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身發疙瘩,或如丹毒,癢痛不常,搔碎成瘡,膿水淋漓,發熱煩渴,頭目眩暈,日晡益甚,此血虛內熱之症,以當歸飲加柴胡、山梔治之而愈。
一婦人患前症,肢體疼痛,頭目不清,自汗盜汗,月水不調,肚腹作痛,食少倦怠,先用人參荊芥散,後用逍遙散,治之而痊。
一婦人因忿怒,身發疙瘩,憎寒發熱。余謂肝火,用小柴胡湯加山梔、黃連治之而愈。後口苦脅痛,小便淋漓,復用前藥全愈。
一婦人患前症發熱,夜間譫語,此血分有熱,以小柴胡湯加生地治之而安。後用四物湯加柴胡、山梔、丹皮而熱退,又用逍遙散全愈。
一室女十四歲,天癸未至,身發赤斑癢痛,左關脈弦數,此因肝火血熱,以小柴胡湯加山梔、生地、丹皮治之而愈。若因怒而致者,亦宜治以前藥。(治驗余見二十四卷血風門)
何首烏散,治皮膚瘙癢遊走無定。
何首烏,防風,白蒺藜(炒),枳殼(麩炒),天麻,殭蠶,胡麻(炒),茺蔚子,蔓荊子(各一錢),茵陳(五分)
上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個婦女身上長了疙瘩,有些像丹毒,癢痛交加,抓破後變成瘡口,膿水流淌,她還發燒口渴,頭暈目眩,尤其下午病情加重。這是血虛內熱的症狀,用當歸飲加上柴胡和山梔治療,後來病就好了。
另一個婦女有類似病況,肢體疼痛,頭腦不清,白天晚上都出汗,月經不調,肚子痛,食慾差且容易疲倦。先使用人參荊芥散,後使用逍遙散,病就痊癒了。
有位婦女因為憤怒,身上長了疙瘩,寒戰發燒。我認為是肝火旺盛,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黃連治療,病好了。之後她又出現口苦、肋痛,小便頻繁,再次服用同樣藥方,完全康復。
有個婦女患了前面提到的病,發燒,夜晚胡言亂語,這是由於血分有熱。使用小柴胡湯加上生地治療,病情穩定。後使用四物湯加上柴胡、山梔、牡丹皮,熱退了,再使用逍遙散,病完全好了。
有個14歲的少女,尚未來月經,身上出現紅色斑點,非常癢痛,左手脈象弦數,這是因為肝火和血熱。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生地、牡丹皮治療,病就好了。如果是因憤怒導致的,也適合使用同樣藥方。
「何首烏散」,可以治療皮膚瘙癢,且瘙癢位置不定。
藥方包括:何首烏、防風、炒白蒺藜、麩炒枳殼、天麻、僵蠶、炒胡麻、茺蔚子、蔓荊子各一錢,茵陳五分。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2. 附方
四物湯
四君子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八珍湯
加味歸脾湯
加味逍遙散
逍遙散(四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當歸飲(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消風散(方見二十四卷第七論)
人參荊芥散(方見五卷第三論)
白話文:
[附方]
以下為一些傳統中醫處方:
-
四物湯:一種由四種草藥組成的補血方。
-
四君子湯:此方也在第二十四卷第六篇中有詳細說明,主要由四種草藥組成,用於補益脾胃。
-
加味小柴胡湯:在小柴胡湯基礎上添加其他草藥,用於調理肝膽。
-
小柴胡湯:此方也在第二十四卷第二篇中有詳細說明,主要用於調理肝膽。
-
八珍湯:一種綜合了八種草藥的補血補氣方。
-
加味歸脾湯:在歸脾湯基礎上添加其他草藥,主要用於治療脾虛。
-
加味逍遙散:在逍遙散基礎上添加其他草藥,主要用於調節情緒。
-
逍遙散:此方也在第二十四卷第四篇中有詳細說明,主要用於調節情緒。
-
當歸飲:一種以當歸為主的補血方,詳情可見第二十四卷第六篇。
-
消風散:一種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方,詳情可見第二十四卷第七篇。
-
人參荊芥散:一種以人參和荊芥為主的方,詳情可見第五卷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