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 (2)
卷十 (2)
1. 凝形殊稟章第六
天地者,形之大也。陰陽者,氣之大也。惟形與氣相資而立,未始偏廢。
《莊子·則陽篇》太公調曰: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氣以形載,形以氣充,惟氣與形兩者相待,故曰相資而立,未始偏廢。
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天地陰陽之形氣寓焉。
《繫辭》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語七八之數,七,少陽也;八,少陰也。相感而流通,故女子二七天癸至,男子二八而精通,則以陰陽交合而兆始故也。
岐伯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男子二八腎氣盛,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傳》曰:女子十四有為人母之道,四十九絕生育之理。男子十六有為人父之道,六十四絕陽化之理。
白話文:
天地是最大的形狀,陰陽則是最大的氣場。只有形狀與氣息相互支持才能存在,並且不能忽視任何一方的存在。
根據莊子的說法:“天地是最大的形狀,陰陽則爲最大的氣場。” 氣息依賴於形狀來承載,形狀也需要氣息來充滿。因此,只有當這兩方面互相等待時,它們纔會共同存在並且不會被忽略或廢棄。
男性和女性結合產生精子,萬物由此誕生並受到天地陰陽的影響。
繫辭說:“天地之間的交融使萬物變得成熟, 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細胞相結合使得萬物得以生長。”
關於數字7和8的問題,7代表少陽,8代表少陰。兩者相遇後可以流動起來,所以女人在14歲時月經開始出現,男人在20歲左右性功能發育完全,則是因爲陰陽兩者的融合導致了生命的跡象。
黃帝內經記載:"婦女到了14歲的時候,天干地支中的甲乙木就會到達子宮,任脈暢通無阻,衝脈旺盛,月經按時到來,就能懷孕生孩子。" "男子到16歲時腎氣充足,精液外洩,陰陽平衡,也能懷上孩子。"
傳記提到:"一個女人從14歲起就有成爲母親的能力,在49歲時就失去了生育能力。一個男人從16歲起就有了做父親的能力,在64歲時就沒有了生殖的功能。"
語九十之數,九,老陽也;十,老陰也。相包而賦形,故陰窮於十,男能圍之。陽窮於九,女能方之。則以陰陽相生而成終故也。
《字說》:陰窮於十,圍之者男。陽窮於九,方之者女。九有變也,女足以方之。十無變也,男足以圍之。解曰:男有室,所以圍陰於外。女有家,所以方陽於內。《易》曰:婦人之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圍,圓也,君道也,夫道也。圓則可以制義而行。方,仁也,臣道也,婦道也,方則從一而已。
男從圍,與規從夫同意;女從仁,與臣從仁同意。
元氣孕毓,皆始於子。自子推之,男左旋,積歲三十而至巳。女右旋,積歲二十而至巳。巳為正陽,陰實從之,自巳懷壬。男左旋,十月而生於寅。女右旋,十月而生於申。申為三陰,寅為三陽,而生育之時著矣。其稟賦也,體有剛柔,脈有強弱,氣有多寡,血有盛衰,皆一定而不易也。
白話文:
人活到九十歲,九代表老陽,十代表老陰。陰陽互相包容,構成形體,所以陰氣終極於十,男人可以圍繞它;陽氣終極於九,女人可以方正它。因此,陰陽相互滋生,成就生命終極。
男人的房子,是用來圍繞著外部的陰氣;女人的家,是用來方正內部的陽氣。《易經》說,女人的吉利,在於從一而終;孔子解釋義,則從女人兇險。圓形代表君王之道,丈夫之道;方形代表仁愛,臣子之道,妻子之道。圓形可以制義而行,方形則只能從一而終。
男人遵循圓形,如同規矩遵循丈夫;女人遵循仁愛,如同臣子遵循仁愛。
元氣孕育,皆始於子。從子推算,男人左旋,三十年積累到巳位;女人右旋,二十年積累到巳位。巳位為正陽,陰氣緊隨其後,從巳位懷孕壬位。男人左旋,十月後出生於寅位;女人右旋,十月後出生於申位。申位為三陰,寅位為三陽,這就是生育的時間。他們的天賦秉性,體質有剛柔之分,脈象有強弱之別,氣力有多寡之異,血液有盛衰之差,這些都是固定不變的。
十九難曰:男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子生於申,申為金,陰也。楊氏注云:元氣起於子,人之所生也。男從子,左行三十。女從子,右行二十。俱至於巳,為夫婦懷妊也。古者男子三十,女年二十,然後行嫁娶。十月而生者,男從巳左行,至寅為十月,故男行年起於丙寅;女從巳右行,至申為十月,故女行年起於壬申。
以至分野異域,則所產有多寡之宜;吉事有祥,則所夢各應其類。是故荊楊薄壤多女,雍冀厚壤多男,熊羆為國子之祥,蛇虺為女子之祥,是皆理之可推也。
