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八 (6)
卷八 (6)
1. 附治驗
一老婦人大便月餘不通,痰喘內熱,不得就枕,脈洪大,重按細微。朝用六味丸,夕用逍遙散,各五十餘劑,計進飲食百餘碗,小腹始悶。此火燥而消鑠也,以豬膽汁潤之,用十全大補而安。後仍不通,用八珍倍加肉蓯蓉,常服而通。
治風人大便或秘
皂莢子(三百粒,破作兩片,慢火炒燥,入酥棗大,又炒燥,又入酥至焦黑為度)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蒺藜酸棗仁湯空心下。良久未利再服。漸加至百丸,以通為度。
白話文:
一位老婦人便秘一個多月,伴隨痰喘、內熱,無法平躺,脈象洪大,重按則細微。早上服用六味丸,晚上服用逍遙散,各服用五十多劑,進食約一百多碗,才開始感覺腹部悶脹。這是因為火氣燥熱,將津液耗損所致,於是用豬膽汁潤燥,並服用十全大補安神。後來仍便秘,就服用八珍湯,加倍肉蓯蓉,長期服用後終於通便。
治療風寒導致便秘:
取皂莢子三百粒,破成兩半,小火慢慢炒至乾燥,加入酥棗大小,再炒至乾燥,繼續加入酥油,直到炒至焦黑為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蜜丸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煎好的蒺藜酸棗仁湯空腹服用。如果很久沒有排便,可以再次服用。逐漸增加劑量,直到通便為止,最多服用到一百丸。
蒺藜湯,用蒺藜炒,杵,去刺,三兩,酸棗仁炒香一兩,每用五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送下前丸。
大五柔丸,治臟氣不調,大便難利,或為秘結堅硬。
大黃(飯上蒸,焙,末),枳殼(去穰,麩炒),白芍藥(炒,為末),葶藶(炒,為末),牛脂(熬油),蓯蓉(酒浸,焙,各一兩),桃仁(去皮尖,研,百枚),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研,炒黃,別杵)
白話文:
蒺藜湯,用炒過、搗碎、去刺的蒺藜三兩,以及炒香的酸棗仁一兩,每次取五錢,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去渣,服用前丸藥。
大五柔丸,用於治療臟腑氣血不調,大便不通或便秘堅硬。
方劑成分包括:飯上蒸、焙、研磨成粉的大黃;去瓤、麩炒的枳殼;炒過研磨成粉的白芍;炒過研磨成粉的葶藶;熬成的牛脂油;酒浸、焙製的蓯蓉;去皮尖研磨的桃仁一百枚;去皮尖、炒黃、研磨的杏仁四十枚。
上和勻,煉蜜丸桐子大。米飲下三十丸,日三服,以和為度。
二仁丸,安康郡太守苦風秘,予處此方,用之甚效。
杏仁(去皮尖,麵炒黃),麻仁(別研),枳殼(去穰,麩炒,為末),訶子(炒,去皮,為末)
上用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未利增之。
蜜導法,用好蜜四五兩,石器中微火熬,不住手攪,候可丸,以蛤粉塗手,捏如指長三寸許,入大孔內,以手掩良久即通,未通再作。文潞公泄利,求速效,用石脂、龍骨等藥,便秘累日甚苦。余告曰:此燥糞在直腸,藥所不及,請以蜜導之。下結糞四五十枚而愈。
白話文:
將藥材混合均匀,製成蜂蜜丸,大小如桐子般。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以身體狀況適度調整。
二仁丸,是治療便秘的良方。安康郡太守曾患風秘,服用此方後效果顯著。
杏仁去皮尖,用麵粉炒至黃色。麻仁研磨成粉。枳殼去瓤,用麩皮炒熟,研磨成粉。訶子炒熟,去皮,研磨成粉。
將以上藥材用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桐子般。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溫水送服。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增加服用量。
