒有力氣活動,可用瀉黃散。如果是肝熱,按到肌肉下,骨頭上,早上四點到六點最嚴重。四肢滿悶,排便困難,容易生氣驚嚇,筋疲力盡,無法起牀,可用瀉青丸、柴胡飲。如果是腎熱,輕手重按都不熱,用力按到骨頭,熱得像火一樣。

症狀可能是骨頭像被蟲蝕,熱得無法起牀,可用滋腎丸。這是治療實熱的方法。我認為,如果是肺經虛熱,可用人參補肺湯;脾氣虛不能生肺,可用六君子湯;脾熱遺留到肺,可用三黃丸;心經虛熱,可用補心湯;命門火衰不能生土,可用八味丸;肝虛不能生心,可用補肝散;腎克心,可用附子理中湯;脾經虛熱,可用人參黃耆散;土剋水,可用承氣湯;脾不能養肝,可用六君子湯;元氣下陷及金不能生水,都可用補中益氣湯;肺克肝及腎經虛熱與腎不能生肝,都可用六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