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先腰胯作痛,後兩腿亦痛。余以為足三陰虛寒,外邪所傷,用小續命湯及獨活寄生湯,或作或止,所用飲食極熱,腹中方快。余曰:邪氣去而元氣虛寒也。診其脈果沉細,用養腎散漸愈,又用十補丸而痊。
一婦人所患同前,但發熱作渴,喜冷飲食,脈洪數,按之遲澀。余以為血虛有熱,用羚羊角散,去檳榔,加白朮、茯苓數劑,更用加味逍遙散而瘥。
一婦人患前症時,或腿膝作痛,脈浮數,按之遲緩。此元氣虛而風濕所乘,用獨活寄生湯頓愈,又用八珍湯而安。
一婦人因怒患前症,寒熱往來,口苦不食,晡熱內熱。余以為肝火血虛,先用小柴胡、山梔頓愈,又用加味逍遙散而瘳。
一婦人患前症,寒熱頭痛,殊類傷寒。此寒邪之症,用檳蘇敗毒散而安,又用補中益氣調補而愈。
骨碎補散,治陽氣虛弱,外寒所侵,腰腳疼痛,腹脅拘急。
骨碎補(炒),萆薢(酒炒),牛膝(酒炒),桃仁(去皮尖),海桐皮,當歸(酒拌),桂心,檳榔(各五分),赤芍藥(炒),附子(炮),川芎,枳殼(麩炒,各二分)
薑棗水煎。
養腎散,治腎經虛弱,風寒所侵,以致腰腳疼痛,不能步履。
蒼朮(一兩),乾蠍(三錢),天麻,草烏頭(炮,去皮尖),黑附子(炮,去皮臍,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酒調服,麻痹少時隨愈。孕婦勿服。此治風寒傷腎膀胱虛寒之良藥,用之得宜,殊有神效。
白話文:
有位婦人起初感到腰部和臀部疼痛,後來雙腿也開始疼痛。我認為這是足三陰經脈虛弱且受寒,外邪入侵所致,於是使用了小續命湯和獨活寄生湯治療,病情時好時壞。她所吃的食物必須非常熱才能感覺舒適。我告訴她,這表示邪氣已去,但元氣仍虛弱且寒冷。診察她的脈象確實是沉細,使用養腎散逐漸改善,再用十補丸治療後完全康復。
另一位婦人同樣出現這種症狀,但伴隨著發燒、口渴,喜歡喝冷飲,脈象洪大且數,但輕按則覺遲緩且帶澀。我認為這是血虛且有熱,使用羚羊角散,去掉檳榔,加白朮、茯苓多劑,再用加味逍遙散治療後病情改善。
一位婦人患有上述症狀時,偶爾會感到腿膝疼痛,脈象浮動且數,但輕按則覺遲緩。這是元氣虛弱,風濕趁虛而入,使用獨活寄生湯即刻康復,再用八珍湯安穩病情。
一位婦人因為憤怒導致上述症狀,出現寒熱交錯,口苦,食慾不振,傍晚時體溫升高。我認為這是肝火旺盛且血虛,先使用小柴胡湯和山梔治療,病情即刻改善,再用加味逍遙散治療後康復。
一位婦人患有上述症狀,伴有寒熱和頭痛,很像感冒。這是寒邪引起的症狀,使用檳蘇敗毒散治療後病情穩定,再用補中益氣湯調理,病情逐漸恢復。
「骨碎補散」,主治陽氣虛弱,受到外寒侵襲,腰腳疼痛,腹部和脅部拘束緊張。
「養腎散」,主治腎臟經絡虛弱,受到風寒侵襲,導致腰腳疼痛,無法行走。
這兩種藥方都需要用薑棗水煎煮服用。養腎散的成分需要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酒調服,麻木感不久就會消失。但是孕婦不宜服用。這是治療風寒傷害腎和膀胱虛寒的良藥,如果適當使用,效果非常神奇。
2. 附方
五積散。(方見後)
檳蘇敗毒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十論)
補中益氣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十補丸。
六味丸。
八味丸。(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小續命湯。(方見前)
獨活寄生湯。(方見前)
羚羊角散。(方見前)
加味逍遙散。
八珍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白話文:
[附錄配方]
五積散(具體配方請參閱後文)
檳蘇敗毒散(具體配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十篇討論)
補中益氣湯(具體配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六篇討論)
十補丸
六味丸
八味丸(這三個配方詳情請見第二十四卷第十一篇討論)
小續命湯(具體配方請參閱前文)
獨活寄生湯(具體配方請參閱前文)
羚羊角散(具體配方請參閱前文)
加味逍遙散
八珍湯(這兩個配方詳情請見第二十四卷第四篇討論)
小柴胡湯(具體配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第二篇討論)
以上皆為古方名稱與其在原書中的位置提示,如需詳細配方,請根據指示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