《周官》職方氏:揚州其民,三男五女。荊州其民,一男二女。雍州其民,三男二女。冀州其民,五男三女。《詩·斯干》篇名: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樣,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白話文:
古人認為,男子出生於寅時,寅屬木,為陽;女子出生於申時,申屬金,為陰。生命之氣從子時開始,男子從子時開始算,往左走三十格,女子從子時開始算,往右走二十格,都走到巳時,就代表男女可以結婚懷孕了。古代男子三十歲,女子二十歲才結婚。從巳時開始算,懷胎十月,男子往左走,到寅時就是十月,所以男子行年從丙寅開始;女子往右走,到申時就是十月,所以女子行年從壬申開始。
不同地區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也會影響男女出生比例。吉兆夢境則會根據性別而有不同的應驗。例如,荊州和揚州土地薄弱,多生女孩,雍州和冀州土地肥沃,多生男孩。夢到熊羆,是男子吉兆,夢到蛇虺,是女子吉兆,這些都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周官》中記載,揚州地區男女比例是三男五女,荊州地區是 一男二女,雍州地區是三男二女,冀州地區是五男三女。《詩經·斯干》中提到,夢見熊羆是男子吉兆,夢見蛇虺是女子吉兆。
胎化之法,有所謂轉女為男者,亦皆理之自然。如食牝雞,取陽精之全於大產者,帶雄黃取陽精之全於地產者。
《千金方》轉女為男:丹參丸,用東門上雄雞頭。又方,取雄黃一兩,縫囊盛帶之。《本草》:丹雄雞,補虛溫中,通神殺毒,其肝補腎,其冠血益陽。雄黃人佩之,鬼神不能近,毒物不能傷。
操弓矢,藉斧斤,取剛物之見於人事者,氣類潛通,造化密移,必於三月兆形之先。蓋方儀則未具,陽可以勝陰,變女為男,理固然也。
《巢氏論》云:妊娠三月,始胎形,象始化,未有定儀,見物而變,欲得男者操弓矢,食雄雞。
白話文:
古人認為,胎兒的性別是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影響的。例如,吃母雞可以讓孩子吸收母雞的陽氣,而佩戴雄黃也可以吸收地氣中的陽氣,這些都可能讓胎兒變成男孩。
《千金方》記載了用丹參丸和雄雞頭來幫助生男孩的方法,也提到佩戴雄黃可以避邪和解毒。
《本草》則說雄雞可以補虛溫中,通神殺毒,其中雞肝可以補腎,雞冠上的血可以益陽。
古人認為,在懷孕前三个月,胎兒的性別尚未固定,受到外界影響很大。因此,想要生男孩的人會在懷孕前三个月操練弓箭,吃雄雞,希望透過這些行為讓胎兒吸收陽氣,轉變性別。
2. 氣質生成章第七
具天地之性,集萬物之靈,陰陽平均,氣質完備,咸其自爾。然而奇偶異數,有衍有耗,剛柔異用,或強或羸,血榮氣衛,不能逃於消息盈虛之理,則稟氣之初,詎可一概論耶。是以附贅垂疣,駢拇枝指,侏儒跛蹩,形氣所賦者有如此者。瘡瘍癰腫,聾盲喑啞,瘦瘠疲瘵,氣形之病有如此者。然則胚胎造化之始,精移氣變之後,保衛輔翼,固有道矣。
《孝經》云:天地之性人為貴。《書·秦誓》曰:惟人萬物之靈。
天有五氣,各有所湊;地有五味,各有所入。所湊有節適,所入有度量,凡所畏忌,悉知戒慎,資物為養者,理固然也。故寢興以時,出處以節。
白話文:
人天生具有天地之性,是萬物之靈,陰陽調和,氣質完備,自能健康成長。然而,人的生命存在著奇偶、盈虛的變化,有旺盛也有衰退,剛柔運用也不盡相同,或強或弱,血氣榮衛也都受著消長之理的影響,因此,從人體稟受氣機之初,就不能一概而論。所以,有些人天生就可能出現附贅垂疣、駢拇枝指、侏儒跛蹩等形體上的差異;也有些人會患有瘡瘍癰腫、聾盲喑啞、瘦瘠疲瘵等氣形上的疾病。
然而,從胚胎開始,精氣轉化、變化,保衛輔翼人體,自有其規律。
正如《孝經》所說:「天地之性人為貴。」《尚書·秦誓》也說:「惟人萬物之靈。」
天地五行,各有所屬,地有五味,各有所入。人體需適度地吸收天地之氣,五味也需適量攝取,凡事有所忌諱,需謹慎戒慎,才能維持生命所需,這是自然之理。因此,要順應自然規律,睡眠起居有規律,出入有節制。
六節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王冰云:天以五氣食人者,臊氣湊肝,焦氣湊心,香心湊脾,腥氣湊肺,腐氣湊腎。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也。
可以高明,可以周密,使霧露風邪,不得投間而入。因時為養者,理宜然也。故必調喜怒,寡嗜欲。
《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可以處臺榭。脈要精微論云: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夏則順陽在上,故可以高明;冬則順陽氣之伏藏,故可以周密。
