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4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8)

1. 附方

人參安胃散,治脾胃虛熱,嘔吐泄瀉,或飲食不入。

人參(一錢),黃耆(炒,二錢),生甘草,炙甘草(各五分),白芍藥(七分),白茯苓(四分),陳皮(三分),黃連(炒,二分)

上水煎服。

六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逍遙散

十全大補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六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藿香正氣散(方見二十四卷第九論)

白話文:

【配方】人參安胃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過熱,症狀包含嘔吐、腹瀉,或是無法進食。

所需藥材:人參(約3克),黃耆(炒過,約6克),生甘草與炙甘草(各約1.5克),白芍藥(約2.1克),白茯苓(約1.2克),陳皮(約0.9克),黃連(炒過,約0.6克)。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方劑:

六君子湯(詳細內容可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六章的討論)

加味逍遙散

十全大補湯(這兩個方子可以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四章的討論)

六味丸(可在第二十四卷第十一章找到具體內容)

藿香正氣散(詳細內容可參考第二十四卷第九章)

2. 婦人霍亂方論第二

論曰:嘔吐而利者,名霍亂也。因腸胃虛弱,飲食過度,觸冒風冷,清濁相干所致。或先腹痛而吐,或先吐而痛,或吐利並作,當分寒熱而治之。飲冷者,五苓散。飲湯者,理中丸。四肢逆冷,脈微細者,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中暑霍亂,煩渴飲冷,轉筋者,用香薷散。脈浮洪者易治,微遲者難治。

愚按:賈元良先生云: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胞絡之經。其症頭疼口乾,面垢自汗,倦怠少氣,或背寒惡熱,甚者迷悶不省,或霍亂吐利,嘔痰腹痛,或下血發黃生斑等症,治法清心火利小便為主。若自汗熱甚,用白虎湯。若頭疼惡寒,用十味香薷散。

泄瀉煩渴,飲水吐逆,用五苓散。熱甚煩渴,用益元散清之。若表解裡熱甚者,用黃連解毒湯。脈微下利,作渴喜溫,或厥冷不省人事,宜竹葉石膏湯,加熟附半枚冷飲,次以來復丹、五苓散治之。故東垣云:脾胃虛弱,遇夏月淫雨,身重短氣,甚則四肢痿軟,腳欹眼黑,當滋肺氣,以補水之源。是以五月常服五味子、人參、麥門冬之劑,為熱傷元氣故耳,丹溪所謂夏月伏陰在內也。

蓋人之腹屬地,已月六陽盡出於地之上矣,是人之陽氣亦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而腹中之陽虛矣。又加以涼臺水館,大扇風車,寒泉水果,冰涼之物,自內及外,不用溫熱,病所由生。陳無擇云:凡中暍切不得用冷藥,惟用溫養,得冷即死。道途無湯,即以熱土熨臍中,溺以熱尿即蘇,概可見矣。

《內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難經》云:傷暑得之為正邪,火自病也,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傷寒論》曰:太陽中暍者,身熱疼痛而脈微弱,或發熱惡寒而脈微細芤遲。大抵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而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故先哲立法,夏月宜補,良有以也,前症若內有所積,外有所感,用二陳湯加減治之。

或蘿蔔子搗碎,服而吐之。若飲米湯即死云云,同前論。若轉筋不住,男子以手挽陰,女子以手牽乳近兩邊,此《千金》妙法也。乾霍亂不得升降,死在須臾。當以鹽湯吐之,後以二陳湯加川芎、蒼朮、防風、白芷,姜煎服。若登圊而不通,加枳殼。若食瓜果飲冷,乘風霍亂,用六和湯,倍加藿香。

凡中暑而亡者,皆因元氣虛弱而暑熱乘之,以致泄瀉,陽氣暴脫,實為陰寒之症。宜急補其陽,庶得保生,緩則不救。其他執為暑熱,投以寒藥,鮮不誤事。愚皆以回陽固本之方,繼之於後。

白話文:

[婦女霍亂治療方法討論第二]

解釋說:有嘔吐且伴隨腹瀉的情況,這被稱為霍亂。這是由腸胃功能薄弱,飲食過量,遭遇冷風,導致身體的清濁失調所引起的。有的先出現腹痛然後嘔吐,有的先嘔吐然後腹痛,有的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應根據病情的寒熱程度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喜歡喝冷水,可用五苓散;如果喜歡喝熱湯,可用理中丸。如果四肢冰冷,脈搏細微,應該使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對於中暑的霍亂,伴有煩渴想喝水,肌肉抽搐的情況,應該使用香薷散。脈搏浮洪的人容易治療,脈搏微遲的人難以治療。

愚按:賈元良先生認為:暑熱是因為身體內的火氣過旺,夏季時人體感受到這種影響,從口齒進入,傷害到心臟和血液循環系統。其症狀包括頭痛,口乾,面部污垢,自汗,疲倦乏力,或者背部寒冷,怕熱,嚴重的會意識模糊,或者出現霍亂,嘔吐,腹瀉,嘔吐痰液,腹痛,或者出血,黃疸,皮膚出現斑點等症狀。治療方法主要是清心火,利小便。如果汗多且熱,可以用白虎湯。如果頭痛,怕冷,可以用十味香薷散。

