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九 (3)

1. 溫隱居求嗣保生篇第十

昔東京焦公,三世無嫡嗣,為商旅,遊玩名山,尋訪至人,間其因。至京都,遇一老僧,聲清而神朗,談論甚異。焦怪而問之曰:貧家三世無嫡嗣奈何?僧曰:無嗣者有三:一祖宗無德,自身無行;二夫妻年命,恐犯禁忌;三精神不守,妻妾血寒。焦公曰:血寒有何法術?願聞一言。

僧曰:先修德,後修身,三年之後,到台山當授異方。說畢,忽不見。焦一遵其言,後赴五臺,見一行童,手持一書,言曰:老師傳語大夫,功成行滿,賜方藥名續嗣降生丹,依方服之,當生富貴之子。焦員外子生子不肖,亦赴五臺,見行童曰:老師昨日見員外,何必來問我?但依爾父所行,愚者自賢。焦曰:愚豈能賢乎?行童曰:昔竇氏五子,皆不全形,後行恩布德,悉登科第。

白話文:

昔日東京的焦員外,祖孫三代都沒有嫡親的子嗣。他常年以經商旅行為生,遊玩名山大川,並尋訪隱居的高人,希望能尋求解決之道。

一次,他來到京都,遇見一位老僧,聲音清亮,精神矍鑠,談吐不凡。焦員外感到好奇,便向老僧請教:“我家祖孫三代都無子嗣,可有什麼辦法?”

老僧回答道:“無嗣的原因有三:一是祖上積德不夠,自身行為不端;二是夫妻命理不合,恐怕犯了忌諱;三是精神不守,妻妾體寒。”

焦員外追問:“體寒有什麼法術可以解決?懇請大師指點迷津。”

老僧說:“你先要修德,然後修身,三年後,到五臺山,我會傳授你特殊的藥方。”說完,老僧便消失不見了。

焦員外依照老僧所言,三年後前往五臺山。在山路上,他遇到一個童子,手持一本书,說道:“老師交代,焦大夫功德圓滿,特賜你藥方,名為‘續嗣降生丹’,依方服之,必生富貴之子。”

後來,焦員外生了一個兒子,卻不肖。兒子也前往五臺山,見了那個童子,說道:“老師昨日才見我父親,我為何還要來問你?”

童子回答:“你只要效法你父親的所作所為,愚笨的人也能變得賢明。”

焦員外之子不解地問:“我怎麼可能變得賢明呢?”

童子說:“當年竇氏五個兒子,都生得殘缺不全,後來他們行善積德,結果個個都考取功名。”

焦氏拜謝而歸,奉行雕板,印施方書,不及二十年,子孫數人皆貴顯。後人收得此行狀及方,受持行用,求藥者獲其子孫,皆有德行。余躬受此方,不敢緘默,並錄篇論,以告諸賢,庶不致異方湮沒耳。

正統間,合肥人羅誠,年六十無子,因連坐謫保安州為民。將至居庸,解者逃回,羅赴關自告。或者曰:放流絕域,人所不堪,今解者既去,君可無往也。羅曰:吾罪本為人所累,使余歸,復以此累人,吾不忍心。且國皇法,不可輕逭。遂至州,夜有二盜,疑其有所攜,乃穿穴以取之。

其妻覺,預置沸湯,俟其入則沃之。既穴,二人將入,羅起諭之,乃去。次日羅至市,忽有二人俯伏道旁,羅問之,乃夜穿穴者也。二人曰:吾輩相戲,幾被傷殞,賴公曉諭,二命得生,公所賜也。後羅凡出外,二人必為之守護。未幾,羅妻卒,妾生一子,任延安守,一女適隆慶衛指揮使王欽。

白話文:

焦氏向那位高人拜謝後便回家,依照指示刻板印刷藥方,並將其廣泛分發。不到二十年,他的子孫有好幾位都官運亨通、顯貴一時。後世有人收到了焦氏的這份行狀和藥方,遵照執行,求藥者都得到好處,並且他們的子孫也都德行高尚。我親自得到這個藥方,不敢隱藏,也寫下了這篇論述,告訴各位賢達,希望這個藥方不會失傳。

正統年間,合肥人羅誠,年屆六十仍無子嗣,因為牽連罪被貶謫到保安州,淪為平民百姓。快要抵達居庸關時,押送他的官員逃跑了,羅誠於是前往關口自首。有人勸他說:「被流放到邊遠之地,是人人都難以忍受的,現在押送你的官員已經逃跑了,你可以不必去了。」羅誠回答說:「我犯的罪是因他人牽連而起,如果我逃回去,又拿這罪來累及他人,我做不到。而且國家的法律不可輕易逃避。」於是羅誠繼續前往保安州。有一天晚上,有兩個盜賊懷疑羅誠身上藏了財物,便挖洞企圖偷取。

羅誠的妻子察覺到情況,事先準備好滾燙的熱水,等他們鑽入洞穴就潑下去。盜賊挖好洞,正要鑽進去時,羅誠起身勸阻,他們就離開了。第二天,羅誠到市集,突然看到兩個男人伏在路邊,羅誠問他們原因,才知道他們就是前一天晚上挖洞的盜賊。兩人說道:「我們倆只是玩鬧,差點被熱水燙死,多虧您勸阻,我們才保住性命,是您救了我們。」後來羅誠每次外出,這兩個盜賊都會為他守護。不久之後,羅誠的妻子去世,他的妾室生下一個兒子,名叫任,後來擔任延安的守將;還生下一個女兒,嫁給了隆慶衛的指揮使王欽。

