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腰痛三年矣,每痛必面青,頭暈目緊,余以為肝脾氣虛,用補肝散而愈。三年後,因勞役,患頭痛兼噁心,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蔓荊子而愈。
一婦人苦腰痛,數年不愈,余用白朮一味,大劑服,不三月而痊。乃胃氣虛閉之症,故用白朮也。
如神湯,治男婦腰痛。
延胡索,當歸,桂心(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甚者,不過數服。
獨活寄生湯,治足三陰虛,風濕所侵,腳膝歷節作痛。
獨活,桑寄生,續斷(酒炒),杜仲(薑汁炒),細辛,牛膝(酒拌炒),秦艽,茯苓,白芍藥(炒),桂心,川芎,防風,人參,熟地黃(自制),當歸,粉草(炙,各五分)
上水煎。
舒筋散,治風寒傷腎膂作痛,或閃挫氣滯。血瘀亦良。
玄胡索(炒),杜仲(薑汁炒),官桂(去皮),羌活,芍藥(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
又方,橘核炒木香,研,酒下。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腰痛了三年,每次疼痛時臉色蒼白,會感到頭昏眼花和眼睛緊繃,我認為這是肝脾氣虛所致,使用了補肝散後,她的病就好了。三年後,她因為過度勞累,開始出現頭痛並且伴有噁心感,這次我使用了補中益氣湯,並加入了茯苓、半夏、蔓荊子,她的病情再度得到改善。
另一名婦女長期受腰痛困擾,多年來病情未見好轉,我僅使用大量白朮進行治療,不到三個月,她的病便痊癒了。這是因為她的病情屬於胃氣虛弱且閉塞的情況,所以選擇使用白朮。
「如神湯」,用於治療男性和女性的腰痛。
主要成分為延胡索、當歸、肉桂心(等量)。將以上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以溫酒調服。對於嚴重的腰痛,只需連續服用幾次即可。
「獨活寄生湯」,用於治療足三陰虛,受到風濕影響,導致腳膝關節疼痛。
獨活、桑寄生、續斷(酒炒)、杜仲(薑汁炒)、細辛、牛膝(酒拌炒)、秦艽、茯苓、白芍藥(炒)、肉桂心、川芎、防風、人參、熟地黃(自制)、當歸、炙甘草(各五分)。將以上成分用水煎煮。
「舒筋散」,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腎部疼痛,或是扭傷挫傷導致氣滯,以及血瘀。
玄胡索(炒)、杜仲(薑汁炒)、官桂(去皮)、羌活、芍藥(等量)。將以上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以酒調服。
另外一個方子是:將橘核和木香一起炒,研磨後以酒送服。
2. 附方
《濟生》朮附湯,治寒濕傷腎,腰重冷痛,小便自利,或手足逆冷。
附子(炮),白朮(各一兩),杜仲(姜炒,半兩)
上每服四錢,姜水煎。
《三因》腎著湯,治腎虛為病,身重腰冷,如水洗狀,不渴而小便自利,飲食如故,腰以下冷痛,如帶數千錢。
茯苓,白朮(各四兩),乾薑(炮),甘草(炙,各二兩)
上每服四錢,水煎,空心服。
青娥丸,治腎虛腰痛,或外邪所侵,腰腿或筋骨作痛。
胡桃仁(二十枚),蒜(研膏,四兩),破故紙(酒浸,炒,八兩),杜仲(去皮,薑汁浸,炒,一斤)
上為末,蒜膏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醋湯下。蒜不用亦可。
六味丸
十補丸
八味丸(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龍膽瀉肝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補肝散(方見七卷第十七論)
養腎散(方見後)
歸脾湯
逍遙散(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附方】
《濟生》朮附湯:用於治療因寒濕傷害腎臟,導致腰部沉重冷痛,小便頻繁,或手腳冰冷的情形。所需藥材有炮製過的附子和白朮各一兩,以及經過薑炒的杜仲半兩。每次服用四錢,用水與薑一同煎煮。
《三因》腎著湯:適用於腎虛引發的病症,如身體沉重、腰部冰冷,呈現像是被水沖洗過的狀態,雖不口渴但小便頻繁,飲食正常,腰以下部位冷痛,像綁著數千錢一樣。所需藥材有茯苓、白朮各四兩,炮製過的乾薑以及炙過的甘草各二兩。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需在空腹時服用。
青娥丸:用於治療腎虛導致的腰痛,或是因外界因素侵擾,造成腰腿或筋骨疼痛。所需藥材有胡桃仁二十枚,研磨成膏狀的大蒜四兩,經過酒浸泡並炒製的破故紙八兩,以及去皮、薑汁浸泡並炒製的杜仲一斤。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以大蒜膏混合成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丸,需在空腹時以醋湯送服。若無大蒜也可省略。
六味丸、十補丸、八味丸:相關配方詳見第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龍膽瀉肝湯:相關配方詳見第二十四卷第六論。
補肝散:相關配方詳見第七卷第十七論。
養腎散:相關配方稍後提供。
歸脾湯、逍遙散:相關配方詳見第二十四卷第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