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七 (9)

回本書目錄

卷七 (9)

1. 婦人癥痞方論第十一

婦人癥痞,由飲食失節,脾胃虧損,邪正相搏,積於腹中,牢固不動,故名曰癥。得冷則作痛,冷入子臟則不孕,入胞絡則月水不通。

愚按:前症若脾胃虛弱,用六君子加芎、歸。若肝脾虛弱,用補中益氣及歸脾湯。若肝火鬱滯,佐以蘆薈、地黃二丸,外貼阿魏膏。患者須慎七情六淫,飲食起居。治者不時審察病機而藥之,庶幾有效。

白話文:

婦女的腹部硬塊或脹滿問題,大多是由於飲食沒有規律,導致脾胃功能受損,身體內的正氣與邪氣交戰,最終在腹部形成固結不散的物質,這就是所謂的「癥」。當受到寒冷刺激時,會引發劇烈的疼痛。如果寒氣進入子宮,可能會導致不孕;如果影響到生殖系統的經絡,可能會造成月經不調。

個人認為:如果脾胃虛弱導致這種情況,可用六君子湯加芎、歸來調理。如果是肝脾兩虛,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和歸脾湯。如果是由於肝火鬱悶,可以用蘆薈、地黃製成的藥丸,再配合外敷的阿魏膏。病人應該要遠離過度的情緒波動和不良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和作息。治療者應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對症下藥,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2. 附方

山甲散,治癥痞瘀血,心腹作痛。

穿山甲(灰炒燥),鱉甲(醋炙),赤芍藥,大黃(炒),乾漆(炒令煙盡),桂心(各一兩),川芎,芫花(醋炙),當歸尾(各半兩),麝香(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酒調下。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歸脾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六味地黃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二論)

蘆薈丸

阿魏膏(二方見本卷第七論)

白話文:

[附方]

【山甲散】,用於治療症瘕、痞塊、瘀血,以及心腹疼痛。

配方包括:穿山甲(經過灰炒至乾燥)、鱉甲(醋炙過)、赤芍藥、大黃(炒過)、乾漆(炒到冒煙盡)、桂心(各取一兩),川芎、芫花(醋炙過)、當歸尾(各取半兩),以及麝香(取一錢)。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以酒調和後吞服。

【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這兩個配方詳見於第二十四卷第六篇討論)

【歸脾湯】(該配方詳見於第二十四卷第四篇討論)

【六味地黃丸】(該配方詳見於第二十四卷第十二篇討論)

【蘆薈丸】

【阿魏膏】(這兩個配方詳見於本卷第七篇討論)

3. 婦人食癥方論第十二

婦人食癥,由臟腑虛弱,經行不忌生冷飲食,或勞傷元氣所致。陳無擇云:經不行者,宜先導之,然後固元氣為主。

愚按:前症若形氣虛弱,須先調補脾胃為主,而佐以消導。若形氣充實,當先疏導為主,而佐以補脾胃。若氣壅血滯而不行者,宜用烏藥散,散而行之。若脾氣虛而血不行者,宜用四君、芎、歸,補而行之。若脾氣鬱而血不行者,宜用歸脾湯,解而行之。若肝脾血燥而不行者,宜用加味逍遙散,清而行之。

大抵食積痞塊之症為有形。蓋邪氣勝則實,真氣奪則虛,當養正辟邪,而積自除矣。雖然,堅者削之,客者除之,胃氣未虛,或可少用。若病久虛乏者,不宜輕用。

烏藥散(方見後)

白話文:

【婦女食症的治療方式】

婦女發生食症,多是因為臟腑功能虛弱,月經期間不節制地食用生冷食物,或是過度勞累導致元氣受損所引起的。陳無擇指出:如果月經不順暢,應先疏通,再以鞏固元氣為主要目標。

個人認為,對於這種病症,如果患者體質虛弱,應先以調理和補充脾胃功能為主,輔以消化導引;若患者體質較健壯,應以疏通導引為主,同時輔以補脾胃。對於氣血阻塞導致月經不來的情況,適合使用烏藥散,幫助散開阻塞。若是脾氣虛弱導致血液運行不暢,可用四君子湯、川芎、當歸等,通過補充的方式來促進血液循環。對於脾氣鬱結導致血液不流動的,宜用歸脾湯,解除鬱結並促進血液流動。若是肝脾血燥導致月經不來,適合使用加味逍遙散,清熱解燥,使血液正常運行。

總的來說,食積和痞塊這類病症是有形的。邪氣盛則病重,正氣衰則病弱,應當養護正氣,驅逐邪氣,這樣病積自然會消除。然而,對於堅硬的病積,應當削減它,對於外來的病源,應當去除它,如果胃氣尚未虛弱,可以適量使用。但如果病程長且身體虛弱,則不宜輕易使用。

烏藥散(具體配方在後面的部分)。

4. 婦人積年血癥方論第十三

婦人積年血癥,由寒溫失節,脾胃虛弱,月經不通,相結盤牢,久則腹脅苦痛,宜用三稜煎主之。

愚按:前症多兼七情虧損,五臟氣血乖違而致。蓋氣主煦之,血主濡之,脾統血,肝藏血,故鬱結傷脾,恚怒傷肝者,多患之。腹脅作痛,正屬肝脾二經症也。竊謂羅謙甫先生云:養正積自除。東垣先生云:人以胃氣為本。治法宜固元氣為主,而佐以攻伐之劑,當以歲月求之。若欲速效,投以峻劑,反致有誤。上七症方藥,當互相參用。

白話文:

[婦女長期血疾的治療方法討論第十三]

