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三 (1)
卷三 (1)
1. 婦人飛屍血厥方論第十五
夫飛屍者,遊走皮膚,穿行臟腑,每發刺痛,變作無常。遁屍者,附骨入肉,攻通血脈,見屍喪、聞哀哭便發。風屍者,淫濯四肢,痛而昏沉,得風雪便作。沉屍者,纏骨結臟,內腫心脅,發而絞痛,遇寒冷便作。注屍者,舉身沉重,精神錯雜,時覺昏憒,每至節氣便作。並宜蘇合香丸治之。
愚按:丹溪云:凡人忽手足逆冷,肌膚起如米粒,頭面青黑,精神恍惚,或錯言妄誤,或牙關緊急,或昏寐仆倒,吊死問喪,入廟登墓,多有此病,先以蘇合香丸灌之,次服調氣散、平胃散。《玉機微義》云:卒厥飛屍,客忤鬼擊,口噤,用麻黃湯。寒厥表熱裡寒,則下利清穀,食入則吐,脈沉,手足冷,用四逆湯。
熱厥腹滿,身重難轉,面垢,譫語遺溺,手足厥冷,自汗,脈沉滑,用白虎湯。若人身忽然不動,目閉口噤,惡聞聲音,眩冒,頃時方寤,此由出汗過多,氣並於血,陽獨上而不下,氣壅塞而不行耳。氣過血遠,陰陽復通,移時方寤,名曰鬱冒,亦名血厥。宜服白薇湯、倉公散。
白話文:
【婦女飛屍血厥的治療方法討論】
所謂的飛屍,是指這種病症會在皮膚表面遊走,穿透臟腑,每次發作時會感到劇烈的刺痛,病情變化莫測。遁屍則是附著於骨頭深處,深入肌肉,影響血液循環,只要看到屍體或聽到哀哭聲就會發作。風屍則是影響四肢,讓人感到疼痛且昏沈,一遇到風雪天氣就會發作。沉屍則是纏繞在骨頭和臟腑之間,導致內部腫脹,心臟和肋骨間劇痛,遇到寒冷天氣就會發作。注屍則是使人全身感到沉重,精神混亂,時常感到昏沈,每到季節交替時就會發作。這些症狀都適合用蘇合香丸來治療。
根據丹溪先生的說法:如果一個人突然手腳冰冷,皮膚上出現像米粒一樣的突起,臉色青黑,精神恍惚,或者胡言亂語,或者牙關緊閉,或者昏迷倒地,或者在參加葬禮或拜訪墓地後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有這樣的病症。首先應該使用蘇合香丸來治療,然後再服用調氣散和平胃散。
《玉機微義》中提到:突然的飛屍,被外來的邪氣所侵擾,口脣緊閉,可以使用麻黃湯。如果是因為寒冷導致的厥逆,外表熱而體內冷,就會導致拉肚子,食物進口就吐,脈搏沉弱,手腳冰冷,可以使用四逆湯。
如果是因為熱導致的厥逆,腹部脹滿,身體沉重,臉色污垢,說胡話且失禁,手腳厥冷,出汗,脈搏沉滑,可以使用白虎湯。如果一個人突然無法動彈,眼睛閉著,嘴巴緊閉,不喜歡聽到聲音,感到眩暈,過一陣子才恢復意識,這是由於出汗過多,氣血失衡,陽氣單獨上升而不能下降,氣血堵塞不通所致。當氣血再次平衡,陰陽重新通暢,過一段時間後才會恢復意識,這種情況稱為鬱冒,也叫做血厥。應服用白薇湯、倉公散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