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八 (9)
卷八 (9)
1. 婦人大便下血方論第十三
婦人臟腑損傷,風邪所入,以致大便下血,或如豆汁,或腹中作痛。若糞後下血,其來遠;糞前下血,其來近。遠近者,言病在上下也。若面無血色,時寒時熱,脈浮弱,按之如絲者,是前症也。
愚按:前症或飲食起居,或六淫七情失宜,以致元氣虧損,陽絡外傷。若膏粱積熱,加味清胃散。怒氣傷肝,六君、柴、芍、芎、歸。鬱結傷脾,加味歸脾湯。脾氣虛弱,六君子湯。思慮傷心,妙香散。大腸風熱,四物、側柏、荊、防、枳殼。大腸血熱,四物、丹皮、柴胡。中氣下陷,補中益氣、茯苓、半夏。心脾不能攝血,必補脾肺之源,舉下陷之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婦女大便出血的情況及其治療方式,內容如下:
婦女因為臟腑受到損傷,風邪入侵身體,導致大便時有血排出,血色可能像豆汁一樣,或是會感到腹部疼痛。如果是在排便後纔看到血,表示出血位置較遠;如果血是在排便前就出現,表示出血位置較近。這裡所說的遠近,是指疾病發生在身體的上部還是下部。如果面色蒼白,時常感到冷熱交替,脈搏浮弱,摸起來像絲線一般,這些都是上述病症的特徵。
進一步分析,這些症狀可能是因為飲食或生活習慣不當,或是六淫(風、寒、濕、暑、燥、火)和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調理失宜,導致體內元氣耗損,陽絡受損。具體的治療方式如下:
- 如果是由於高油脂食物累積熱氣所致,可使用加味清胃散。
- 如果是由於生氣傷肝,可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芍藥、川芎、當歸。
- 如果是由於鬱悶情緒傷害脾胃,可使用加味歸脾湯。
- 如果是脾氣虛弱,可用六君子湯。
- 如果是過度思考傷心,可用妙香散。
- 如果是大腸風熱,可用四物湯加上側柏葉、荊芥、防風、枳殼。
- 如果是大腸血熱,可用四物湯加上牡丹皮、柴胡。
- 如果是中氣下陷,可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半夏。
- 如果是心脾無法控制血液,必須補充脾肺的活力,提升下陷的氣。
2. 附治驗
一婦人下血不已,面色萎黃,四肢畏冷。此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送四神丸,數服而愈。
光祿張淑人,下血煩躁,作渴,大便重墜,後去稍緩,用三黃湯加大黃至四兩方應。後用三黃湯,又二十餘劑而愈。此等元氣,百中一二。
韓地官之內,脾胃素弱,因飲食停滯,服克伐之劑,自汗身冷,氣短喘急,腹痛便血,或用諸補劑,皆不應。余用人參、炮附子各五錢,二劑稍應。卻用六君子,每劑加炮附子三錢,四劑漸安。又用前湯每加附子一錢,數劑乃瘥。
一婦人因怒胸痞,飲食少思,服消導利氣之藥,痰喘胸滿,大便下血。余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炮姜四劑,諸症頓愈,又用八珍加柴胡、炒梔全愈。
一婦人瘀血腹痛,便血。見前。
加減四物湯,治腸風下血。
側柏葉(炒),荊芥,槐花(炒),甘草(炒,各五分),枳殼(麩炒),生地黃,當歸,川芎(各一分)
上姜水煎。
腸風黑神散,治腸風下血,腹痛後重,或肛門脫出。
敗棕(燒),木饅頭(燒),烏梅(去核),粉草(炙,各一錢)
上水煎服。
愚按:前二症若病久中氣虛弱者,必用培補脾胃為主。
地榆湯,陰結便血。(駱龍吉方)
地榆(四兩),甘草(炒,一兩半),縮砂仁(四十七粒)
上每服三錢,水煎。
防風如神散,治風熱氣滯,糞後下血。
防風,枳殼(麩炒,各等分)
上每服三錢,水煎。
愚按:前二症若胃氣虛,不能統血而下,用四君。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脾氣鬱結,用歸脾湯。氣血虛弱,用八珍湯。氣血虛寒,用十全大補湯。
治久下血成片,頭髮燒灰,每服一二錢,水調下。
妙香散,治心氣下血,溫酒調下。
白話文:
有位婦女持續出血不止,臉色蒼白無華,四肢感到寒冷。這是因為中氣下陷所致,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配合四神丸治療,服用數次後病情得以痊癒。
光祿張淑人,出現下血、煩躁不安、口渴、大便沉重下墜的症狀,後來排便稍顯順暢,使用三黃湯加上四兩的大黃方纔起效。後續再服用二十多劑的三黃湯,終於康復。這種元氣旺盛的情況,實屬罕見。
韓地官的妻子,脾胃本來就比較虛弱,因飲食積滯,服用了一些攻伐性的藥物,導致自汗、身體發冷、呼吸急促、腹部疼痛及便血,即使使用了各種補藥,都沒有明顯效果。後來使用了五錢的人參和炮附子,兩劑後病情稍有改善。接下來使用六君子湯,每劑再加三錢的炮附子,服用四劑後逐漸恢復。再使用前面提到的湯藥,每次加一錢的附子,數次後完全康復。
有位婦女因憤怒導致胸悶,食慾不佳,服用了一些消食化氣的藥物,結果反而出現痰喘、胸部脹滿以及大便下血。後來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茯苓、半夏、炮薑,服用四劑後,所有症狀立即得到改善,再使用八珍湯加上柴胡、炒梔子,最終痊癒。
一位婦女患有瘀血性腹痛,並伴有便血,詳情請參考前面的描述。
加減四物湯,用於治療腸風下血。
其成分包括炒側柏葉、炒荊芥、炒槐花、炒甘草各五分,炒枳殼、生地黃、當歸、川芎各一分。以上藥材用水煎煮。