婦女長年累月的血液疾病,多是由於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脾胃功能減弱,月經無法順利排出,久而久之在體內形成堅硬的結塊,造成腹部及脇部的疼痛。對於這種情況,建議使用三稜煎進行治療。

進一步說明,這種病症多因情緒波動、過度勞累或飲食不當等因素,使身體內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受阻所導致。氣的作用是溫暖身體,血的作用是滋潤身體,脾負責控制血液,肝負責儲存血液。因此,如果長期心情鬱悶會傷害到脾臟,易怒會傷害到肝臟,這些都會增加患病風險。腹部和脇部的疼痛,正反映出肝脾兩臟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羅謙甫先生曾說過:只要保持身體健康,病痛自然就會消失。李東垣先生也曾提到:人的健康根本在於胃氣。因此,治療此類疾病應以鞏固元氣為主,輔以適當的藥物治療,並且要有耐心,不能期望立即見效。若過度追求快速療效,使用強烈藥物,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對於以上七種病症的治療方法和藥物,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用。

5. 附方

三稜煎,治血燥血瘕,食積痰滯。

莪朮(醋浸,炒),三稜(各三兩),青皮(去白),半夏,麥芽(炒,各一兩)

上用好醋一鍾,煮乾焙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淡醋湯下。痰積薑湯下。

白話文:

【配方】三稜煎,用於治療血液乾燥、血液凝結成塊,以及食物積滯和痰液滯留。

藥材包括:以醋浸泡後炒製的莪朮,三稜(各90克),去掉內層白色部分的青皮,半夏,炒過的麥芽(各30克)。

將上述藥材用上好的醋一大杯煮至乾燥,然後烘烤研磨成粉末,再以醋和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顆,用淡醋湯送服。如果有痰積的情況,則可用薑湯送服。

6. 婦人血氣心痛方論第十四

婦人血氣心痛,由臟腑虛弱,風冷所乘。蓋心為諸臟之主,若心受傷,名真心痛,朝發夕死,夕發旦死。若心絡傷,故痛發乍輕乍甚,而成斯症也。

愚按:前症若寒邪所傷,溫散之;飲食停滯,消導之;肝火妄動,辛平之;脾氣鬱結,和解之。仍與後六症方藥同用。

白話文:

[婦人心臟血氣痛的治療方法討論第十四]

婦人心臟血氣痛的原因是因為臟腑功能衰弱,遭受風寒侵襲。心臟是所有臟器的主宰,如果心臟受損,稱為真心痛,這種情況可能早上發病晚上就死亡,或者晚上發病隔天清晨就死亡。但如果只是心臟周圍的血管受損,疼痛會時輕時重,形成這種病症。

根據我的理解:如果這種病症是由寒冷邪氣導致的,應該使用溫熱和散寒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是飲食過量或食物消化不良造成的,應該使用幫助消化的方法;如果是肝臟火氣旺盛引起的,應使用辛涼的方法平息;如果是脾氣鬱結,應該使用調和的方法來解決。以上各種情況,都可以配合後面提到的六種病症的治療方法和藥物一起使用。

7. 附治驗

一婦人久患心痛,飲食少思,諸藥到口即吐。予以為脾土虛弱,用白朮一味,同黃土炒,去土,每服一兩,以米泔煎濃,徐服少許。數日後自能大飲,用三斤余而安。

上舍孫履學長子室,素怯弱,產後患疥瘡,年餘不愈。因執喪旬月,每欲眩僕。一日感氣,忽患心脾高腫作疼,手不可按,而嘔吐不止,六脈微細。或見其形實,誤認諸痛不可補氣,乃用青皮、木香、五味、吳茱萸等藥而愈。繼復患瘧且墮胎,又投理氣行血之藥,病雖去,元氣轉脫,再投參耆補劑,不應矣,六脈如絲欲絕。迎予至,診之曰:形雖實而脈虛極,反用理氣之劑,損其真氣故也。

連投參、耆、歸、朮、附子、薑、桂二劑,間用八味丸,五日寢食漸安,六脈全復。此症若心脾疼痛時,即服此等藥,痛亦不作矣。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長期患有心臟疼痛,對飲食毫無胃口,各種藥物一到嘴邊就吐出來。我認為這是因為她的脾胃功能虛弱所致,於是隻使用一味白朮,與黃土一同炒製,去掉黃土後,每次服用一兩,用米湯濃煎,慢慢服用少量。幾天後,她便能夠大量飲食,用了超過三斤的白朮後病情得到改善。

上舍孫履學的長子媳婦,本來身體就比較虛弱,產後患上了疥瘡,一年多都未能痊癒。由於連續守喪一個月,常常感到頭暈欲倒。某天突然感覺胸口和脾髒部位腫脹疼痛,手都不敢碰,而且不停嘔吐,脈搏細弱。有人見她外觀壯實,誤以為她不能服用補氣藥物,於是使用了青皮、木香、五味、吳茱萸等藥物治療,病情有所好轉。隨後她又患上了瘧疾並導致流產,再次使用了調理氣血的藥物,雖然疾病離去,但元氣卻更為衰竭,再次使用人參等補藥,效果不佳,脈象細弱如絲,幾乎要斷絕。

我被請來診治,觀察後說:雖然外形看似壯實,但脈象卻非常虛弱,反而使用了調理氣血的藥物,損耗了她的真氣。

連續使用了含有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附子、薑、桂的藥物兩劑,偶爾使用八味丸,五天後她的睡眠和飲食逐漸恢復正常,脈象也完全回復。這個病症如果在心臟和脾髒疼痛時,立即服用這些藥物,疼痛也就不再發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