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0)

1. 婦人大便下血方論第十三

婦人臟腑損傷,風邪所入,以致大便下血,或如豆汁,或腹中作痛。若糞後下血,其來遠;糞前下血,其來近。遠近者,言病在上下也。若面無血色,時寒時熱,脈浮弱,按之如絲者,是前症也。

愚按:前症或飲食起居,或六淫七情失宜,以致元氣虧損,陽絡外傷。若膏粱積熱,加味清胃散。怒氣傷肝,六君、柴、芍、芎、歸。鬱結傷脾,加味歸脾湯。脾氣虛弱,六君子湯。思慮傷心,妙香散。大腸風熱,四物、側柏、荊、防、枳殼。大腸血熱,四物、丹皮、柴胡。中氣下陷,補中益氣、茯苓、半夏。心脾不能攝血,必補脾肺之源,舉下陷之氣。

白話文:

婦女因臟腑受損,寒氣入侵,導致大便帶血,血色或像豆漿一樣,或伴隨腹痛。如果是在大便後出血,則病源較遠;若是在大便前出血,則病源較近。遠近是指病症位置上下不同。若面色蒼白,時而發冷時而發熱,脈象浮弱,按之如絲線般細微,這是病症的初期表現。

根據我的經驗,這些早期症狀可能是飲食起居不當,或因六淫七情失調而導致元氣虧損,陽氣受損。若因飲食過於豐盛,導致積熱,可服用加味清胃散。若因怒氣傷肝,則可用六君、柴、芍、芎、歸等藥物。若因鬱結傷脾,則可服用加味歸脾湯。若因脾氣虛弱,則可服用六君子湯。若因思慮過度傷心,則可服用妙香散。若因大腸風熱,則可服用四物、側柏、荊、防、枳殼等藥物。若因大腸血熱,則可服用四物、丹皮、柴胡等藥物。若因中氣下陷,則可服用補中益氣、茯苓、半夏等藥物。若因心脾不能攝血,則必須補益脾肺,提升下陷之氣。

2. 附治驗

一婦人下血不已,面色萎黃,四肢畏冷。此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送四神丸,數服而愈。

光祿張淑人,下血煩躁,作渴,大便重墜,後去稍緩,用三黃湯加大黃至四兩方應。後用三黃湯,又二十餘劑而愈。此等元氣,百中一二。

韓地官之內,脾胃素弱,因飲食停滯,服克伐之劑,自汗身冷,氣短喘急,腹痛便血,或用諸補劑,皆不應。余用人參、炮附子各五錢,二劑稍應。卻用六君子,每劑加炮附子三錢,四劑漸安。又用前湯每加附子一錢,數劑乃瘥。

白話文:

一位婦女不停地流血,面色發黃,四肢畏寒。這是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送四神丸,服用幾劑就痊癒了。

光祿張淑人,流血煩躁,口渴,大便沉重下墜,之後稍微緩解,用三黃湯加至四兩的大黃治療才見效。之後再用三黃湯,服用二十多劑才痊癒。這種情況屬於元氣虛弱,只有十分之二的程度。

韓地官體內脾胃本來就虛弱,因為飲食積滯,服用克伐的藥物後,自汗身冷,氣短喘急,腹痛便血,無論服用各種補藥都無效。我用人參、炮附子各五錢,服用兩劑後稍有好轉。之後用六君子湯,每劑加炮附子三錢,服用四劑後漸漸緩解。再用之前的湯劑,每劑加附子一錢,服用幾劑後才康復。

一婦人因怒胸痞,飲食少思,服消導利氣之藥,痰喘胸滿,大便下血。余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炮姜四劑,諸症頓愈,又用八珍加柴胡、炒梔全愈。

一婦人瘀血腹痛,便血。見前。

加減四物湯,治腸風下血。

側柏葉(炒),荊芥,槐花(炒),甘草(炒,各五分),枳殼(麩炒),生地黃,當歸,川芎(各一分)

白話文:

一位婦女因為生氣而胸悶,食慾不振,還常常發呆,吃了消導利氣的藥之後,反而出現痰多喘不過氣、胸口脹滿、大便帶血的症狀。我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炮姜,服用四劑後,所有症狀都突然好了。之後又用八珍湯加柴胡、炒梔子,就完全痊癒了。

另一位婦女則是因為瘀血導致腹痛,也伴隨著便血。情況跟之前那位婦女有點類似。

加減四物湯可以治療腸風下血。

側柏葉(炒)、荊芥、槐花(炒)、甘草(炒,各五分)、枳殼(麩炒)、生地黃、當歸、川芎(各一分),這些藥材可以一起使用。

上姜水煎。

腸風黑神散,治腸風下血,腹痛後重,或肛門脫出。

敗棕(燒),木饅頭(燒),烏梅(去核),粉草(炙,各一錢)

上水煎服。

愚按:前二症若病久中氣虛弱者,必用培補脾胃為主。

地榆湯,陰結便血。(駱龍吉方)

地榆(四兩),甘草(炒,一兩半),縮砂仁(四十七粒)

上每服三錢,水煎。

防風如神散,治風熱氣滯,糞後下血。

白話文:

