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八 (9)

回本書目錄

卷八 (9)

1. 婦人痢後嘔噦方論第十二

滯下咳逆嘔逆,古人謂之噦,此胃氣虛寒之危症也,用橘皮乾薑湯、半夏生薑湯、丁香柿蒂湯。熱證咳逆,用小柴胡湯、橘皮竹茹湯。嘗治一痢咳逆,脈沉弱,投退陰散兩服而愈。又一痢後咳逆,灸期門穴三壯而愈。(其穴在第六卷)

愚按:東垣云:如泄痢而嘔者,胃氣不和也,上焦不和,用生薑橘皮湯。中焦不如,用芎、歸、桂、苓。下焦不和而寒,治以輕劑,熱甚而治以重劑。亦有胃火上衝而嘔者,有積滯而嘔者,有陰虛而嘔者。丹溪云:下痢吃逆,自下衝上,屬火之象,古方悉以胃弱言之。殊不知胃弱者,脾陰弱也,故久病變之,乃胃弱脾寒之危症。

白話文:

咳嗽、嘔吐、逆氣上衝,古人稱之為噦,這是胃氣虛寒的嚴重症狀,可以用橘皮乾薑湯、半夏生薑湯、丁香柿蒂湯治療。如果是熱證引起的咳嗽、逆氣,可以用小柴胡湯、橘皮竹茹湯治療。我曾經治療過一個病人,患痢疾後出現咳嗽、逆氣,脈象沉弱,用退陰散兩劑就治癒了。還有一個病人,痢疾後出現咳嗽、逆氣,灸期門穴三壯就治癒了。

我認為,東垣先生說:如果腹瀉、嘔吐,就是胃氣不和。上焦不和,可以用生薑橘皮湯治療。中焦不和,可以用芎、歸、桂、苓治療。下焦不和而寒,用輕劑治療,熱證嚴重就用重劑治療。也有一些情況是胃火上衝而嘔吐,有的則是積食而嘔吐,還有的則是陰虛而嘔吐。丹溪先生說:腹瀉、逆氣,從下衝上,屬於火象,古方都認為是胃弱引起的。其實,胃弱是因為脾陰虛弱,所以久病之後,就會變成胃弱脾寒的危症。

用半夏一兩,生薑半兩,或理中湯加枳殼、茯苓、半夏。不效,更加丁香、柿蒂各十枚。胃熱咳逆,用橘皮竹茹湯。別病忽然而致,半夏茯苓湯加枳實、半夏。木香調氣散最佳。

白話文:

可以用半夏一兩,生薑半兩,或者用理中湯加入枳殼、茯苓、半夏。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加丁香、柿蒂各十枚。如果是胃熱咳逆,可以用橘皮竹茹湯。其他突然發生的病症,可以用半夏茯苓湯加入枳實、半夏。木香調氣散的效果最好。

2. 附治驗

一婦人痢後嘔噦,服降火化痰劑愈甚,脈洪大,按之虛細,作渴飲湯,諸藥到口即嘔。余以為脾胃虛寒,不能司納,以參、朮、炮薑末各一錢,以飯作丸,米飲不時過三五粒,至三兩許,聞藥不嘔,乃以六君加炮姜,三十餘劑而安。

一婦人患前症,飲食少思,胸腹膨脹,大便不實,所見之症,悉屬虛寒假熱。遂朝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木香,夕用六君子送四神丸,漸愈。又用八味丸料,煎送四神丸而痊。

一婦人因怒嘔噦,時或昏憒,口噤,或時舉體肉動,其面色或青或赤。余以為肝火熾盛,脾土受侮,用小柴胡湯加山梔、鉤藤治之,漸愈。又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調理而痊。

白話文:

一位婦女患了痢疾後,出現嘔吐和呃逆的症狀,服用降火化痰的藥物後,病情反而加重。她的脈象洪大,但按壓時卻虛細,口渴想喝湯,但藥物一入口就嘔吐。我判斷她脾胃虛寒,無法正常消化吸收,於是用人參、白朮、炮薑末各一錢,用飯製成丸藥,用米湯不時服用三到五粒,服用三兩左右後,她聞到藥味不再嘔吐,於是便用六君子湯加炮薑,服用了三十多劑後,病情就痊癒了。

另一位婦女患有相同的症狀,而且飲食少思,胸腹脹滿,大便不成形,這些症狀都屬於虛寒假熱。我便早上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木香,晚上用六君子湯送服四神丸,逐漸痊癒。後來又用八味丸料煎湯送服四神丸,最終完全康復。

還有一位婦女因生氣而出現嘔吐和呃逆,時而昏迷,口不能言,有時還會全身肌肉抽動,臉色時而青白時而發紅。我判斷她是肝火熾盛,脾土受損,於是用小柴胡湯加山梔、鉤藤來治療,病情逐漸好轉。之後又用加味歸脾湯、逍遙散來調理,最終完全康復。

