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回本書目錄

1. 卷七

2. 婦人嘔吐方論第一

婦人嘔吐,良由脾胃不調,外邪乘之,或胃中虛冷,或胃口有熱,或中脘停痰,或胃經血弱。治法,胃冷者,丁香散、理中丸。胃熱者,小柴胡湯、竹茹湯。胃虛者,藿香正氣散。停痰者,半夏茯苓湯、二陳湯。血虛者,十全大補湯加陳皮、半夏、藿香。

愚按:東垣先生云:前症內有故寒與新谷俱入於胃,新故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補手太陰,瀉足少陰。又云:胃因氣逆為噦。夫嘔吐噦者,俱屬於胃,以其氣血多少為異耳。如嘔者,陽明也,陽明多血多氣,故有聲有物,血氣俱病也。仲景云:嘔多雖有陽明症,慎不可下。

孫真人云:嘔家多服生薑,為嘔家之聖藥也。氣逆者,必散之,故以生薑為主。吐者,太陽也,太陽多血少氣,故有物無聲,為血病也。有食入則吐,以橘皮去白主之。噦者,少陽也,多氣少血,故有聲無物,乃氣病也,以薑製半夏為主。若脾胃虛弱,寒邪所客,飲食所傷也,用六君子、丁香、藿香、生薑之類。

若胃中有熱,膈上有痰,用二陳、山梔、黃連、生薑。若久病胃虛,嘔而不納穀者,用生薑、參、朮、黃耆、香附之類。亦有痰膈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氣逆而嘔者,有氣鬱於胃口,有食滯於心肺之分而復出者,有胃口有火與痰而嘔者。若注船大吐渴飲水者,沖童便飲之最妙,前論云:血不歸源而嘔,用十全大補湯。

誠發前人之未發,愚常用屢效。(此論與王安道先生《溯洄集》所論少異,仍宜參看之。)

白話文:

【婦女嘔吐治療討論】

婦女出現嘔吐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脾胃功能失調,外來的邪氣趁虛而入,或是胃部虛寒,或是胃中有熱,或是胃脘部位有痰積聚,或是胃部循環的血液不足。治療方法如下:若是胃部虛寒,可用丁香散、理中丸;若是胃中有熱,可用小柴胡湯、竹茹湯;若是胃虛,可用藿香正氣散;若是痰積,可用半夏茯苓湯、二陳湯;若是血液不足,可用十全大補湯加陳皮、半夏、藿香。

東垣先生指出:此症狀可能由於胃部有舊寒,同時又有新進的食物進入,導致真邪相攻,氣機逆行,從胃部反出,形成噁心感。需補充手太陰肺經的氣血,排解足少陰腎經的邪氣。又說:胃部氣機逆行會產生噁心感。嘔吐和噁心都和胃部有關,差別在於其氣血的狀態。例如,陽明經多血多氣,所以嘔吐時會有聲音且有物質,表示血氣皆受影響。張仲景說:即使有陽明經的症狀,但嘔吐頻繁時,切記不可使用下法。

孫真人提到:嘔吐的人多服用生薑,生薑被視為治療嘔吐的聖藥。當氣機逆行,必須散除,因此以生薑為主要藥材。太陽經多血少氣,所以嘔吐時只有物質而無聲音,表示血液問題。若有食物一進口就吐出的情況,可以使用去白的橘皮作為主藥。噁心感是少陽經的問題,此經多氣少血,所以噁心時只有聲音而無物質,表示氣問題,以薑製半夏為主藥。若脾胃虛弱,受到寒邪侵襲,或飲食造成傷害,可用六君子湯、丁香、藿香、生薑等藥物。

若胃中有熱,膈膜上有痰,可用二陳湯、山梔、黃連、生薑。若長期生病導致胃虛,嘔吐且無法攝取食物,可用生薑、人參、白朮、黃耆、香附等藥物。也可能有痰阻塞中焦,食物無法順利下嚥;或氣機逆行導致嘔吐;或氣鬱在胃口;或食物滯留在心肺部分再反出;或胃口有火與痰導致嘔吐。若在船上大量嘔吐且口渴想喝水,喝些童子尿是最妙的方法,前人理論指出:血液無法回歸原位導致嘔吐,可用十全大補湯。

這理論發揚了前人的觀點,我常使用,效果顯著。(本理論與王安道先生在《溯洄集》中的討論略有不同,建議參閱比較。)