蜜導法,是用四五兩好蜜,在石器中以微火熬煮,不停攪拌,直到可以製成丸狀。用蛤粉塗手,捏成指長三寸的丸狀,插入肛門,用手按壓,直到通暢。如果仍然不通暢,可以再次使用。文潞公曾患泄瀉,急需速效藥物。他服用石脂、龍骨等藥物後,便秘數日,痛苦難忍。我告訴他,這是因為乾燥的糞便堆積在直腸,藥物無法到達,建議使用蜜導法。結果他排出四五十枚硬糞後,病情痊癒。
通氣散,治虛人憂怒,以致傷肺與大腸,不能傳送。
陳皮,蘇葉,枳殼(麩炒),木通(各一錢)
上水煎服。
皂角丸、蘇麻粥亦佳。(見前)
白話文:
通氣散適合治療體虛的人因憂慮憤怒而損傷肺和大腸,導致氣機不通暢的症狀。藥方包括陳皮、蘇葉、枳殼(麩炒)、木通各一錢,水煎服。皂角丸和蘇麻粥也有一定的療效。
2. 附方
補中益氣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六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加味歸脾湯
八珍湯
逍遙散
加味逍遙散
十全大補湯(五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竹葉黃耆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清胃散(方見二十四卷首論)
白話文:
補中益氣丸、六味丸、加味歸脾湯、八珍湯、逍遙散、加味逍遙散、十全大補湯、竹葉黃耆湯、小柴胡湯、清胃散,這十種方劑分別記載於《傷寒論》二十四卷的第六論、第十一論、第四論、第二論、首論中。
3. 婦人泄瀉方論第九
論曰:泄瀉之症,因腸胃虛冷而邪氣乘之。經云:春傷於風,夏必飧泄。蓋風傷肝,肝木旺而克脾土,屬外因也。若七情不平,臟氣受傷,屬內因也。若飲食生冷傷脾,屬不內外因也。大法寒者溫之,熱者涼之,滑者澀之,溫者燥之。
愚按:前症若生冷所傷,用六君、木香、砂仁。辛熱所傷,用二陳、炒連、山梔。麵食所傷,用六君、神麯。米食所傷,用六君、谷糵。飲食不時而傷,用四君子湯。飲食過多而傷,用六君子湯。飲食停滯,人參養胃湯。脾氣虛弱者,六君、升麻、柴胡。脾氣虛寒,六君、木香、炮姜。
白話文:
腹瀉的病症,是因為腸胃虛寒,讓邪氣入侵所致。古書記載,春天受風寒,夏天就容易腹瀉。這是因為風寒傷了肝臟,肝木過旺剋制脾土,屬於外在原因。如果情緒不佳,臟腑受傷,就是內在原因。如果飲食生冷傷脾,就是內外兼有的原因。治療腹瀉的原則是,寒者溫之,熱者涼之,滑者澀之,溫者燥之。
我的理解是,如果腹瀉是因為生冷食物所引起,可以用六君湯、木香、砂仁。如果腹瀉是因為辛熱食物所引起,可以用二陳湯、炒連翹、山梔子。如果腹瀉是因為麵食所引起,可以用六君湯、神麴。如果腹瀉是因為米食所引起,可以用六君湯、谷芽。如果腹瀉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所引起,可以用四君子湯。如果腹瀉是因為飲食過多所引起,可以用六君子湯。如果腹瀉是因為飲食停滯所引起,可以用人參養胃湯。如果腹瀉是因為脾氣虛弱所引起,可以用六君湯、升麻、柴胡。如果腹瀉是因為脾氣虛寒所引起,可以用六君湯、木香、炮薑。
肝木乘脾者,六君、柴胡、芍藥。肝火克脾者,六君、芍藥、山梔。中氣虛而下陷者,補中益氣湯。鬱結傷脾者,濟生歸脾湯。腎氣虛者,五味子散。脾氣虛者,二神丸。脾腎虛者,四神丸。命門火衰者,八味丸。真陽虛敗者,固真丸。仍與滯下方參用。
白話文:
肝木乘脾是指肝氣過盛,克伐脾土,導致脾胃失調。這類情況可用六君子湯、柴胡湯、芍藥湯等方劑治療。
肝火克脾是指肝火旺盛,灼傷脾土,同樣會造成脾胃失調。這類情況可用六君子湯、芍藥湯、山梔湯等方劑治療。
中氣虛而下陷是指脾胃虛弱,氣虛下陷,導致氣血不足。這類情況可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鬱結傷脾是指情志鬱結,影響脾胃功能。這類情況可用濟生歸脾湯治療。
