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婦人血風白虎歷節走疰方論第二

婦人血風,白虎歷節,由體虛風邪乘之,隨血而行,或淫溢皮膚,或卒然掣痛走疰,如虎齧者,加減小續命湯主之。

愚按:東垣云:若人身體沉重,走疰疼痛,此濕熱相搏,或風熱鬱而不得伸,附著於有形也。是症多因飲食起居失節,或因七情勞役失宜,脾胃虧損,腠理不密,外邪所侵,以致內熱晡熱,自汗盜汗,或經候不調,飲食不甘。治法:濕熱腫痛者,清燥湯;兼痰,佐以二陳湯。

肝火作痛者,加味逍遙散。脾郁作痛者,加味歸脾湯。血虛作痛者,四物湯。氣虛作痛者,四君子湯。氣血俱虛者,八珍湯。俱加羌活、川芎。月經先期而痛者,加味逍遙散。頭眩倦怠而痛者,補中益氣湯。大抵按之痛甚者病氣實,按之痛緩者元氣虛,勞役而痛者亦元氣虛也,飲食失宜而痛者脾氣虛也,惱怒而痛者肝火盛也,若晝輕而夜重者血分病也。(與前兼用)

白話文:

【婦女血風病,白虎歷節,其病因於身體虛弱,風邪趁虛而入,隨著血液流動,可能導致皮膚過度敏感,或是突然間的劇烈疼痛,像被虎咬一樣,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調整後的小續命湯來治療。

個人認為:李東垣曾說,如果人感到身體沉重,有移動性疼痛,這可能是濕熱相互作用,或是風熱被抑制在體內,附著在身體組織上。這種病症大多因為飲食和生活作息失調,或因情緒勞累過度,導致脾胃功能下降,肌膚毛孔鬆弛,外來邪氣入侵,進而導致體內熱度上升,日晡時分更為嚴重,出現自汗、盜汗,或是月經週期紊亂,飲食無味。治療原則:對於濕熱引起的腫痛,可用清燥湯;若是伴有痰多,可輔以二陳湯。

若是肝火旺盛導致的疼痛,可用加味逍遙散。脾胃鬱悶導致的疼痛,可用加味歸脾湯。血虛導致的疼痛,可用四物湯。氣虛導致的疼痛,可用四君子湯。氣血兩虛導致的疼痛,可用八珍湯。以上所有方劑都應添加羌活、川芎。月經提前且伴隨疼痛,可用加味逍遙散。頭暈疲倦且疼痛,可用補中益氣湯。大體而言,按壓疼痛加重表示病情實在,按壓疼痛減輕表示元氣虛弱,勞累後疼痛表示元氣虛弱,飲食不當後疼痛表示脾氣虛弱,生氣後疼痛表示肝火旺盛,若白天症狀輕微夜晚加重表示是血分病。(可與前述療法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