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兩臁生瘡,漸至遍身,發熱吐痰,口燥咽乾,盜汗,心煩足熱,小便赤澀,日晡益甚。此腎足三陰虛火也,用加味逍遙散、六味丸而愈。

一婦人患前症,四畔微赤,作痛重墜,膿水淋漓,胸膈不利,飲食少思,內熱口苦,夜間少寐。此鬱結傷脾血也,用歸脾湯解鬱結生脾血,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補脾氣除濕熱,尋愈。

一婦人久不愈,色赤微熱,日晡焮腫,形體虛弱,飲食少思,勞則喘渴,惡寒發熱。此為脾虛下陷,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婦人患已三年,色黯腫硬,惡寒發熱,飲食少思,形體消瘦,作渴飲湯,飲食稍多,或腹脹,或泄瀉,或作嘔,或作酸。此脾氣虛寒也,用補中益氣加乾薑五分,五十餘劑而愈。

一婦人患此,因步履勞復,惡寒發熱,倦怠懶食,而瘡出血。此元氣虛而不能攝血歸經也,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婦人患之,因怒寒熱頭眩,或耳項腦脅脹痛,或小腹陰道悶墜,或小便頻數下血。此屬肝火血熱,先用小柴胡加炒黑山梔、芎、歸、車前,二劑,諸症悉退。又用加味逍遙而愈。後因飲食勞倦,前症復作,瘡口出血,用補中益氣湯而安。

一婦人患將兩月,焮腫赤痛,小便頻數,飲食如常。此濕毒甚而氣血虛,先用活命飲二劑去其濕毒,又用八珍湯調補氣血而愈。

一婦人患此,焮痛,惡寒發熱。此濕熱乘於足三陽經分,用檳蘇敗毒散而寒熱退,用仙方活命飲而焮痛止,再用補中益氣湯而形氣健。

白話文:

一位婦女小腿上長了瘡,逐漸蔓延到全身,發燒並有痰,口乾舌燥,咽喉乾燥,晚上會盜汗,心煩腳熱,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尿困難,到了下午病情更加嚴重。這是腎和足三陰經的虛火所導致,使用了加味逍遙散和六味丸後病情得以痊癒。

另一位婦女患有類似的病症,周圍皮膚泛紅,疼痛且有沉重感,膿水不斷流出,胸口感覺不舒暢,飲食慾望降低,內心熱躁且口苦,夜晚難以入眠。這是因為鬱結傷害了脾臟的血液,使用歸脾湯解開鬱結,促進脾臟血液生成,再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和半夏來補脾氣、消除濕熱,病情隨即好轉。

有一位婦女長期病情未見好轉,皮膚呈現紅色且低燒,下午時腫脹,身體虛弱,飲食慾望降低,工作過度會感到喘息和口渴,畏寒且發燒。這是因為脾臟虛弱下陷,使用補中益氣湯後病情得以好轉。

有一位婦女患病已有三年,皮膚暗沉、腫脹且堅硬,畏寒且發燒,飲食慾望降低,身體逐漸消瘦,常感到口渴想喝水,稍微多吃一點就會感到腹部脹滿,或是腹瀉,或是嘔吐,或是胃酸。這是脾氣虛寒所致,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乾薑五分,經過五十多劑後病情得以好轉。

有一位婦女患病,由於步行勞累,畏寒且發燒,疲倦且不想吃東西,且傷口出血。這是因為元氣虛弱無法控制血液回到經絡,使用補中益氣湯後病情得以好轉。

有一位婦女患病,因為生氣而有寒熱交錯、頭暈,或耳部、頸部、腦部、脅部脹痛,或小腹和陰道悶痛下墜,或小便頻繁且帶血。這是肝火和血熱所導致,先使用小柴胡湯加上炒黑山梔、芎、歸、車前草,服用兩劑後所有症狀都消失,再使用加味逍遙散後病情得以好轉。後來因為飲食勞累,之前的症狀再次出現,傷口開始出血,使用補中益氣湯後病情得以穩定。

有一位婦女患病已經兩個月,皮膚紅腫且疼痛,小便頻繁,但飲食正常。這是因為濕毒嚴重且氣血虛弱,先使用活命飲兩劑去除濕毒,再使用八珍湯調理補充氣血後病情得以好轉。

有一位婦女患病,皮膚紅腫且疼痛,畏寒且發燒。這是因為濕熱在足三陽經脈中肆虐,使用檳榔蘇敗毒散後寒熱消退,使用仙方活命飲後紅腫疼痛停止,再使用補中益氣湯後身體和氣色得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