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七 (9)
卷七 (9)
1. 婦人八瘕方論第九
婦人臟腑調和,經脈循環,則月水以時,故能生子而無病。若乘外邪而合陰陽,則小腹胸脅腰背相引而痛,月事不調,陰中腫脹,小便淋瀝,面色黃黑,則瘕生矣。八瘕者,黃、青、燥、血、脂、狐、蛇、鱉是也。《千金》、《外臺》言之詳矣。
愚按:經曰:氣主煦之,血主濡之。若血不流,則凝而為瘕也。瘕者,中雖硬而忽聚忽散,多因六淫七情,飲食起居,動傷臟腑而成。當與痃癖諸症治同,慎不可復傷元氣。
桃仁煎,治血瘕。
桃仁,大黃(炒,各一兩),虻蟲(半兩,炒黑),朴硝(二兩)
白話文:
女性內臟功能協調、經絡暢通,月經就會按時來,自然就能生育且無病。如果遭受外邪入侵,導致陰陽失衡,就會出現小腹、胸脅、腰背疼痛,月經失調,陰部腫脹,小便頻頻,面色發黃發黑,這就是瘕病。瘕病分為八種:黃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鱉瘕,這在《千金方》和《外臺秘要》中都有詳細的記載。
我認為,經書上說:「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意思是氣能溫煦身體,血能滋潤身體。如果血無法正常流通,就會凝結形成瘕病。瘕病雖然摸起來堅硬,但會忽聚忽散,大多是由於六淫邪氣、七情郁結、飲食不節、起居不慎而傷害臟腑所導致。治療瘕病應該與痃癖等病症的治療方法相同,要小心謹慎,不可過度損傷元氣。
桃仁煎可以治療血瘕,方劑如下:桃仁、大黃(炒)各一兩,虻蟲(炒黑)半兩,朴硝二兩。
上為末,以醇醋一鍾,石器中煮三分,下煎三味,不住手攪,煎至可丸,下朴硝,丸桐子大。不吃晚食,五更初溫酒下五丸,日午下穢物。如未見再服,仍以調氣血藥補之。向在毗陵,一婦人小便不通,臍腹脹甚。予診之曰:此血瘕也。用前藥一服,腹痛,下血塊血水即愈。此藥猛烈太峻,氣血虛者,斟酌與之。
大硝石丸,治七癥八瘕,當用此藥去之,不令人困。
硝石(三兩),大黃(四兩),人參(一錢),甘草(八分)
上為末,苦酒一升,石器中,先入大黃煎膏,入余藥,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三日一服,宜下赤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用醇醋一碗,在石器中煮沸三刻鐘,再加入其他三味藥,不停攪拌,煎煮至可以搓成丸藥的濃稠度,加入朴硝,搓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晚上不吃饭,五更天用溫酒送服五丸,中午排出秽物。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继续服用,并配合调理气血的药物。以前在毗陵,一位婦女小便不通,腹部胀痛严重。我诊断后认为是血瘀,用上述药物一剂,她腹痛,排出了血块和血水,病就痊癒了。此药性猛烈,气血虚弱者需谨慎使用。
大硝石丸,用于治疗七癥八瘕,可以有效去除病症,不会让人感到虚弱。
硝石(三两)、大黄(四两)、人参(一钱)、甘草(八分)
将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苦酒一升,在石器中先放入大黄煎膏,再加入其他藥材,搓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汤送服,三天服一次,宜排出红色物体。
2. 婦人腹中瘀血方論第十
婦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經閉積,或產後余血未盡,或風寒滯瘀,久而不消,則為積聚癥瘕矣。
愚按:前症若鬱結傷脾,用加味歸脾湯。若恚怒傷肝,用加味逍遙散。若產後惡露,用失笑散。若肝脾虧損,用六君、柴胡,以補元氣為主。胃氣虛弱,用益氣湯加茯苓、半夏為主。大凡腹中作痛,畏手按者,此內有瘀血。若形體如常,屬病氣元氣俱實,用桃仁承氣湯直下之。
白話文:
婦女肚子裡有瘀血,可能是月經長期不通,或生產後殘留的血液沒排乾淨,或是風寒停滯造成瘀血,久久不消,就會形成積聚、癥瘕。
我認為,如果瘀血是因鬱結傷脾,可以用加味歸脾湯;如果因生氣傷肝,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如果是產後惡露,可以用失笑散;如果是肝脾虛弱,可以用六君、柴胡,以補元氣為主;如果是胃氣虛弱,可以用益氣湯加茯苓、半夏。
總之,如果肚子痛而且怕人按,就表示裡面有瘀血。如果身形看起來正常,就代表病氣和元氣都很旺盛,可以用桃仁承氣湯直接瀉下。