腎氣虛是指腎氣不足,導致脾胃虛弱。這類情況可用五味子散治療。
脾氣虛是指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低下。這類情況可用二神丸治療。
脾腎虛是指脾胃和腎臟功能都虛弱。這類情況可用四神丸治療。
命門火衰是指腎陽不足,導致脾胃虛寒。這類情況可用八味丸治療。
真陽虛敗是指腎陽虛衰,導致脾胃功能低下。這類情況可用固真丸治療。
上述這些方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與其他針對腸胃功能的方劑一起使用,達到更佳的療效。
4. 附治驗
侍御沈東江之內,停食腹痛作瀉,以六君加木香、炮姜而愈。後復作,傳為腎泄,用四神丸而安。
待御徐南湖子室,瀉屬腎經,不信余言,專主滲泄,以致不起。
一婦人年逾五十,不食夜飯,五更作瀉,二十年矣。後患痢,午前用香連丸,午後用二神丸,各二服而痢止。又用二神丸數服,而食夜飯,不月而形體如故。
吳江史玄年母,素有血疾,殆將二紀,平居泄瀉,飲食少思,面黃中滿,夏月尤甚,治血之藥,無慮數百劑,未嘗少減。余以為脾腎虛損,用補中益氣湯送二神丸,復用十全大補湯煎送前丸,食進便實,病勢頓退。若泥中滿忌參、術,痰痞忌熟地,便泄忌當歸,皆致誤事。
白話文:
沈東江侍御腹痛泻痢,用六君汤加木香、炮姜治疗后痊愈。后来复发,被诊断为肾泄,服用四神丸后病情稳定。徐南湖子室侍御泻痢属肾经,他不相信我的建议,只专注于治疗渗泄,结果病情没有好转。一位五十多岁的婦人,二十年来一直不食夜饭,五更泻痢,后来患上痢疾,上午服用香连丸,下午服用二神丸,各服两次后痢疾止住。继续服用二神丸数次,她便可以吃夜饭,不到一个月身体就恢复如初。吴江史玄年母亲长期患有血疾,将近二十年,经常泄泻,饮食少思,面色发黄,腹部胀满,夏季尤其严重。她服用过许多治疗血疾的药物,却不见好转。我诊断她脾肾虚损,用补中益气汤送服二神丸,再用十全大补汤煎服二神丸,她的食欲增加,大便正常,病势很快减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腹部胀满忌用人参、黄芪,痰痞忌用熟地,便泄忌用当归,这些都是治疗误区。
桂香丸,治虛寒滑泄腹痛,或嘔吐不食,手足逆冷。
附子(炮),肉豆蔻(炮),丁香,桂心,白茯苓(各一兩),木香(炮),白乾薑(炮,各兩半)
上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胃苓散,治脾胃所傷,吐瀉不止,水穀不分。即五苓散合平胃散。
上每服五七錢,用薑棗水煎,空心服,仍節飲食。
白話文:
桂香丸可以治療虛寒導致的腹瀉腹痛,或嘔吐不食,手腳冰冷。藥方包含炮製過的附子、肉豆蔻、丁香、桂心、白茯苓(各一兩)、炮製過的木香、炮製過的乾薑(各半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胃苓散則專治脾胃受損,導致持續嘔吐腹瀉,無法進食消化。藥方由五苓散和平胃散組合而成。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薑棗水煎服,空腹服用,並且要控制飲食。
木香散,治臟腑虛寒,下泄米穀,口舌生瘡,或嘔吐不食。
木香(煨),破故紙(炒,各一兩),良薑,縮砂(炒),厚朴(制,各三錢),赤芍藥(炒),橘紅,桂心,白朮(各半兩),胡椒,吳茱萸(炮,各一錢),肉豆蔻(煨),檳榔(一錢)
白話文:
木香散用於治療臟腑虛寒、腹瀉、口舌生瘡、嘔吐或食慾不振。藥方包含木香、破故紙、良薑、縮砂、厚朴、赤芍、橘紅、桂心、白朮、胡椒、吳茱萸、肉豆蔻、檳榔等藥材,依比例炮製。
上為末,每服三錢,用豬肝四兩,批薄,以藥摻拌,量入水、醋、鹽、蔥、姜,煮乾,空心頓食,或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粥飲下,日三服。
