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3)

1. 附方

參蘇飲(方見卷第十三論)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

香砂君子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人參養胃湯(方見八卷第十八論)

白話文:

參蘇飲、六君子湯、四君子湯、香砂君子湯和人參養胃湯都是常見的中醫方劑,記載於《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等醫學典籍中。

2. 胎動不安方論第四

妊娠胎動,或飲食起居,或衝任風寒,或跌僕擊觸,或怒傷肝火,或脾氣虛弱,當各推其因而治之。若因母病而胎動,但治其母。若因胎動而母病,唯當安其胎。輕者轉動不安,重者必致傷墜。若面赤舌青,是兒死也。面青舌赤吐沫,是母死也。唇口色青,兩邊沫出,是子母俱死也。察而治之。

愚按:前症胎氣鬱滯者,用紫蘇飲。脾氣虛弱者,六君子湯加蘇、殼。鬱結傷脾者,歸脾湯加柴、梔。鬱怒傷肝脾者,四七湯加芎、歸。怒動肝火者,加味小柴胡湯。若胎已死,急用平胃散加朴硝腐化之。

白話文:

懷孕期間,胎兒的活動、飲食起居、衝任經絡受寒、跌倒撞擊、生氣傷肝火、脾氣虛弱等因素,都會導致胎動。應根據不同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如果胎動是因母親生病引起,則要治療母親;如果胎動導致母親生病,則要安撫胎兒。輕微的胎動只是不安穩,嚴重的可能造成胎兒損傷或流產。如果孕婦面色發紅、舌頭發青,表示胎兒已死;如果孕婦面色發青、舌頭發紅、吐口水,表示母親已死;如果嘴唇和口周圍發青,兩邊流口水,表示母子俱亡。要仔細觀察,對症下藥。

3. 附治驗

一妊婦內熱晡熱,或兼寒熱,飲食少思,其胎或下墜,或上攻。此肝經血虛而火動耳,先用加味逍遙散數劑,次用六君子加柴胡、枳殼,各數劑而愈。

一妊婦因怒寒熱,胸脅脹痛,嘔吐不食,狀如傷寒。此怒動肝火,脾氣受傷也,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枳殼、牡丹皮而愈。但內熱口乾,用四君子加芎、歸、升麻、柴胡而安。

鉤藤湯,治妊娠胎動腹痛,面青冷汗,氣欲絕者。

白話文:

懷孕婦女如果內熱、午后發熱,或者伴隨寒熱交替,食慾不振,精神不濟,胎兒可能下墜或上衝。這多半是肝經血虛導致火氣旺盛。可以先服用加味逍遙散幾劑,再用六君子湯加柴胡、枳殼,服幾劑就能痊癒。

如果懷孕婦女因為生氣而出現寒熱交替,胸脅脹痛,嘔吐不食,症狀如同傷寒。這是怒氣傷肝,脾氣受損導致的。可以服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枳殼、牡丹皮,就能痊癒。如果伴隨內熱口乾,可以服用四君子湯加芎、歸、升麻、柴胡來緩解。

鉤藤湯可以治療懷孕期間胎動腹痛,面色青白、冷汗淋漓,呼吸微弱的狀況。

鉤藤鉤,當歸,茯神(去木),人參(各一錢),苦梗(一錢五分),桑寄生(一錢)

上水煎服。煩熱,加石膏。

黃耆湯,治氣虛胎動,腹痛下水。

糯米(一合),黃耆(炒),川芎(各一兩)

上水煎,分三服。

順氣飲子,產前服之安胎。

白話文:

鉤藤、當歸、茯神(去木)、人參(各一錢)、苦梗(一錢五分)、桑寄生(一錢),加水煎服。如果覺得煩熱,可以加入石膏。黃耆湯則用來治療氣虛胎動、腹痛下水,用糯米(一合)、黃耆(炒)、川芎(各一兩)加水煎服,分三次喝完。順氣飲子適合產前服用,能安胎。

紫蘇葉,木香(炒),人參,草豆蔻,茯苓(各一兩),甘草(炒,五錢),大腹子(一兩,氣弱不用)

上每服三錢,苧根三寸,糯米少許,水煎服。

安胎寄生湯,治妊娠下血,或胎不安,或腰腹作痛。

桑寄生,白朮(各五分),茯苓(四分),甘草(一錢)

上水煎服。

又方,好銀煮取水,入蔥白作羹食之。

白話文:

紫蘇葉、炒木香、人參、草豆蔻、茯苓各一兩,炒甘草五錢,大腹子一兩(氣虛者不用),每服三錢,加苧根三寸、糯米少許,水煎服。此方名安胎寄生湯,用於治療妊娠期下血、胎兒不安或腰腹疼痛。另可用桑寄生、白朮各五分,茯苓四分,甘草一錢,水煎服。此外,亦可將好銀煮水,加入蔥白煮成羹食用。

又方,川芎二兩,蔥白五兩,水三碗,煮二碗半,分三服。

四物湯加熟艾、阿膠、茯苓。或芎藭補中湯、杜仲丸,皆妙。方並見前。

白話文:

另一個方子:川芎兩錢,蔥白五錢,水三碗,煮到剩兩碗半,分成三份服用。也可以在四物湯中加熟艾、阿膠、茯苓,或者用芎藭補中湯、杜仲丸,效果都很不錯。這些方子在前面都提到了。

4. 附方

紫蘇飲(方見十二卷第八論)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平胃散(方見七卷第十八論)

加味逍遙散

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紫蘇飲、六君子湯、四君子湯、加味小柴胡湯、平胃散、加味逍遙散、歸脾湯,這些都是古代中醫常用的方劑,分別記載於《傷寒論》的十二卷第八論、二十四卷第六論、二十四卷第二論、七卷第十八論以及二十四卷第四論中。

5. 妊娠漏胎下血方論第五

妊娠經水時下,此由衝任氣虛,不能約制。蓋心、小腸二經,相為表裡,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故妊娠經水壅之以養胎,蓄之以為乳。若經水時下,名曰胞漏,血盡則斃矣。

愚按:前症若因風熱,用防風黃芩丸。若因血熱,用加味逍遙散。若因血虛,用二黃散。若因血去太多,用八珍湯。未應,補中益氣湯。若因肝火,用柴胡山梔散。若因脾火,用加味歸脾湯。若因事下血作痛,用八珍湯加阿膠、熟艾。若因脾胃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若因脾冒虛陷,用前湯,倍用升麻、柴胡。若晡熱內熱,宜用逍遙散。

白話文:

懷孕期間,如果經血仍然流出,這是因為衝任二脈虛弱,無法正常控制經血。因為心和小腸經脈相互表裡,心主血脈,小腸主消化,上通乳房,下通月經。懷孕後,經血會阻塞在子宮內以滋養胎兒,同時也儲存起來準備生產後分泌乳汁。如果懷孕期間經血仍然流出,稱為胞漏,如果血流不止就會危及生命。

針對不同的病因,可以用不同的中藥來治療。如果因風熱引起,可以用防風黃芩丸;如果因血熱引起,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如果因血虛引起,可以用二黃散;如果因血流過多引起,可以用八珍湯;如果以上藥方效果不佳,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如果因肝火引起,可以用柴胡山梔散;如果因脾火引起,可以用加味歸脾湯。如果因經血流出時伴隨疼痛,可以用八珍湯加上阿膠和熟艾;如果因脾胃虛弱引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五味子;如果因脾氣虛弱,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並增加升麻和柴胡的用量;如果出現午後發熱,可以用逍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