腸風黑神散,用於治療腸風下血,腹痛、肛門下墜感,或肛門脫垂。
其成分包括燒焦的敗棕、木饅頭、去核的烏梅、炙粉草各一錢。以上藥材用水煎煮。
筆者按:對於上述兩種疾病,如果患者長期病患且中氣虛弱,主要應該使用培補脾胃的方法進行治療。
地榆湯,適用於陰結便血。
其成分包括四兩的地榆、一兩半的炒甘草、47粒的縮砂仁。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
防風如神散,用於治療風熱氣滯導致的便後下血。
其成分包括等量的防風和炒枳殼。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
筆者按:對於上述兩種疾病,如果患者胃氣虛弱,無法控制血液下行,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如果是中氣下陷,可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是脾氣鬱結,可使用歸脾湯;如果是氣血虛弱,可使用八珍湯;如果是氣血虛寒,可使用十全大補湯。
治療長期大量便血,可將頭髮燒成灰,每次服用一二錢,用水調和服用。
妙香散,用於治療心氣下血,溫酒調和服用。
3. 附方
加味清胃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四物湯
補中益氣湯(四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八珍湯
加味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二神丸
四神丸
三黃丸(三方前第八論)
白話文:
[附方]
加味清胃散:這個藥方可以在第二十四卷的第六篇討論中找到。
四君子湯:一種常見的補益脾胃的中藥方。
六君子湯:也是用於調理脾胃的一種中藥方,由四君子湯加上兩味藥材而成。
四物湯:主要用於調節女性生理機能的一種中藥方。
補中益氣湯:這個藥方同樣可以在第二十四卷的第六篇討論中找到,用於補益中氣。
八珍湯:一種綜合了多種藥材,用於全面滋補身體的中藥方。
加味歸脾湯:此藥方在第二十四卷的第四篇討論中可以找到,用於調理脾臟功能。
二神丸:一種中藥丸劑。
四神丸:另一種中藥丸劑,常被用來治療腸胃問題。
三黃丸:這個藥方在前面第八篇討論中可以找到,主要用於清熱解毒。
4. 婦人痔瘻方論第十四
婦人痔瘻,因鬱怒、風熱、厚味膏粱所致。其名有五:肛邊如乳出膿者,為牝痔;腫脹出血者,為牡痔;癢痛者,為脈痔;腫核者,為腸痔;登廁出血者,為血痔。治宜審之。
愚按:前症婦人多因胎產經行,飲食起居,六淫七情失調所致。男子多因醉飽入房,筋脈橫解,精氣脫泄,熱毒乘虛而患;或入房強固其精,木乘火勢而侮金;或炙煿厚味,陰虛濕熱,宜涼血潤燥疏風。潰後,當養元氣,補陰精。不愈,即成痔漏。有串臀、串陰、穿腸者。其腸頭腫塊者,濕熱也;作痛者,風也;便燥者,火也;潰膿者,熱勝血也。
大便作痛者,潤燥除濕。肛門墜痛者,瀉火導濕。小便澀滯者,清肝導濕。經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症屬肝腎不足,故用加味地黃及六味丸有效。慎勿敷毒藥,及服寒涼之劑。
鱉甲散,治五種痔漏,膿血淋漓,或腫痛,堅硬下墜。
鱉甲,露蜂房,蛇蛻,蝟皮,豬後懸蹄(五味燒存性,各二錢),麝香(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生地黃煎湯調下,更敷之。
又方,熱痛,用寒水石、朴硝為末,以津調搽。
白話文:
在婦女痔瘺的問題上,常是因為鬱悶生氣、風邪火熱,或是飲食過於油膩厚味所導致。痔瘺有五種類型:肛門周圍像乳頭般突起並有膿液流出的是牝痔;腫脹且出血的是牡痔;感到癢痛的是脈痔;有腫塊的是腸痔;排便時出血的是血痔。治療時應細心辨別。
一般來說,婦女的痔瘺多由懷孕生產、月經週期,以及飲食作息失調,加上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和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影響所致。而男性則多因酒足飯飽後進行房事,導致筋脈鬆弛,精氣流失,熱毒趁虛而入;或是房事時勉強自己,導致肝氣過盛而侵擾肺金;或是食用過多烤炸食物,造成陰虛濕熱。治療上應注重涼血潤燥,疏散風邪。痔瘺潰破後,應著重於補養元氣和陰精。若久治不愈,就可能演變成痔漏。痔漏有串臀、串陰、穿腸等情況。肛門腫塊是濕熱的表現;疼痛是由風邪引起;排便乾燥表示有火氣;潰破流膿是熱邪過盛,損傷血液。
排便時感到疼痛,應使用潤燥除濕的藥物。肛門墜痛時,應服用瀉火導濕的藥物。小便困難時,應清肝導濕。古籍記載:飽餐後,筋脈鬆弛,可能導致痔瘺。此病多因肝腎功能不足,因此使用加味地黃及六味丸通常會有療效。千萬不要隨意使用劇毒藥物,或是過量服用寒涼的藥物。
有一個名為「鱉甲散」的處方,能治療各種痔瘺,無論是流膿血、腫痛還是堅硬下墜的情況。主要成分有鱉甲、露蜂房、蛇蛻、蝟皮、豬後懸蹄(以上五種材料先燒成灰,各取兩錢),麝香(取一分)。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時以生地黃煎湯送服,也可以外敷。
另一個處方,針對熱痛的症狀,可用寒水石和朴硝研成粉末,以唾液調勻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