3. 附治驗

太守陽山之內,素善怒,胸膈不利,吐痰甚多,吞酸噯腐,飲食少思,手足發熱數年矣。所服非芩、連、枳實,必檳、蘇、厚朴。左關弦洪,右關弦數。此肝火血燥,木乘土位,朝用六味地黃丸,以滋養肝木;夕用六君、歸、芍,以調補脾土而愈。乙巳夏,因大怒,吞酸噯腐,胸腹脹滿,或用二陳、石膏治之,吐涎如湧,外熱如灼,脈洪大,按之如無。余曰:此脾胃虧損,虛陽發越於外,脾敗而涎泛出也。

用六君加薑、桂一鍾,即睡覺而諸症如失,又數劑而康。

先太宜人飲食後,聞外言忤意,嘔吐酸水,內熱作渴,惟飲冷水,氣口脈大而無倫,面色青赤,此肝脾鬱火。投之以藥,入口即吐,第三日吐宿食,第七日吐酸黃水,十一日吐苦水,脈亦洪大,仍喜飲冷。以黃連煎湯,冷飲少許。至二十日加白朮、茯苓,二十五日加陳皮,二十七日加當歸、炙草,至六十日始進米飲半盞,漸進薄粥,調理即痊。

一婦人食後因怒,患瘧嘔吐,用藿香正氣散而愈。後復怒吐痰,狂言熱熾,胸脅脹痛,手按少得,脈大無倫,按之微細,此屬肝脾二經血虛,以加味逍遙散加熟地,川芎二劑,脈症頓退,再用十全大補湯而安矣。

府庠沈姬文母,患脾虛中滿,痰嗽發熱,又食濕面冷茶,吞酸嘔吐絕食,誤服芩、連、青皮等藥,益加寒熱,口乾流涎不收,聞食則嘔,數日矣。迎治。余曰:脾主涎,此脾虛不能約制也。欲用人參安胃散。惑於眾論,以為胃經實火宿食治之,病日增劇。忽思冬瓜,食如指甲一塊,頓發嘔吐酸水不止,乃服前藥愈劇。

復邀視之,則神脫脈絕瀕死矣,惟目睛尚動。余曰:寒淫於內,治以辛熱,然藥不能下矣。急用鹽艾、附子,炒熱熨臍腹,以散寒回陽。又以口氣補接母口之氣。又以附子作餅,熱貼臍間。時許神氣少生。以參、朮、附子為末,仍以是藥加陳皮煎膏為丸如粟米大,入五七粒於口,隨津液嚥下,即不嘔。二日後,加至十粒,諸病少退,其涎不止。

五日後,漸服前劑一二匙,胃氣少復,乃思粥飲,後投以參、術等藥,溫補脾胃,五十餘劑而愈。

丁香散,治脾胃氣弱嘔吐,水穀不入。

丁香,白朮,縮砂,草果(各三錢),人參(一兩),當歸,白豆蔻,藿香,甘草(各半兩,炒),橘皮(三分),神麯(炒),訶子(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

竹茹湯,治胃熱嘔吐。

乾葛(二錢),半夏(薑製,三錢),甘草(五分),竹茹(一彈子大)

上薑棗水煎服。

許學士先生云:胃熱者,手足心熱也。政和中,一宗人病傷寒,得汗身涼數日,忽嘔吐,藥食不下,用丁香、藿香、滑石等藥,下咽即吐。余曰:此正汗後餘熱留胃脘,正宜竹茹湯。用之即愈。

許仁則半夏丸,治胃冷嘔逆不食。

半夏(洗去滑,一斤),小麥面(一斤)

上水和丸如彈子大,水煮熟。初服三四丸,二服加至十四五丸,旋煮間服。

七味人參丸,服前丸不應,可服此藥。

人參,白朮(各五兩),厚朴(薑製),細辛(各四兩),生薑,橘皮(三兩),桂心(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米飲下十丸,漸加至二十丸。

清金丸,治嘔吐不已。

硫黃(二錢),水銀(一錢)

上入銚內,慢火化,以木片撥炒成砂,研至黑,不見白星,薑汁糊丸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太守住在陽山內,平時容易生氣,胸部和膈肌部位不舒暢,常大量吐痰,胃酸反流,對食物的慾望減弱,手腳持續發熱多年。他服用的藥物不是黃芩、黃連、枳實,就是檳榔、紫蘇、厚朴。他的左脈弦洪,右脈弦數。這是由於肝火旺盛,血液乾燥,肝氣過盛影響脾胃,早晨服用六味地黃丸來滋養肝臟;晚上則服用六君子湯、當歸、白芍,調理補充脾臟功能,從而痊癒。