將生薑用清水煎煮。

腸風黑神散,用於治療腸風下血、腹痛後重,或肛門脫出的病症。

將敗棕、木饅頭、烏梅(去核)以及粉草(炙烤)各取一錢,加水煎煮服用。

我認為,前兩種病症如果病程較長,患者中氣虛弱,就必須以培補脾胃為主要的治療方向。

地榆湯,用於治療陰結便血(駱龍吉方)。

取地榆四兩、甘草(炒制,一兩半)以及縮砂仁四十七粒,每次取三錢,水煎服。

防風如神散,用於治療風熱氣滯、糞後下血的病症。

防風,枳殼(麩炒,各等分)

上每服三錢,水煎。

愚按:前二症若胃氣虛,不能統血而下,用四君。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脾氣鬱結,用歸脾湯。氣血虛弱,用八珍湯。氣血虛寒,用十全大補湯。

治久下血成片,頭髮燒灰,每服一二錢,水調下。

妙香散,治心氣下血,溫酒調下。

白話文:

防風、枳殼麩炒,各等分

用法: 每服三錢,水煎服。

註解:

  • 若前述兩種症狀是因胃氣虛弱,無法統攝血液而導致出血,則需服用四君子湯。
  • 若中氣下陷,則需服用補中益氣湯。
  • 若脾氣鬱結,則需服用歸脾湯。
  • 若氣血虛弱,則需服用八珍湯。
  • 若氣血虛寒,則需服用十全大補湯。

另:

  • 治久下血成片,頭髮燒灰,每服一二錢,水調服。
  • 妙香散,治心氣下血,溫酒調服。

3. 附方

加味清胃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四物湯

補中益氣湯(四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八珍湯

加味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二神丸

四神丸

三黃丸(三方前第八論)

白話文:

加味清胃散、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四物湯、補中益氣湯、八珍湯、加味歸脾湯、二神丸、四神丸、三黃丸。

4. 婦人痔瘻方論第十四

婦人痔瘻,因鬱怒、風熱、厚味膏粱所致。其名有五:肛邊如乳出膿者,為牝痔;腫脹出血者,為牡痔;癢痛者,為脈痔;腫核者,為腸痔;登廁出血者,為血痔。治宜審之。

愚按:前症婦人多因胎產經行,飲食起居,六淫七情失調所致。男子多因醉飽入房,筋脈橫解,精氣脫泄,熱毒乘虛而患;或入房強固其精,木乘火勢而侮金;或炙煿厚味,陰虛濕熱,宜涼血潤燥疏風。潰後,當養元氣,補陰精。不愈,即成痔漏。有串臀、串陰、穿腸者。其腸頭腫塊者,濕熱也;作痛者,風也;便燥者,火也;潰膿者,熱勝血也。

大便作痛者,潤燥除濕。肛門墜痛者,瀉火導濕。小便澀滯者,清肝導濕。經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症屬肝腎不足,故用加味地黃及六味丸有效。慎勿敷毒藥,及服寒涼之劑。

白話文:

女性患有痔瘡和瘻管,可能是因為情緒抑鬱、受風感冒、食用過於肥美的食物所導致。痔瘡分為五種:肛門旁邊像乳房一樣流膿的是雌性痔瘡;腫脅而出血的是雄性痔瘡;瘙癢疼痛的是脈痔;腫塊是腸痔;上廁所時出血的是血痔。治療應該仔細診斷。

根據我的觀察,婦女因爲懷孕生產、飲食作息以及情緒失調等原因容易患上這種疾病。男性則可能是因爲飲酒過度後進行性行爲導致經絡橫斷,精神氣力流失,熱邪趁虛而入患病;或者在性交過程中強行保持精力旺盛,使肝臟過於強大影響到心臟的功能;或者是吃太多烤肉等油膩的食物,陰液虛弱溼熱過重,應涼血潤燥祛風。如果病情惡化無法治癒就會形成痔瘡和瘻管。有的會蔓延至臀部、陰道甚至腸道。腸道頭部出現腫塊的情況通常是由於溼熱引起的;感到疼痛則是受到風吹的影響;便祕的原因在於體內火熱過多;潰爛化膿說明血液中的熱量過高。

排便時感覺痛苦的人可以使用滋潤乾燥的方法來緩解症狀,並且去除體內的溼度。肛門下墜感強烈的人可以通過瀉火導溼的方式來進行調理。尿道阻塞不通暢的人可以用清肝利溼的方式來改善情況。《黃帝內經》中有記載:“飽餐之後,經絡橫向斷裂,就形成了痔瘡。”這種情況屬於肝腎功能不足的表現,因此服用含有地黃成分的藥物或是六味丸會有一定的效果。需要注意不要塗抹有毒性的藥膏,也不要服用太冷的藥品。

鱉甲散,治五種痔漏,膿血淋漓,或腫痛,堅硬下墜。

鱉甲,露蜂房,蛇蛻,蝟皮,豬後懸蹄(五味燒存性,各二錢),麝香(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生地黃煎湯調下,更敷之。

又方,熱痛,用寒水石、朴硝為末,以津調搽。

白話文:

鱉甲散可以治療五種痔瘡,症狀包括膿血流出、腫痛、堅硬下墜。方劑包括鱉甲、露蜂房、蛇蛻、蝟皮、豬後懸蹄(五味燒存性,各二錢)、麝香(一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空腹用生地黃煎湯送服,並將藥粉敷在患處。如果痔瘡伴有熱痛,可以使用寒水石、朴硝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