府傅趙宜人,患泄瀉,諸藥無效。診之曰:此肝腎虛也。服前散而愈。經曰:泄痢前後不止,腎虛也。又曰:諸厥固泄,皆屬於下。「下」謂下焦肝腎之氣也。門戶束要,肝之氣也,肝氣厥而上行,故下焦不能禁固而泄痢。腎為胃關,門戶不安,故倉廩不藏也。
香連丸,治痢疾,並水瀉暑瀉腹痛,不問赤白,神效。
黃連(淨,二十兩),吳茱萸(去枝梗,十兩)
白話文:
將藥粉分成每次服用三錢,取豬肝四兩,切成薄片,將藥粉和豬肝拌勻,加入適量的水、醋、鹽、蔥、薑,煮至水分收乾,空腹一次吃完。也可以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粥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府尹趙夫人的妻子患了腹瀉,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我診斷後認為,這是肝腎虛弱導致的。服用前述藥方後,病症痊癒。醫書記載:腹瀉不止,是腎虛造成的。另外,書中也提到:各種厥逆症和腹瀉,都屬於下焦的問題。「下」指的是下焦的肝腎之氣。門戶如同束帶,是肝氣所在,肝氣虛弱而上行,所以下焦無法固守,導致腹瀉。腎臟是胃的關口,門戶不穩固,所以就像倉庫無法儲存糧食一樣。
香連丸,用於治療痢疾,以及各種水瀉、暑瀉、腹痛,無論是赤痢還是白痢,都有奇效。
黃連(淨洗,二十兩),吳茱萸(去掉枝梗,十兩)
上先將二味用熱水拌和,入磁器內,置熱湯燉一日,同炒至黃連紫黃色,去茱,用連為末,每末四兩,入木香末一兩,淡醋米飲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滾湯下。久痢中氣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下。中氣虛者,用四君子下。中氣虛寒者,加薑、桂。
三黃丸,治熱痢腹痛,或口舌生瘡,咽喉齒痛,及一切虛火之症。
黃芩,黃連,黃柏(各炒,等分)
上各另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湯下。
白話文:
首先將黃連和黃柏用熱水拌勻,放入瓷器中,用熱湯燉煮一天,同時炒至黃連變成紫黃色,去除茱萸,只留下黃連磨成粉末,每份粉末四兩,加入木香粉末一兩,用淡醋米湯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顆,用滾燙的湯水送服。如果久痢伴隨中氣下陷的症狀,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如果中氣虛弱,可以用四君子湯治療。如果中氣虛寒,可以加入生薑和桂皮。
三黃丸,用來治療熱痢腹痛,或者口舌生瘡,咽喉齒痛,以及一切虛火造成的疾病。
黃芩、黃連、黃柏(分別炒制,各取等量)
將以上三味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七八十顆,用白湯送服。
芍藥湯,治熱痢便血後重。經曰:溲而便膿血,此氣行而血止也。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芍藥(炒,一兩),當歸,黃連(各半兩),檳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錢),桂(二錢五分),黃芩(炒,五錢)
上每服半兩,水煎。如不減,加大黃。此症多有因中氣虛弱,脾氣鬱結者,治當審察。
二神丸(加五味二兩,吳茱萸四兩,名四神丸),治脾腎虛弱,侵晨五更作瀉,或全不思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實,神效。
破故紙(四兩,炒),肉豆蔻(二兩,生用)
白話文:
芍藥湯用於治療熱痢便血後重。古籍記載,小便帶膿血,說明氣血運行,血止住了。氣血運行,膿血自愈,調和氣機,便血後重自然消失。
芍藥湯由炒芍藥一兩、當歸、黃連各半兩、檳榔、木香、炒甘草各二錢、桂二錢五分、炒黃芩五錢組成,每次服用半兩,水煎服。若症狀未減,可加生大黃。此病症多因中氣虛弱,脾氣鬱結所致,需仔細辨證論治。