橘皮乾薑湯,治胃寒嘔噦不食,或吐痰腹痛兼瀉。

橘皮,通草,乾薑,桂心,甘草(炒,一錢),人參(各一錢)

上水煎服。

橘皮竹茹湯,治噦逆。

橘皮(二錢),竹茹,甘草(炒),人參,半夏(各一錢)

上薑棗水煎。

豬苓湯,治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

白話文:

橘皮乾薑湯用於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反胃、不思飲食,或伴有吐痰、腹痛、腹瀉。藥方包括橘皮、通草、乾薑、桂心、甘草(炒)、人參(各一錢),用水煎服。橘皮竹茹湯用於治療噦逆(呃逆),藥方包括橘皮(二錢)、竹茹、甘草(炒)、人參、半夏(各一錢),以薑棗水煎服。豬苓湯用於治療咳嗽伴有嘔吐和口渴、心煩失眠,藥方待查。

豬苓,赤茯苓,澤瀉,阿膠(炒),滑石(各一錢)

上水煎服。

半夏湯,治噦欲死。

半夏(一兩),生薑(切,二兩)

上水煎為二服。

丁香柿蒂湯,治咳逆。

丁香(十粒),柿蒂(十五個)

上水煎,熱服。

白話文:

豬苓、赤茯苓、澤瀉、阿膠(炒)、滑石各一錢,用水煎服,治噦欲死。半夏一兩,生薑(切)二兩,用水煎為二服。丁香十粒,柿蒂十五個,用水煎,熱服,治咳逆。

生薑橘皮湯,治嘔噦,手足厥冷。

橘皮(一錢),生薑(四錢)

上水煎服。

退陰散,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或咳逆不止,脈沉細,頭痛腰重,急進三服。若傷冷,每服一字,入正元散內同煎。入鹽一捻。

乾薑(炮),川烏(炒黃,等分)

上每服一錢,鹽一捻,水煎。

倉廩湯,治痢疾心煩,手足溫,頭痛,此熱毒上衝,宜用此湯,即敗毒散。每服四五錢,入陳倉米百粒,姜五片,棗一枚,煎。若脈微弱,或胸腹虛脹,手足厥冷,或因服罌粟、烏梅過多,以致作嘔者,宜用山藥半生半炒為末,米飲調下,日二三服。

白話文:

生薑橘皮湯,可以治療嘔吐反胃,手腳冰冷。

方劑:橘皮一錢,生薑四錢。

用法:用水煎服。

退陰散,可以治療陰邪引起的傷寒,手腳冰冷,或咳嗽不止,脈象沉細,頭痛腰痛,病情緊急,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只是受寒引起的症狀,每次服用一錢,加入正元散一起煎服,加少許鹽。

方劑:乾薑(炮製),川烏(炒黃,兩者等量)。

用法:每次服用一錢,加少許鹽,用水煎服。

倉廩湯,可以治療痢疾、心煩意亂、手腳溫熱、頭痛。這是熱毒上衝引起的,適合用這個湯劑,也就是敗毒散。每次服用四五錢,加入陳倉米一百粒、生薑五片、大棗一枚,煎服。如果脈象微弱,或者胸腹虛脹、手腳冰冷,或者因為服用罌粟、烏梅過量而嘔吐,可以用山藥半生半炒研成粉末,用米湯調服,每天服用兩三次。

3. 附方

木香調氣散,治氣滯嘔吐,或胸膈不利,心腹刺痛,飲食不思。

木香,白豆蔻,丁香,檀香(各二兩),藿香,甘草(炒,各六兩),砂仁(四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白湯調服。

半夏茯苓湯(方見十二卷第三論)

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木香調氣散,用於治療氣滯導致的嘔吐、胸膈不舒、心腹刺痛以及食慾不振。藥材包括木香、白豆蔻、丁香、檀香(各二兩)、藿香、甘草(炒,各六兩)、砂仁(四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白湯調服。另外,半夏茯苓湯(方見十二卷第三論)以及補中益氣湯,也可以參考使用。

竹葉石膏湯

六君子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八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白話文:

【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是一種中藥方,主要由竹葉和石膏兩味藥材組成。竹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功效;石膏則有清熱止渴、平肝鎮靜的作用。整體而言,這款湯劑適合用於治療熱病、高熱不退、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

【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是根據「六君子」的概念所配製的一種中藥方,通常包含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六味藥材。這款湯劑主要是為了補益氣血、調和脾胃,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倦怠無力、食少便溏等情況。

【八味丸】

八味丸是一種中成藥,其配方包含八種藥材。雖然具體的藥材名稱未在文中詳細列出,但一般來說,八味丸的用途主要是調理身體、滋補元氣,適用於體虛、精神疲憊、睡眠不足、容易感冒等症狀。具體的使用方法和適應症狀請依照醫生或藥師的指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