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五 (3)
卷五 (3)
1. 二十四種蒸病論
桑白皮(炒),熟地黃(各一錢),人參,紫菀,黃耆(炒),五味子(炒,各五分)
用水煎,入蜜少許,食後服。
養正膏,治傳屍出汗,取蟲辟邪。
鱉甲(一兩,醋炒),青蒿(一握),淡豆豉(三七粒),蔥白(兩莖),安息香(一分,研),桃柳桑枝(各七莖),天靈蓋(用匕豆大一片,酥炙),桃仁(四十九個,去皮尖雙仁)
上隔夜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至半升入童便半升,煎取四合。調檳榔、麝香末各一分,日高時頓服,以衣覆十指,汗出如藕絲,瀉下如蟲狀。甚者旬日再服。
阿膠丸,治勞嗽出血咯血,發熱晡熱,口渴盜汗。
阿膠(炒),生地黃,卷柏葉,山藥(炒),大薊根,五味子(杵,炒),雞蘇(各一兩),柏子仁(炒),人參,防風,麥門冬(去心,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麥門冬煎湯下。
四君子湯加秦艽、黃蠟,水煎服尤炒,治勞嗽咯血。
神授散,治傳屍蟲。用川椒二斤,去核併合口者,炒為末,每服一錢,麵糊丸。空心米飲下,服盡見效。
蘇合香丸,治傳屍骨蒸,勞瘵疰𤵍,鬼氣心痛。(方見三卷第四論)
白話文:
二十四種蒸病論
桑白皮、熟地黃各一錢,人參、紫菀、炒黃耆、炒五味子各五分,水煎服,加少許蜂蜜,飯後服用。
養正膏,用於治療因邪氣入侵導致的出汗、蟲症等。取鱉甲一兩(醋炒)、青蒿一握、淡豆豉三十七粒、蔥白兩莖、研磨的安息香一分、桃枝、柳枝、桑枝各七莖、酥炙的天靈蓋一小片、去皮尖雙仁的桃仁四十九個。隔夜用一升水浸泡至五更,煎至半升,加入半升童尿,煎至四合。加入研磨的檳榔、麝香各一分,在中午服用。服用後用衣物包裹十指,待汗出如細絲,瀉下如蟲狀即可。病情嚴重者,可隔十天再服用一次。
阿膠丸,用於治療因勞累導致的咳嗽出血、咯血、發熱、午後發熱、口渴、盜汗等症狀。取炒阿膠、生地黃、卷柏葉、炒山藥、大薊根、杵碎再炒的五味子、雞蘇各一兩,炒柏子仁、人參、防風、去心麥門冬各半兩,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細嚼,用麥門冬煎湯送服。
四君子湯加秦艽、黃蠟,水煎服,尤需炒製,用於治療勞累引起的咳嗽咯血。
神授散,治療傳屍蟲。用川椒二斤,去除核和開口處,炒熟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麵糊做成丸藥,空腹用米湯送服,服完即見效。
蘇合香丸,治療因傳屍導致的骨蒸、勞瘵、以及鬼氣引起的胸痛。(方劑詳見第三卷第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