若痛而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此脾胃受傷,屬病氣有餘,元氣不足,用當歸散調和之。若痛而喜手按腹,形氣倦怠,飲食少思,此元氣病氣氣俱不足,用六君、炮薑、芎、歸純補之。若痛而大便不實,飲食難化,此脾胃虛寒,用六君、炮薑、肉果溫補之。若痛而作嘔少食,此脾胃虛弱,用六君、炮薑、藿香。
若痛而嘔吐不食,泄瀉,用六君加薑、桂。若兼手足逆冷,自汗,更加附子。此症多有因攻伐而致者。
白話文:
如果疼痛伴隨肢體倦怠、食慾不振、思緒不清,這是脾胃受損,屬於病氣過盛,元氣不足,可以用當歸散來調理。如果疼痛時喜歡用手按壓腹部,身體氣力不足,食慾不振、思緒不清,這是元氣和病氣都不足,需要用六君、炮薑、芎、歸來純粹補益。如果疼痛伴隨大便不成形、消化不良,這是脾胃虛寒,需要用六君、炮薑、肉果來溫補。如果疼痛伴隨噁心、食慾不佳,這是脾胃虛弱,需要用六君、炮薑、藿香。
如果疼痛伴隨嘔吐、不願進食、腹瀉,則需要在六君方中加入薑、桂。如果還伴有手腳冰冷、自汗,則需要再加入附子。這些症狀大多是由於過度治療或用藥不當引起的。
3. 附治驗
一婦人耳下腫赤,寒熱口苦,月經不調,小腹內一塊。此肝火氣滯而血凝也,用小柴胡加山梔、川芎、丹皮治之,諸症悉退。
一婦人久患腹痛,去瘀血方止,而復大痛,諸藥不納。予以為脾胃之氣虛寒,用參、朮、炮姜,丸如黍,每用數粒,津嚥下,後以二味濃煎,漸呷而愈。
桃仁丸,治瘀血不利,月水不調,發熱作渴,心腹滿急,或肚腹中作痛。
桃仁,大黃(炒,各三兩),虻蟲(炒,去翅足),水蛭(炒焦,各四十枚)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丸。空心熱酒下。
白話文:
一位婦女耳朵下方腫脹發紅,伴隨寒熱、口苦,月經不調,小腹內有一塊硬塊。這是肝火氣滯導致血液凝結,可以用小柴胡加上山梔、川芎、丹皮來治療,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另一位婦女長期腹痛,服用去瘀血的藥方後症狀暫時停止,但不久又劇烈疼痛,而且吃什麼藥都吸收不了。我認為是脾胃虛寒,所以用人參、白朮、炮姜製成丸藥,每次服用幾粒,用唾液送服,之後再用這兩種藥材濃煎服用,漸漸地就痊癒了。
桃仁丸是治療瘀血不通、月經不調、發熱口渴、心腹脹滿、腹痛的藥方。
藥方包括桃仁、大黃(炒製)、虻蟲(炒製,去掉翅膀和腳)、水蛭(炒焦)。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到六粒,空腹用熱酒送服。
4. 附方
桃仁承氣湯,治瘀血小腹急痛,大便不利,或譫語口乾,漱水不咽,遍身黃色,小便自利,或血結胸中,手不敢近腹,或寒熱昏迷,其人如狂。
桃仁(半兩),大黃(炒,二兩),甘草(二錢),肉桂(一錢)
上姜水煎,每日五更服。
白話文:
桃仁承氣湯
此方主治瘀血積聚小腹,導致劇烈疼痛,大便不通,或出現神志不清、口渴卻無法吞咽唾液、全身皮膚發黃、小便正常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血塊積聚胸腔,導致手不敢靠近腹部,或出現寒熱交替、神志昏迷,行為失常等症狀。
配方:
- 桃仁(半兩)
- 大黃(炒,二兩)
- 甘草(二錢)
- 肉桂(一錢)
用法:
將以上藥材用生薑水煎煮,每日凌晨五點服用。
加味歸脾湯,治瘀血已去,或脾經失血,小腹作痛,無寐,發熱盜汗,或脾傷不能攝血,或心脾傷痛,嗜臥少食,或憂思傷脾,血虛發熱,或肢體腫痛,大便不調,或經候不準,晡熱內熱。
加味逍遙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失笑散(方見二十卷第五論)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當歸散(方見後卷第五論)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白話文:
加味歸脾湯用於治療瘀血已去或脾經失血引起的症狀,包括小腹疼痛、失眠、發熱盜汗等。此外,它也能治療脾虛不能攝血、心脾受損導致嗜睡、食慾不振、憂思傷脾引發血虛發熱、肢體腫痛、大便失調、月經不調、下午發熱等症狀。
其他可參考的方劑包括:加味逍遙散(見《金匱要略》二十四卷第四論)、失笑散(見《金匱要略》二十卷第五論)、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見《金匱要略》二十四卷第六論)、當歸散(見《金匱要略》後卷第五論)以及小柴胡湯(見《金匱要略》二十四卷第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