禮部尚書沈立齋云:有二老,一有子而富,一無子而貧,居址相鄰。因居高岡,其上有塋墓,二老欲掘墓開窯以取利。貧者以告其妻。妻曰:岡後有墓,開以為窯,不惟燒損地脈,壞人風水,且近墳穴,不可為也。遂已之,富者開岡,見屍則焚之。後見骸骨甚多,悉棄於水。

因致鉅富,乃起岑樓,以蓄財物。每夜翁之眷屬,皆居於上,去其梯,以示賊不能犯。不意賊有劉六者,卒然晝至,家屬不及登樓者,則投井而死,其登樓者,被焚而死。人以為焚屍於火,棄屍於水之報也。其貧者後致鉅富,生一子,益其家業云。

弘治間,京師有黃剛者,因無子,每歲夏秋,修合痢疾藥施之。忽鄰里於靜夜間人言黃公積善久矣,送以一嗣,後果有子。

白話文:

禮部尚書沈立齋說:有兩個老人,一個有兒子而且富有,一個沒有兒子而且貧窮,他們住在相鄰的地方。因為他們住的地方靠近高崗,高崗上有墳墓,兩個老人想要挖開墳墓,建造窯爐來獲利。貧窮的老人便將此事告訴他的妻子。妻子說:「高崗後面有墳墓,如果開挖作為窯爐,不僅會損壞地脈,破壞風水,而且靠近墳穴,不可行。」於是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富有的老人卻開挖了高崗,發現了屍體便將其焚燒。後來又發現了很多骸骨,便將其全部丟棄到水裡。

因此他獲得了巨富,便建造了高聳的樓閣,用來存放財物。每到晚上,老人的家眷都住在樓上,然後把樓梯撤掉,以示賊人無法入侵。沒想到賊人劉六突然在白天闖入,家屬来不及上楼的便跳井自杀,登上楼的则被烧死。人們都認為這是焚燒屍體、棄屍於水所招來的報應。而那個貧窮的老人,後來也獲得了巨富,生了一個兒子,使他的家業更加興旺。

弘治年間,京城有一位名叫黃剛的人,因為沒有兒子,每年夏天和秋天都會調製治療痢疾的藥物,施捨給百姓。突然有一天晚上,鄰居在寂靜的夜晚聽到有人議論說:「黃公積善行久矣,老天爷将送给他一个儿子」,后来黃剛果然生下了兒子。

弘治間,有張某,自太醫院恩生仕至縣尹,老而無子。在縣篤於惜民,已而升為郡守,民深感其惠。在郡生子,亦德政之所致也。

正德間,夏誠,字純夫,吳江縣人,錦衣衛籍。中順天府鄉試,任武城縣尹,愛民甚篤。因忤上司,遂歸老於家。舊民到京者,懷其德惠,憐其清苦,莫不以財帛助之,垂老得子。後有繼其政者甚豐斂,縣民於中途劫之,子女皆被其害。

黃善貧而無子,傭工為業。富民倪五,命其開窯取土。因鋤土見屍棺,以舊土掩之,乃從遠地擔土而歸。後倪貧而黃富,亦開窯,倪亦傭工於黃家,黃甚惜之,與之共食。倪因患時瘡,為人憎,遂投水而死。黃聞之,遂收其屍而殯之。遂有子,且繼其富。作善降祥,信不誣矣。

白話文:

弘治年間,有一位姓張的官員,從太醫院的恩生做起,一路升遷到縣令,年紀大了卻沒有兒子。他在縣裡十分愛護百姓,後來升任郡守,百姓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恩惠。他在郡守任內生了兒子,也是因為他的仁政所致。

正德年間,夏誠,字純夫,是吳江縣人,屬於錦衣衛的編制。他在順天府鄉試中考中,被任命為武城縣令,非常愛護百姓。後來因為觸犯上司,就回到家鄉退休。以前受過他恩惠的百姓,只要到京城,都會懷念他的恩德,憐憫他的清苦生活,都拿錢財幫助他,他晚年終於有了兒子。後來接替他職位的人非常貪婪,縣裡的百姓在路上攔劫了他,他的子女都被殺害了。

黃善是個貧窮沒有孩子的窮人,靠著做工為生。富裕的鄰居倪五,叫他到自己的窯廠挖土。黃善在挖土時發現了屍骨,就用舊土掩埋了它,然後去很遠的地方挑土回來。後來倪五家境貧困,而黃善家境富裕,他繼續開窯,倪五就在黃善家做工。黃善非常珍惜他,和他一起吃飯。後來倪五因為患病長了瘡,被人厭惡,就投水自殺了。黃善聽說了,就收屍安葬。後來黃善就有了兒子,而且家境越來越富裕。做好事就會得到好的報應,真是不虛此言啊!

竊聞之書曰: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又曰:作善降祥,作惡降殃。子之有無,自王公至於庶民,亦在乎陰德而已,豈可專泥於藥哉。

白話文:

我聽說古籍中有這樣寫道:“順從正道就會吉祥,違背正道就會遭遇災禍,這就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還有一句是:“行善會得到好運,做壞事則會招來厄運。”你是否有福報,不單純取決於用什麼藥物,而是與你的道德修養有關。所以不能只依賴藥物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