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七 (2)
卷七 (2)
1. 附方
人參安胃散,治脾胃虛熱,嘔吐泄瀉,或飲食不入。
人參(一錢),黃耆(炒,二錢),生甘草,炙甘草(各五分),白芍藥(七分),白茯苓(四分),陳皮(三分),黃連(炒,二分)
上水煎服。
六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逍遙散
白話文:
人參安胃散
功效: 治療脾胃虛熱,出現嘔吐腹瀉,或食慾不振等症狀。
組成:
- 人參:1錢
- 黃耆:2錢(炒製)
- 生甘草:5分
- 炙甘草:5分
- 白芍藥:7分
- 白茯苓:4分
- 陳皮:3分
- 黃連:2分(炒製)
用法: 以上藥材用水煎服。
其他參考方劑:
- 六君子湯:方劑見於《傷寒論》二十四卷第六論。
- 加味逍遙散:方劑詳見其他資料。
注:
- 錢、分為古代重量單位,現代醫藥使用克或毫克為單位。
- 以上藥方僅供參考,實際使用應遵醫囑。
十全大補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六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藿香正氣散(方見二十四卷第九論)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一種用來滋補身體、增強免疫力和改善健康狀況的藥物。它由多種草本植物組成,包括人參、黃耆、當歸等。 六味丸:一種用來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藥物。它主要含有鹿茸、肉蓯蓉、淫羊藿等成分。
藿香正氣散:一種用來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物。它含有多種草本植物,如藿香、半夏、茯苓等,可以幫助消化、減輕腹痛和嘔吐症狀。
2. 婦人霍亂方論第二
論曰:嘔吐而利者,名霍亂也。因腸胃虛弱,飲食過度,觸冒風冷,清濁相干所致。或先腹痛而吐,或先吐而痛,或吐利並作,當分寒熱而治之。飲冷者,五苓散。飲湯者,理中丸。四肢逆冷,脈微細者,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中暑霍亂,煩渴飲冷,轉筋者,用香薷散。脈浮洪者易治,微遲者難治。
愚按:賈元良先生云: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胞絡之經。其症頭疼口乾,面垢自汗,倦怠少氣,或背寒惡熱,甚者迷悶不省,或霍亂吐利,嘔痰腹痛,或下血發黃生斑等症,治法清心火利小便為主。若自汗熱甚,用白虎湯。若頭疼惡寒,用十味香薷散。
白話文:
嘔吐伴隨腹瀉,稱為霍亂,是由於腸胃虛弱、飲食過度、受寒風侵襲、寒熱失調所引起。可能先腹痛後嘔吐,或先嘔吐後痛,也可能嘔吐腹瀉同時發生,應根據寒熱症狀分別治療。如果喝了冷水引起霍亂,可以用五苓散。如果喝了熱湯引起霍亂,可以用理中丸。四肢冰冷、脈搏微細,可以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中暑引起的霍亂,伴隨口渴想喝冷水、抽筋,可以用香薷散。脈搏浮大易治,脈搏細弱難治。
賈元良先生認為,暑氣是心火旺盛所致。夏季人們容易受到暑氣影響,暑氣從口腔進入,損傷心臟和胞絡經脈。症狀包括頭痛口乾、面部發黑出汗、疲倦氣短,或背部發涼怕熱,嚴重者神志不清,或出現霍亂嘔吐腹瀉、嘔吐痰液腹痛,或下血、皮膚發黃、起斑點等。治療以清心火、利小便為主。如果出汗多、發熱嚴重,可以用白虎湯。如果頭痛怕冷,可以用十味香薷散。
泄瀉煩渴,飲水吐逆,用五苓散。熱甚煩渴,用益元散清之。若表解裡熱甚者,用黃連解毒湯。脈微下利,作渴喜溫,或厥冷不省人事,宜竹葉石膏湯,加熟附半枚冷飲,次以來復丹、五苓散治之。故東垣云:脾胃虛弱,遇夏月淫雨,身重短氣,甚則四肢痿軟,腳欹眼黑,當滋肺氣,以補水之源。是以五月常服五味子、人參、麥門冬之劑,為熱傷元氣故耳,丹溪所謂夏月伏陰在內也。
白話文:
腹瀉、口渴,喝水就吐,可用五苓散。如果熱症嚴重,口渴難耐,可用益元散清熱。若是外感消失,但內熱很重,則可用黃連解毒湯。脈象微弱、腹瀉、口渴喜溫水,或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宜用竹葉石膏湯,並加入熟附子半枚冷服,之後再用來復丹和五苓散治療。古人說:脾胃虛弱,遇到夏季淫雨,身體沉重氣短,嚴重時四肢無力、腳軟、眼黑,應滋養肺氣,以補水源。因此,五月常服用五味子、人參、麥門冬,是為了暑熱傷損元氣,正如丹溪所言,夏季伏陰藏於內也。
蓋人之腹屬地,已月六陽盡出於地之上矣,是人之陽氣亦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而腹中之陽虛矣。又加以涼臺水館,大扇風車,寒泉水果,冰涼之物,自內及外,不用溫熱,病所由生。陳無擇云:凡中暍切不得用冷藥,惟用溫養,得冷即死。道途無湯,即以熱土熨臍中,溺以熱尿即蘇,概可見矣。