腹瀉,煩渴,喝水後反胃,可以用五苓散。熱度高,煩渴,可以用益元散來降溫。如果表症消失,裡熱加重,可以用黃連解毒湯。脈搏微弱,腹瀉,口渴,喜暖,或者四肢厥冷,昏迷不醒,可以考慮用竹葉石膏湯,加入熟附子半枚,冷飲,然後再服用來復丹,五苓散。因此東垣說:脾胃虛弱,夏季遇到連綿的雨季,人體會感到沉重,呼吸短促,甚至四肢軟弱,腳部傾斜,眼睛發黑,應該滋潤肺氣,補充水源。因此五月常服用五味子,人參,麥門冬等藥物,這是因為熱度傷害了元氣,也就是丹溪所說的夏季潛藏的陰寒在體內。

人體的腹部屬地,六月份,六個陽氣都已經從地面上升,這意味著人體的陽氣也會浮在肌膚表面,散在皮毛上,而腹部的陽氣已經虛弱。再加上涼亭水閣,大風扇,冷泉水果,冰涼的食物,從內到外都不使用溫熱的東西,疾病就由此產生。陳無擇說:所有中暑的人,都不能用冷藥,只能用溫養的方式,如果用了冷藥就會死亡。在路上沒有熱湯,可以將熱土放在肚臍上,或者用熱尿,就能恢復,這可以說明問題。

《內經》說:脈搏虛弱,身體發熱,是因為中暑。《難經》說:中暑是因為正邪相鬥,火氣自發,會對臭味敏感,其症狀是身體發熱,煩躁,心痛,脈搏浮大而散。《傷寒論》說:太陽中暍的人,身體疼痛,脈搏微弱,或者發熱,怕冷,脈搏微細遲緩。總的來說,寒氣傷害身體,熱氣傷害氣息。如果只傷害氣息而不傷害身體,那麼氣息就會消散,脈搏就會虛弱。所以先賢制定的法律,夏季應該補充營養,是有道理的。前面提到的症狀,如果體內有積滯,體外有感染,可以用二陳湯加減治療。

或者用蘿蔔子搗碎,服下後嘔吐。如果喝米湯就會死亡,和前面的討論一樣。如果肌肉抽搐不止,男性可以握住生殖器,女性可以拉住乳房兩側,這是《千金》的妙法。乾霍亂不能升降,很快就會死亡。應該用鹽水催吐,然後用二陳湯加川芎,蒼朮,防風,白芷,薑煎服。如果上廁所不通,可以加枳殼。如果吃瓜果,喝冷飲,在風中引起霍亂,可以用六和湯,加倍使用藿香。

所有因中暑而死亡的人,都是因為元氣虛弱,暑熱趁機入侵,導致腹瀉,陽氣突然流失,實際上是陰寒的病症。應該急補陽氣,才能保住生命,否則就無法救治。其他的人堅持認為是暑熱,投以寒藥,很少不誤事。我都以回陽固本的方法,作為後續治療。]

3. 附治驗

進士李通甫之內,冬間開衣箱,其內衣裳乃夏月所曬者,開時覺暑氣所侵,良久患霍亂,足指足跟俱轉筋甚惡,自分必死。用香薷飲一劑,急煎下咽即愈。

加減理中丸,治肚腹疼痛,手足逆冷,飲食不入等症。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杵勻,每兩作五丸。每服一丸,白湯化下。嘔吐加枳殼,泄瀉加乾薑,吐瀉乾嘔加半夏,體冷微汗腹寒加炮附子,水煎服。

四順附子湯,治霍亂吐利腹痛,手足厥冷,脈微絕。(方見八卷十一論)

四逆湯加豬膽汁,名四逆豬膽汁湯。

甘草(三兩),乾薑(三兩),附子(一枚,生)

上每服五錢,水煎,入豬膽汁半合,作二服。

香薷散,治吐利腹疼,發熱頭痛,或霍亂轉筋拘急。

香薷(二錢),白扁豆,厚朴(薑製),茯苓(各三錢)

上水煎冷服,連進二三劑。加黃連,名黃連香薷飲。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進士李通甫的妻子,在冬天打開衣櫃時,裡面拿出的衣物是夏天曬過的,她感覺到一股暑氣撲面而來,不久後便開始感到嚴重的霍亂症狀,雙腳手指和腳跟都劇烈抽筋,痛苦不堪,她以為自己這次難逃一劫。然而,在服用了一劑香薷飲後,病情迅速好轉,緊急煎煮吞服後,病情就得到了緩解。

[加減理中丸],可用於治療肚子疼痛、手腳冰冷、無法進食等症狀。

所需藥材: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取等量)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再與煉製的蜂蜜混合均勻,每兩克藥粉做成五顆藥丸。每次服用一丸,以熱水溶解後服用。若出現嘔吐,可加入枳殼;如遇腹瀉,則添加乾薑;若是吐瀉且伴隨乾嘔,應加入半夏;如果體溫偏低、有微汗且腹部寒冷,則應加入炮附子,將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四順附子湯],可用於治療霍亂引發的嘔吐、腹瀉、腹痛以及手腳冰冷、脈搏微弱等症狀。(此方詳細內容可見於第八卷第十一論)

在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入豬膽汁,便成為了四逆豬膽汁湯。

所需藥材:甘草(三兩)、乾薑(三兩)、附子(一枚,生)

每次服用時取五錢藥材,用水煎煮,加入半合豬膽汁,分兩次服用。

[香薷散],可用於治療嘔吐、腹瀉、腹部疼痛、發燒、頭痛,或是霍亂導致的抽筋和肌肉緊繃。

所需藥材:香薷(二錢)、白扁豆、厚朴(薑製)、茯苓(各三錢)

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待涼後服用,連續服用二至三劑。若加入黃連,則稱為黃連香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