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因勞耳鳴,頭痛體倦,用補中益氣加麥門、五味而痊。三年後得子,因飲食勞倦,前症益甚,月經不調,晡熱內熱,自汗盜汗,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頓愈。經云: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故脾胃一虛,耳目九竅皆為之病。

一婦人兩眉稜痛,後及太陽,面青善怒,此肝經風熱之症,用選奇湯合逍遙散加山梔、天麻、黃耆、半夏、黃芩而愈。此症失治,多致傷目,或兩耳出膿則危矣。頭痛手掉身麻,見一卷第五論。

川芎當歸散

川芎(一錢),當歸(酒拌),羌活,旋覆花,細辛,蔓荊子,防風,石膏(煅),藁本,荊芥穗,半夏曲,生地黃,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煎服。

白附子散,治風邪風痰,頭痛連齒,不時舉發,或遠年不愈。

麻黃(不去根節),烏頭(炮,去皮),南星(炮,各半兩),白附子(炮,一兩),全蠍(炒,五枚),辰砂,麝香,白姜(炮,各一錢)

上為末,酒調服三,臥少時。

川芎茶調散,治諸風上攻,頭目昏重,偏正頭痛。

薄荷(八兩),川芎,荊芥(各四兩),羌活,白芷,防風,甘草(炙,各二兩),細辛(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

如聖餅子加細辛,其效甚速。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腹滿,咳嗽煩冤,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逆上,謂之腎厥頭痛,宜玉真丸、硫黃丸。

硫黃丸,治頭風不問新久,服此除根,屢用屢效。

硫黃(二兩),硝石(一兩)

上為末,滴水丸指頂大。每服一丸,空心,細嚼茶清下。

一方,用生萊菔汁,仰臥注兩鼻,數年之患,一注即愈。

一方,治風邪入腦,患頭痛不可忍,不問年歲。

硝石,人中白,腦子(等分)

上為末,用一字,吹入鼻中。

都梁丸,治產前產後,風邪所傷,頭痛頭暈。(方見後)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因過度勞累導致耳鳴,頭痛和身體疲倦,使用了補中益氣湯加上麥門冬、五味子後康復。三年後她有了孩子,但因為飲食不節制和過度疲勞,之前的症狀更加嚴重,且月經紊亂,下午發熱,內熱,自汗和盜汗。後來使用六味地黃丸和補中益氣湯後病情立即好轉。經典中記載,頭痛和耳鳴,以及九竅不通暢,都是腸胃功能失調所致。所以一旦脾胃虛弱,耳朵、眼睛和九竅都會受影響。

另一位婦女兩眉之間疼痛,疼痛延伸到太陽穴,臉色蒼白易怒,這是肝經風熱的症狀。使用選奇湯加上逍遙散、山梔、天麻、黃耆、半夏和黃芩後康復。如果這種病沒有得到適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視力損傷,或者雙耳流膿,情況會變得危急。

接下來是一些藥方:

  1. 川芎當歸散:主要成分包括川芎、當歸、羌活、旋覆花、細辛、蔓荊子、防風、石膏、藁本、荊芥穗、半夏曲、生地黃、甘草,用水煎煮後服用。

  2. 白附子散:主要成分包括麻黃、烏頭、南星、白附子、全蠍、辰砂、麝香、白薑,研磨成粉末後,用酒調和服用。

  3. 川芎茶調散:主要成分包括薄荷、川芎、荊芥、羌活、白芷、防風、甘草、細辛,研磨成粉末後,每次服用兩錢,飯後用茶水調和。

  4. 硫黃丸:主要成分是硫黃和硝石,研磨成粉末後,滴水做成丸狀,每天早上空腹細嚼一顆,用茶水吞下。

  5. 一方是使用生萊菔汁,仰躺並將其注入兩側鼻孔,多年頭痛,一次就能治癒。

  6. 另一方是用硝石、人中白、腦子等分,研磨成粉,取一點吹入鼻中,治療風邪入侵導致頭痛難忍的情況,不論年齡。

  7. 都梁丸:治療產前產後因風邪侵襲導致的頭痛頭暈。(方子詳情請看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