《內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難經》云:傷暑得之為正邪,火自病也,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傷寒論》曰:太陽中暍者,身熱疼痛而脈微弱,或發熱惡寒而脈微細芤遲。大抵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而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故先哲立法,夏月宜補,良有以也,前症若內有所積,外有所感,用二陳湯加減治之。
白話文:
人體的腹部屬陰,到了六月,陽氣都已上升到地表,因此人體的陽氣也浮於肌膚表面,散佈於皮毛,而腹部內的陽氣則變得虛弱。再加上涼亭水榭、大扇風車、寒泉水果等冰冷之物,從內到外都感受著寒涼,不使用溫熱之物,疾病就很容易產生。陳無擇說:凡是中暑,絕對不能用冷藥,只能用溫和的藥物來滋養身體,一旦接觸到寒涼,就會致命。在旅途中沒有熱水,就用熱土熨燙肚臍,用熱尿灌洗也能使人甦醒,這些都是可以見證的。
《內經》說:脈象虛弱而身體發熱,是因為暑熱的傷害。《難經》說:暑熱傷害身體,屬於正邪交戰,火氣從內而生,患者會感到惡臭,身體發熱煩躁,心痛,脈象浮大而散亂。《傷寒論》說:太陽中暑者,身體發熱疼痛,脈象微弱,或發熱怕冷,脈象微細而遲緩。總之,寒邪傷人體的形,暑熱傷人體的氣。如果傷了氣而沒有傷到形,就會導致氣消散而脈象虛弱。所以古人制定了夏季應該補氣的原則,是有道理的。如果上述症狀是因內積外感所致,可用二陳湯加減治療。
或蘿蔔子搗碎,服而吐之。若飲米湯即死云云,同前論。若轉筋不住,男子以手挽陰,女子以手牽乳近兩邊,此《千金》妙法也。乾霍亂不得升降,死在須臾。當以鹽湯吐之,後以二陳湯加川芎、蒼朮、防風、白芷,姜煎服。若登圊而不通,加枳殼。若食瓜果飲冷,乘風霍亂,用六和湯,倍加藿香。
凡中暑而亡者,皆因元氣虛弱而暑熱乘之,以致泄瀉,陽氣暴脫,實為陰寒之症。宜急補其陽,庶得保生,緩則不救。其他執為暑熱,投以寒藥,鮮不誤事。愚皆以回陽固本之方,繼之於後。
白話文:
可以服用蘿蔔子搗碎後,催吐。如果喝了米湯就會死,這和之前所說的一樣。如果抽筋不停,男人就用手拉住陰囊,女人就用手拉住乳房往兩邊,這是《千金方》中的妙法。乾霍亂無法升降,很快就會死亡。應該用鹽湯催吐,之後再用二陳湯加入川芎、蒼朮、防風、白芷,用薑煎服。如果上廁所無法排便,就加入枳殼。如果吃了瓜果喝了冷飲,又吹到風而導致霍亂,就用六和湯,加倍藿香。
所有中暑而死的人,都是因為元氣虛弱,暑熱乘虛而入,導致腹瀉,陽氣突然消失,實際上是陰寒的症狀。應該馬上補充陽氣,才有可能保住性命,拖延時間就無濟於事。其他一些人堅持認為是暑熱,用寒涼藥物治療,很少不犯錯誤。我則用回陽固本的方法,在後面列出。
3. 附治驗
進士李通甫之內,冬間開衣箱,其內衣裳乃夏月所曬者,開時覺暑氣所侵,良久患霍亂,足指足跟俱轉筋甚惡,自分必死。用香薷飲一劑,急煎下咽即愈。
加減理中丸,治肚腹疼痛,手足逆冷,飲食不入等症。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杵勻,每兩作五丸。每服一丸,白湯化下。嘔吐加枳殼,泄瀉加乾薑,吐瀉乾嘔加半夏,體冷微汗腹寒加炮附子,水煎服。
白話文:
進士李通甫家中,冬天打開衣箱時,裡面的衣裳是夏天曬過的,打開時感覺暑氣侵襲,過了很久就患上霍亂,腳趾腳跟都抽筋非常嚴重,他自己覺得必死無疑。服用香薷飲一劑,急著煎好喝下去就痊癒了。
加減理中丸,用於治療肚子疼痛、手腳冰冷、吃不下東西等症狀。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等份)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勻,每兩藥粉做成五粒丸藥。每次服用一粒,用白開水送服。如果嘔吐,加枳殼;如果腹瀉,加乾薑;如果吐瀉兼乾嘔,加半夏;如果身體冰冷、微微出汗、肚子寒涼,加炮附子,用水煎服。
四順附子湯,治霍亂吐利腹痛,手足厥冷,脈微絕。(方見八卷十一論)
四逆湯加豬膽汁,名四逆豬膽汁湯。
甘草(三兩),乾薑(三兩),附子(一枚,生)
上每服五錢,水煎,入豬膽汁半合,作二服。
香薷散,治吐利腹疼,發熱頭痛,或霍亂轉筋拘急。
香薷(二錢),白扁豆,厚朴(薑製),茯苓(各三錢)
白話文:
四順附子湯用於治療霍亂導致的嘔吐腹瀉、腹痛,以及手腳冰冷、脈象微弱甚至消失的情況。這個方子在八卷十一論中可以找到。四逆湯加入豬膽汁後,稱為四逆豬膽汁湯。
配方包括甘草三兩、乾薑三兩、附子一枚(生)。每次服用五錢,水煎後加入半合豬膽汁,分兩次服用。
香薷散用於治療嘔吐腹瀉、腹痛、發熱頭痛,以及霍亂導致的抽筋痙攣。配方包括香薷二錢、白扁豆、厚朴(薑製)、茯苓各三錢。
上水煎冷服,連進二三劑。加黃連,名黃連香薷飲。
白話文:
把藥材放在水上煮熟後冷卻再服用,連續服用兩三次。如果再加上黃連,就叫做「黃連香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