二神丸,由五味子二兩、吳茱萸四兩組成,加五味子後稱為四神丸,用於治療脾腎虛弱引起的清晨五更腹瀉,或完全不想吃飯,或食而不化,大便不成形,療效顯著。
破故紙四兩炒用,肉豆蔻二兩生用。
上為末,用大紅棗四十九枚,生薑四兩切碎,同棗用水煮熟,去薑棗,和藥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五味子散,治腎經虛弱,大便不實,或夜間或五更泄瀉。
五味子(炒,二兩),吳茱萸(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其效如神。米糊為丸,亦可。
白朮芍藥湯,治脾經受濕,水泄注下,體重腹滿,形體倦怠,不欲飲食;或暴泄無數,水穀不化。
白話文:
用四十九枚大紅棗和四兩切碎的生薑一起煮熟,去除薑棗,將藥丸製成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此方用於治療腎經虛弱導致的大便不實或夜間或五更泄瀉。
將炒過的五味子二兩和吳茱萸半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米湯調服,效果奇佳。也可以將藥粉製成米糊丸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脾經受濕導致的水瀉、體重腹滿、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或頻繁腹瀉、消化不良。
白朮(炒),芍藥(炒,各二錢),甘草(炒,一錢)上水煎服。
茯苓湯,治濕熱泄瀉,或飲食傷瀉。
白朮(炒),茯苓(各五錢)
上用水煎,食前服。一方有芍藥等分,名白朮散。
滲濕湯,治寒濕所傷,身腰冷,如坐水中;或小便秘澀,大便溏。此症多因坐臥濕地,或陰雨所襲而致。
蒼朮(炒),白朮,甘草(炒,各一兩),乾薑,茯苓(各二兩),陳皮(一兩),丁香(各二錢半)
白話文:
白朮、芍藥、甘草各用適量,炒過後用水煎服,可以治療濕熱引起腹瀉或飲食不當導致的腹瀉。白朮和茯苓各用適量,炒過後用水煎服,飯前服用,可以治療寒濕引起的腰冷、如坐水中、小便不暢、大便稀溏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是因為坐臥潮濕之地或陰雨天受寒所致。蒼朮、白朮、甘草、乾薑、茯苓、陳皮、丁香各用適量,炒過後用水煎服,可以治療寒濕所傷,症狀包括腰冷如坐水中、小便不暢、大便稀溏等。
上每服四五錢,棗水煎。
防風芍藥湯,治飧泄身熱,脈弦腹痛及頭痛。
防風,芍藥(炒),黃芩(炒,各二錢)
上水煎服。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人參養胃湯(方見七卷第十論)
十全大補湯
《濟生》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每次服用四五錢,用紅棗水煎煮。防風芍藥湯,用於治療飲食不消、身體發熱、脈搏弦急、腹痛和頭痛。藥方:防風、炒芍藥、炒黃芩各二錢。用水煎煮服用。另外還有六君子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詳細內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人參養胃湯(詳細內容見七卷第十論)、十全大補湯、濟生歸脾湯(詳細內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八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東垣補真丸(方見七卷第三論)
白話文:
八味丸:配方詳見《本草綱目》第二十四卷第十一篇。 東垣補真丸:配方詳見《傷寒類要》第七卷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