在乙巳年的夏天,他因為大怒,再次出現胃酸反流,胸腹脹滿,有人建議他使用二陳湯、石膏來治療,結果導致他嘔吐大量唾液,體表熱度高到像被灼燒,脈搏洪大,但輕按卻感覺不到。我說:這是脾胃功能損耗,虛假的陽氣在體表爆發,脾臟衰弱導致口水過多。

服用六君子湯加上薑和肉桂一杯,他立刻入睡且所有症狀消失,再服用幾劑後身體康復。

一位貴婦人在飯後因生氣,患了瘧疾並嘔吐,使用藿香正氣散後痊癒。後來再度因生氣嘔吐痰液,並且狂躁,胸部和肋骨疼痛,按壓後稍微緩解,脈搏大而無序,屬於肝脾二經血虛。服用加味逍遙散加上熟地、川芎兩劑後,症狀迅速改善,再使用十全大補湯後病情穩定。

有位婦女在飯後因生氣患了瘧疾並嘔吐,使用藿香正氣散後痊癒。後來她再度因生氣而嘔吐痰液,並有狂躁和高熱,胸部和肋骨疼痛,按壓後稍有緩解,脈搏大而無序,但輕按卻微細,屬於肝脾二經血虛。服用加味逍遙散加上熟地,川芎兩劑後,症狀迅速改善,再使用十全大補湯後病情穩定。

一位母親因脾虛導致中滿,咳嗽發熱,又吃了濕面和冷茶,嘔吐酸水無法進食,誤服黃芩、黃連、青皮等藥物後,寒熱交加,口乾且流口水,聞到食物就嘔吐,已持續數日。我診斷後認為脾臟主管口水分泌,這是脾虛無法控制的情況。原本打算使用人參安胃散,但受到他人意見影響,以為是胃部實火和宿食,導致病情日益加重。突然有一天,她想吃冬瓜,只吃了一小塊指甲大小的冬瓜,就開始不停嘔吐酸水,服用之前的藥物後病情更加嚴重。

再次邀請我看診時,她已經神志不清,脈搏微弱,瀕臨死亡,只有眼睛還在動。我說:這是體內寒氣過重,應該使用辛辣溫熱的藥物治療,但現在藥物可能無法吞下。緊急使用鹽、艾葉、附子炒熱後敷在肚臍和腹部,以散寒回陽。又將附子做成餅,熱敷在肚臍間。過了一會兒,她的神態和氣色稍微恢復。將人參、白朮、附子磨成粉末,再加入陳皮熬膏製成米粒大小的丸藥,放入五到七粒在口中,隨著唾液嚥下,就不會再嘔吐。兩天後,增加到十粒,病情有所緩解,但口水仍不停流。

五天後,逐漸服用之前開的藥物一兩匙,胃氣逐漸恢復,開始想要喝粥,後續使用人參、白朮等藥物溫補脾胃,經過五十多劑後痊癒。

"丁香散",用於治療脾胃氣弱導致的嘔吐,無法攝取水和食物。

丁香,白朮,縮砂,草果(各三錢),人參(一兩),當歸,白豆蔻,藿香,甘草(各半兩,炒),橘皮(三分),神麯(炒),訶子(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棗湯調和。

"竹茹湯",用於治療胃熱引起的嘔吐。

乾葛(二錢),半夏(薑製,三錢),甘草(五分),竹茹(一彈子大)

將上述藥材用水和薑棗煎煮後服用。

許學士先生說:胃熱的人,手心和腳心會發熱。政和年間,有一位親族患了傷寒,出汗後身體涼爽了好幾天,突然開始嘔吐,藥物和食物都無法下嚥,使用了丁香、藿香、滑石等藥物,吞下去後立刻吐出。我說:這是出汗後殘留的熱氣停留在胃脘,應該使用竹茹湯。使用後很快就痊癒了。

"許仁則半夏丸",用於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和食慾不振。

半夏(洗去滑,一斤),小麥面(一斤)

將上述藥材和水混合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用水煮熟。初次服用三到四丸,第二次服用可增加到十四到十五丸,隨時煮來服用。

"七味人參丸",如果服用前面的丸藥無效,可以嘗試這種藥物。

人參,白朮(各五兩),厚朴(薑製),細辛(各四兩),生薑,橘皮(三兩),桂心(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用米湯送服十丸,逐漸增加到二十丸。

"清金丸",用於治療持續性嘔吐。

硫磺(二錢),水銀(一錢)

將上述藥材放入鍋中,用小火融化,用木片攪拌炒成砂狀,研磨至黑色,看不到白色星星,用薑汁和麵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