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先太宜人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屈伸,口乾目赤,頭眩痰壅,胸膈不利,小便赤短,夜間殊甚,遍身作癢如蟲行,此屬肝腎氣虛而熱也,用六味地黃丸料加山梔、柴胡而愈。

柏子仁丸

柏子仁(二兩),熟地黃(自制,二兩),茯苓,枳殼(去穰,麩炒),覆盆子(炒),五味子(杵,炒),附子(炮),石斛(酒炒),鹿茸(酥炙),酸棗仁(炒),桂心,沉香,黃耆(各一兩,蜜水炙。一方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舒筋湯,治風寒所傷,肩臂作痛,及腰下作痛,又名五痹湯。

片薑黃(一錢),甘草(炒),羌活(各三分),白朮,海桐皮,當歸,赤芍藥(各五分)

上水煎服。

茯苓丸,治脾氣虛弱,痰邪相搏,停伏中脘,以致臂內筋脈攣急而痛。

茯苓(二兩),半夏(薑製,二兩),枳殼(半兩,制),風化朴硝(一兩)

上為末,薑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薑湯下。

控涎丹,凡人忽胸背手足頭項腰胯牽痛不定,或頭痛昏倦,痰唾稠黏,喉中鋸聲,手腳重痹,此痰涎伏於胸膈也,宜此治之。

甘遂(去心),大戟(去皮),真白芥子(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桐子大。臨臥薑湯下五七丸,痰盛服十丸。

白芥子散,治臂痛牽引背脾,或輟或作,由榮衛循行失度,痰滯經絡,或似癱瘓。

真白芥子,木鱉子(各三兩,麩炒),沒藥(另研),桂心,木香(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下。

愚按:前三方脾氣虛弱者,必佐以六君子湯。中氣虛弱者,佐以補中益湯。血虛者,必佐以八珍湯。脾氣鬱滯者,必佐以歸脾湯。肝經怒氣者,必佐以逍遙散。若專用前方治之,胃氣虛弱,病氣益甚,不可不謹。

流氣飲,治七情氣滯,胸脅悶痞,咽喉不利,嘔喘面浮,二便不調,或氣攻肩背,脅肋作痛,或腳氣喘急,腹脹便閉。元氣充實者,宜用此藥,慎之。

紫蘇葉,黃耆(炒),青皮(去白),當歸,半夏(薑製),烏藥,芍藥(炒),茯苓,桔梗,防風(各五錢),川芎,陳皮(各七錢五分),枳實(麩炒),木香(二錢五分),甘草(炙,五分),大腹子(一兩,薑製)

上每服半兩,薑棗水煎服。

交加散(方見前)

四物湯,治血滯中風血虛,手足不遂,如臂痛,加紅花煎。(方見前)

交加散,加木瓜、牛膝,治冷痹肩臂作痛。即人參敗毒和五積散。

烏藥順氣散,加羌活、木瓜,治外邪氣滯,筋骨作痛,或痰氣不利。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先前提到的母親全身疼痛,特別是筋骨部分,連彎曲伸展都困難,口渴眼紅,頭暈且有痰阻塞感,胸口不適,小便顏色深且量少,尤其晚上症狀更嚴重,全身發癢像有蟲在爬,這是肝腎氣血不足且有熱象,使用六味地黃丸配方加上山梔和柴胡後痊癒。

柏子仁丸

柏子仁、熟地黃各二兩,茯苓、去瓤麩炒的枳殼、炒過的覆盆子、搗碎炒過的五味子、炮製過的附子、酒炒過的石斛、酥炙的鹿茸、炒過的酸棗仁、桂心、沉香、蜜水炙過的黃耆各一兩。所有材料磨成粉,以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三十粒,空腹時以溫酒送服。

舒筋湯,治療因風寒導致的肩膀手臂疼痛,以及腰部下方疼痛,又被稱為五痹湯。

片薑黃一錢,炒過的甘草、羌活各三分,白朮、海桐皮、當歸、赤芍藥各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茯苓丸,治療脾氣虛弱,痰濕與邪氣相結合,滯留在中脘部位,導致手臂內的筋脈緊縮疼痛。

茯苓、薑製的半夏各二兩,制過的枳殼半兩,風化朴硝一兩。所有材料磨成粉,以薑汁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二十粒,飯後以薑湯送服。

控涎丹,如果突然感覺胸背、手足、頭頸、腰部抽痛位置不定,或是頭痛昏沉,痰液粘稠,喉嚨有異音,手腳沉重麻木,這可能是痰涎在胸膈部位堆積,適合用此方治療。

去心的甘遂、去皮的大戟、真白芥子各等份。所有材料磨成粉,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睡前以薑湯送服五至七粒,痰多時可服十粒。

白芥子散,治療手臂疼痛牽引至背部脾臟,或時好時壞,可能是營衛循行失調,痰濕滯留在經絡,或類似癱瘓的狀況。

真白芥子、麩炒的木鱉子各三兩,單獨研磨的沒藥、桂心、木香各半兩。所有材料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以溫酒送服。

愚按:對於脾氣虛弱者,應輔以六君子湯;中氣虛弱者,應輔以補中益湯;血虛者,應輔以八珍湯;脾氣鬱滯者,應輔以歸脾湯;肝經怒氣者,應輔以逍遙散。如果只使用上述方劑,可能導致胃氣虛弱,病情加重,必須謹慎。

流氣飲,治療七情氣滯,胸脅悶悶不舒,咽喉不暢,噁心喘息,面部浮腫,大小便不調,或是氣攻肩膀背部,脅肋疼痛,或是腳氣喘急,腹部脹滿便閉。對於元氣充沛者,適合使用此藥,但需小心。

紫蘇葉、炒過的黃耆、去白的青皮、當歸、薑製的半夏、烏藥、炒過的芍藥、茯苓、桔梗、防風各五錢,川芎、陳皮各七錢五分,麩炒的枳實、木香各二錢五分,炙過的甘草五分,薑製的大腹子一兩。每次服用半兩,以薑棗水煎煮後服用。

交加散(參考前面的方劑)

四物湯,治療血滯中風血虛,手足不順,如手臂疼痛,可加紅花煎煮。(參考前面的方劑)

交加散,加上木瓜、牛膝,治療冷痹導致的肩膀手臂疼痛。即人參敗毒和五積散。

烏藥順氣散,加上羌活、木瓜,治療外邪氣滯,筋骨疼痛,或是痰氣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