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4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9)

1. 附方

十味香薷散,治伏暑身體倦怠,頭痛惡寒,或吐瀉等症。

香薷(一兩),人參,陳皮,白朮(炒),茯苓,黃耆(炒),木瓜(不犯鐵器),厚朴(薑製),扁豆,甘草(炒,各三兩)

上每服一兩,水煎。

清暑益氣湯,治長夏濕熱所蒸,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支節作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悶,小便黃數,大便溏頻,或瀉利作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

黃耆(炒),蒼朮,升麻(各一錢),人參,白朮,神麯(炒),陳皮(各五分),甘草(炙),黃柏(炒),麥門冬(去心),當歸(各三錢),葛根(二分),五味子(九粒,炒,杵),澤瀉(五分),青皮(二分)

上水煎服。

白虎湯,治胃熱作渴,暑熱尤效。又治熱厥腹滿,身難轉側,面垢譫語,不時遺溺,手足厥冷,自汗脈沉滑。

知母,石膏(各二錢),粳米(半合)

上水煎服。

人參白虎湯,治暑熱發渴,脈虛等症。

人參(一錢五分),知母(二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

上入粳米一合,水煎服。

人參益氣湯,治暑熱傷氣,四肢困倦,嗜臥少食,兩手指麻木。

黃耆(炒,八錢),甘草(七錢,內炙二錢),人參(半兩),升麻(二錢),白芍藥(炒,三錢),五味(百四十個,杵,炒),柴胡(二錢半)

上㕮咀,分作四服。

大順散,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穀不分,清濁相干,陰陽氣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

甘草(炒),乾薑(炮),杏仁(去皮尖,炒),桂(去皮)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湯點服。

消暑丸,治傷暑發熱頭疼,或嘔吐泄瀉,二便不分。

半夏,甘草(炒),茯苓(各半斤)

上為末,生薑汁和丸桐子大。每五十丸,水下。《易簡方》,薑汁、好醋煮半夏末,作糊丸服。

姜附湯,治霍亂轉筋,手足厥冷,汗出嘔逆,腹痛,脈欲絕者。

乾薑(炮,一兩),附子(一個,生用)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通脈四逆湯,治霍亂惡寒,腹痛身冷,自汗,脈沉微如欲絕。

吳茱萸(二兩,炒),附子(炮,一兩),桂心,通草,細辛,白芍藥(炒),甘草(炙,各半兩),當歸(三錢)

上每服四錢,水酒生薑煎。如不應,更加倍服之,以效為度。

半夏解毒湯,治一切暑熱毒,五心煩躁,口舌咽乾。

黃柏(炒),黃芩(炒),山梔子(炒),半夏(等分)

上每服五錢,水煎。

六和湯,治冒暑伏熱,煩悶,霍亂轉筋,吐瀉,寒熱交作,頭目昏痛,嗜臥倦怠,小便赤澀,不問胎產,並服之。

縮砂,半夏(湯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參,甘草(炙,各一兩),赤茯苓,藿香,木瓜(各二兩),白扁豆(薑汁略炒),香薷,厚朴(薑製,各四兩)

上每服一兩,薑棗水煎服。

益元散,治中暑身熱,小便不利,或發熱體痛,口乾作渴。

滑石(六兩),甘草(微炒,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加蜜少許,湯水任下。

二陳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五論)

來復丹

五苓散(二方見二十一卷第十論)

竹葉石膏湯(方見十三卷第十論)

白話文:

[附方]

十味香薷散:適用於夏季伏天感到疲倦乏力,有頭痛、怕冷,或是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香薷(一兩)、人參、陳皮、炒白朮、茯苓、炒黃耆、木瓜(處理時勿使用鐵器)、薑製厚朴、扁豆、炒甘草(各三兩)。每次取一兩,用水煎煮服用。

清暑益氣湯:適用於夏季濕熱導致四肢無力,精神不濟,活動力減退,胸口悶痛,呼吸困難,關節疼痛,或是呼吸急促,身體燥熱,心情煩躁,胸口脹悶,尿色黃且頻繁,大便稀軟,或是有拉肚子、口渴,食慾不振,容易出汗,全身沉重等症狀。

炒黃耆、蒼朮、升麻(各一錢)、人參、白朮、炒神麯、陳皮(各五分)、炙甘草、炒黃柏、麥門冬(去心)、當歸(各三錢)、葛根(二分)、炒五味子(九粒)、澤瀉(五分)、青皮(二分)。用水煎煮服用。

白虎湯:適用於胃熱導致口渴,對於暑熱特別有效。也適用於熱厥導致腹部脹滿,翻身困難,臉色污垢,胡言亂語,不時失禁,手腳冰冷,自汗,脈搏沉滑。

知母、石膏(各二錢)、粳米(半合)。用水煎煮服用。

人參白虎湯:適用於暑熱導致口渴,脈搏虛弱等症狀。

人參(一錢五分)、知母(二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加入一合粳米,用水煎煮服用。

人參益氣湯:適用於暑熱傷氣,四肢疲倦,愛睡且食慾不振,手指麻木。

炒黃耆(八錢)、炙甘草(七錢,其中二錢要炒過)、人參(半兩)、升麻(二錢)、炒白芍藥(三錢)、五味子(一百四十顆,搗碎後炒)、柴胡(二錢半)。切碎後,分為四次服用。

大順散:適用於夏季受熱,飲水過多,脾胃受潮濕影響,食物與水分無法區分,清濁混雜,陰陽氣逆,導致霍亂嘔吐,臟腑運作失調。

炒甘草、炮乾薑、去皮尖杏仁、去皮桂。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至三錢,用水沖服。

消暑丸:適用於暑熱導致頭痛發燒,或嘔吐、腹瀉,二便混亂。

半夏、炒甘草、茯苓(各半斤)。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和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水送下。

姜附湯:適用於霍亂導致肌肉抽搐,手腳冰冷,大量出汗,嘔吐,腹痛,脈搏微弱。

炮乾薑(一兩)、生附子(一個)。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服用。

通脈四逆湯:適用於霍亂導致怕冷,腹痛,全身冰冷,自汗,脈搏極微。

炒吳茱萸(二兩)、炮附子(一兩)、桂心、通草、細辛、炒白芍藥、炙甘草、當歸(各半兩)。每次服用四錢,用水酒薑煎煮。若無效,可加倍服用,直至有效為止。

半夏解毒湯:適用於所有暑熱毒素,心煩意亂,口舌咽乾。

炒黃柏、炒黃芩、炒山梔子、半夏(份量相同)。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

六和湯:適用於夏季受熱,煩悶,霍亂導致肌肉抽搐,嘔吐,腹瀉,寒熱交替,頭痛眼花,嗜睡倦怠,小便紅澀,無論是否懷孕,皆可服用。

縮砂、湯泡七次半夏、去皮尖杏仁、人參、炙甘草(各一兩)、赤茯苓、藿香、木瓜(各二兩)、薑汁炒白扁豆、香薷、薑製厚朴(各四兩)。每次服用一兩,用薑棗水煎煮服用。

益元散:適用於中暑導致身體發熱,小便不暢,或是發燒,身體疼痛,口乾舌燥。

滑石(六兩)、微炒甘草(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少量蜂蜜,用湯水送下。

二陳湯:詳見第二十四卷第五論。

來復丹

五苓散:詳見第二十一卷第十論。

竹葉石膏湯:詳見第十三卷第十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