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耳內或後項側作痛,寒熱口苦,月經不調,此肝膽經火,兼傷脾胃,用四君加柴胡、升麻、黃耆、芍藥而愈。後因勞役怒氣,嘔吐脅脹,用六君子湯加山梔、柴胡而安。

一婦人因怒,寒熱作渴,左目緊小,頭頸動掉,四肢抽搐,遍身疼痛,此血虛肝熱則生風也,用加味逍遙加鉤藤鉤數劑,諸症漸愈,又用八珍湯而痊。

追風散,治風邪所乘,頭目眩痛,口眼歪斜,牙關緊急,或百節疼痛,鼻塞聲重,項背拘急,皮膚瘙癢,面若蟲行。

川烏(炮,去皮臍尖),防風,石膏(煅),川芎,甘草(炙,各一兩),荊芥穗,白殭蠶(炒,去絲),天南星,羌活,地龍(去土),白附子(炮),全蠍(去尾,錢半),白芷(各半兩),草烏(炮,去皮臍尖),沒藥(研),乳香(研),雄黃(研,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五分,用茶清少許,食後臨臥調下。

都梁丸,治諸風項背不利,頭目眩暈,腦門作痛,或產前產後傷風,頭目昏重,血風頭痛。用白芷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荊芥煎湯下。

木瓜煎

木瓜(不犯鐵器,二個),乳香(一兩,研)

上以木瓜去核,入二藥,仍蓋合之,飯上蒸爛,研成膏。每服三匙,生地黃汁半盞,無灰酒和服。有人患此,自午發至夜方止。余曰:此是少陰經症,發必先從足起。蓋足少陰之筋,自足大指起至頭,筋者肝之合也,日中至夜,天之陽,陽中之陰。又曰:陽中之陰,肺也。自離至兌,陰旺陽弱之時。

故《靈寶畢法》云:離至乾,腎氣絕而肝氣弱。肝腎二臟,受陰氣,故發於是時。余受此方,三服而愈。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耳朵裡面或後頸側邊會疼痛,伴隨寒熱及口苦的症狀,月經也不正常,這是由於肝膽經絡的火氣,同時影響到了脾胃功能。我們使用了四君子湯加上柴胡、升麻、黃耆和芍藥來治療,病情得到了好轉。後來她因為勞累和情緒波動導致嘔吐和脹氣,我們使用了六君子湯加上山梔和柴胡,她的狀況再次得到了改善。

另一位婦女因為生氣,出現了寒熱和口渴的症狀,左眼變得緊繃且變小,頭頸部搖晃,四肢抽搐,全身疼痛。這是血液不足導致肝臟過熱,進而產生風邪的表現。我們使用了加味逍遙散加上鉤藤鉤進行治療,她的多種症狀逐漸得到緩解,之後再使用八珍湯,她完全康復了。

「追風散」用於治療由風邪引發的頭目眩暈,面部歪斜,牙關緊閉,全身骨節疼痛,鼻塞聲音沉悶,頸背僵硬,皮膚瘙癢,面部有如蟲行感。

「都梁丸」用於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頸背不舒,頭目眩暈,腦門疼痛,或產前產後風邪入侵導致的頭目沉重,以及血風頭痛。使用方法是將白芷磨成粉,以蜂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細嚼慢嚥,再以荊芥煎湯送服。

「木瓜煎」的製作方法是,取兩個木瓜(不與鐵器接觸),一兩乳香,將木瓜挖空果核,放入藥材,然後蓋上,放在飯上蒸熟,研成膏狀。每次服用三大勺,搭配生地黃汁半杯,無灰酒一同服用。有人患此病,從中午開始發作直至夜晚才停止。根據少陰經的特性,這種病發作通常從腳部開始。腳少陰的筋脈從大拇指開始延伸到頭部,筋與肝相合,從中午到晚上,是天地間陽氣漸弱,陰氣漸強的時段。因此,《靈寶畢法》提到,從離至乾,腎氣衰竭,肝氣減弱。肝腎兩臟受到陰氣影響,所以病情在這個時間點爆發。使用這個處方三次後,病人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