作勞不妄,而氣血從之,皆所以保攝妊娠,使諸邪不得干焉。
天真論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通天論曰: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體堅固,氣血皆從。
白話文:
古人認為,天地賦予人類五氣五味,維持生命運作。天以臊氣滋養肝臟,焦氣滋養心臟,香氣滋養脾臟,腥氣滋養肺臟,腐氣滋養腎臟。地以酸味滋養肝臟,苦味滋養心臟,甘味滋養脾臟,辛味滋養肺臟,鹹味滋養腎臟。透過調節飲食和生活方式,就能抵禦外邪入侵,保持身心健康。
夏季陽氣上升,宜居高明之處,如台榭,以順應陽氣。冬季陽氣潛藏,宜居室內,以順應陰氣,避免寒邪入侵。
勞作時要適度,避免過度勞累,才能使氣血充盈,保護胎兒,不受外邪侵擾。
古代聖人懂得養生之道,不妄作勞,身心合一,得以長壽。聖人通過陰陽調和,筋脈通暢,骨骼強健,氣血流通,保持健康狀態。
苟為不然,方授受之時,一失調養,則內不足以為中之守,外不足以為身之強,氣形弗克,而疾疚因之。
脈要曰:五臟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又曰:五臟者,身之強也,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若食兔唇缺,食犬無聲,食雜魚而生瘡癬之屬,皆以食物不戒之過也。
孫真人養胎法云:妊娠食兔肉令子缺唇,食犬肉令子無音聲,食干鯉魚令子患瘡癬。異法方論云:食之使人熱中。注云:魚發瘡。
心氣大驚而癲疾。
奇病論帝曰:人生而病癲疾者何?岐伯曰:名為胎病。此得之在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癲疾也。
白話文:
如果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式調養身體,在用藥或進補時,稍微一不小心,就會導致內在不足以守護臟腑,外在不足以強健體魄,氣血無法正常運行,進而引發疾病。
《脈要》中說:五臟是人體內在的守護力量,守護得住就能生存,守護不住就會死亡。又說:五臟也是人體外在的力量來源,強健就能生存,衰弱就會死亡。
如果吃兔肉嘴唇會缺損,吃狗肉會失聲,吃雜魚會生瘡癬,這些都是因為不注意飲食禁忌而造成的。
孫真人《養胎法》中記載:懷孕期間吃兔肉會導致孩子唇缺,吃狗肉會導致孩子失聲,吃鯉魚會導致孩子患瘡癬。異法方論中也說:吃鯉魚會導致人體內熱。註解中提到:魚容易引起瘡癬。
心氣受到強烈驚嚇會導致癲癇。
《奇病論》中記載,皇帝問道:人生下來就患有癲癇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這是胎病。這種病是在母體懷孕期間,母親受到重大驚嚇,導致氣血上衝而無法下降,精氣停留在體內,所以孩子出生後就會患有癲癇。
腎氣不足而解顱。
巢氏云:解顱者,言小兒年雖長,而囟門不合,頭縫開解,是皆由腎氣不成故也。腎主骨髓,而腦為髓海,腎氣不成,則腦髓不足,不能成,故頭顱開解。
脾胃不和而羸瘦。
巢氏曰:夫羸瘦不生肌膚,皆為脾胃不和,不能飲食,故血氣衰微,不能榮於肌膚也。凡小兒在胎而遇寒,或生而伏熱,皆令兒不能食,故羸瘦也。
心氣虛乏,而神不足,皆由氣血不調之故也。誠能推而達之,使邪氣無所乘,茲乃生育相待而成者。
《病源》云:肺主氣,心主脈,而血氣通矣。臟腑循行經絡,產則血氣傷損,臟腑不足。而心統領諸臟,使其勞傷不足,則令驚悸恍惚,是心氣虛也。
故曰:大不人不因。
《法言》云: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
白話文:
如果孩子年纪大了囟门还没闭合,头缝还开着,就是因为肾气不足。肾脏主宰骨髓,而大脑是髓海,肾气不足就会导致脑髓不足,无法正常发育,所以头颅才会开裂。
孩子瘦弱,肌肉不丰满,都是因为脾胃不和,不能正常进食,导致气血衰弱,无法滋养肌肤。孩子在母体内受到寒气,或者出生后体内有热气,都会影响食欲,导致瘦弱。
孩子精神不足,也是因为气血失调。只要能推而广之,让邪气无处可乘,就能健康成长。
肺主气,心主脉,气血才能流通。脏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生产过程会损伤气血,导致脏腑虚弱。心主宰着所有脏腑,如果心虚弱,就会导致惊悸恍惚,这就是心气虚的表现。
所以说,人之所以强大,并非天生如此。
就像《法言》里说的:天地不帮助人,人无法独存;人无法帮助天地,天地无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