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4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2)

1. 附方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四物湯

香砂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歸脾湯

十全大補湯

加味逍遙散(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附方]

小柴胡湯:這個處方可以在第二十四卷的第二篇討論中找到。

四物湯:這是另外一種傳統的中藥處方。

香砂六君子湯:這也是另一個經典的中藥方劑。

補中益氣湯:這個處方以及以下兩個處方都能在第二十四卷的第六篇討論中找到。

歸脾湯:這是用於調理脾胃的一種湯藥。

十全大補湯:這是一個非常全面的滋補湯藥。

加味逍遙散:最後,這個處方以及前面提到的三個處方都能在第二十四卷的第四篇討論中找到。

2. 婦人咳嗽方論第十一

夫肺為四臟之華蓋,內統諸經之氣,外司腠理皮毛,若外邪入於肺中,故令咳嗽。當以脈息辨之,浮而弦者起於風,濡而弱者起於濕,洪而數者起於熱,遲而澀者起於寒。風者散之,濕者燥之,熱者涼之,寒者溫之,虛者補之。

愚按:丹溪云:春是木氣上升,夏是火氣炎上,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來。當發散、行痰、開腠理,用二陳湯加麻黃、桔梗、杏仁。痰飲,隨症加藥。勞嗽,宜四物加竹瀝、薑汁。乾咳嗽,難治。此症乃痰鬱火邪也,用苦梗開之。夏用補陰降火,不已則成勞。上半日多嗽者,胃火也,用貝母、石膏。

午後嗽者,火氣浮於肺也,用五味子、五倍子。五更嗽者,飲食之火流於肺也,以貝母、軟石膏。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氣滯而病,宜養血疏肝清痰,用四物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之類。嗽而脅下痛,宜疏肝氣以青皮。挾痰實者,白芥子之類。血礙氣作嗽者,桃仁、大黃,薑汁丸服。

治嗽多用生薑,以其辛散故也。痰因火動,逆上作嗽者,先治火,次治痰,以知母止嗽清肺,滋陰降火。夜嗽用清陰分之劑。若嗽多,用粟殼,不必疑,但要去病根,此乃收斂藥也。竊謂前症,午前嗽屬胃火盛,用竹葉石膏湯;胃氣虛,用補中益氣加炒山梔。午後嗽,屬陰血虛,用四物、黃柏、知母(二味酒拌炒黑);腎水虛,用六味地黃丸。

黃昏嗽,用四物、五味、麥門,並前丸。五更嗽,用六君子。不得眠及兩脅下痛,用六味地黃、補中益氣。若因氣虛,腠理不密,六淫所侵,當祛外邪而實脾土。若因心火太過,當伐肝木而滋肺金。若因肺金氣虛,當補脾土而生肺氣。若因腎水虧損,虛火炎上,當補肺腎以滋化源。

大抵風邪胃火,此實熱為患,易治。惟肺腎虧損,此真臟為患,最難調治。

白話文:

在[婦人咳嗽治療理論第十一章]中提到,肺部是身體其他臟器的保護傘,內部負責調節各經絡的氣息,外部則管理皮膚毛孔的健康。一旦有外來病菌進入肺部,就會導致咳嗽。我們應該通過脈搏和呼吸的狀況來判斷病因,如果脈搏浮而緊繃,可能是由風邪引起;如果脈搏軟弱無力,可能是濕邪所致;如果脈搏洪大且快速,可能是熱邪;如果脈搏遲緩且不順暢,可能是寒邪。對風邪引起的咳嗽,應採用散風的方法;濕邪引起的,應採用除濕的方法;熱邪引起的,應採用降熱的方法;寒邪引起的,則應採用溫暖的方法;如果是虛弱引起的,則需補充體力。

正如丹溪所說,春天是木氣上升,夏天是火氣炎上,秋天是濕熱傷肺,冬天是風寒外來。治療時應當發汗、排痰、打開毛孔,使用二陳湯加上麻黃、桔梗、杏仁。對於痰飲,根據具體症狀加入相應的藥物。勞嗽的情況,適合使用四物湯加上竹瀝、薑汁。乾咳難治,這種情況是由於痰鬱和火邪,可使用苦梗開解。夏天要補陰降火,否則會變成勞嗽。上半天咳嗽,可能是由於胃火,可以使用貝母、石膏。

下午咳嗽,可能是火氣上沖到肺部,可以使用五味子、五倍子。凌晨咳嗽,可能是飲食產生的火氣流入肺部,可以使用貝母、軟石膏。肺部脹大且咳嗽,或者左右側睡都無法入睡,這是因為痰液攜帶瘀血和氣滯,應當養血疏肝、清痰,使用四物湯加上桃仁、訶子、青皮、竹瀝等。咳嗽時肋骨下方疼痛,應當疏肝氣,使用青皮。如果有實痰,可以使用白芥子。如果是血阻礙氣流通造成的咳嗽,可以使用桃仁、大黃,薑汁丸服用。

治療咳嗽時,經常使用生薑,因為它具有辛散的作用。痰因火動,逆上造成咳嗽,應先治火,再治痰,使用知母止咳清肺,滋陰降火。夜晚咳嗽,使用清陰分的藥物。如果咳嗽頻繁,可以使用粟殼,不必有所顧慮,只要能去除病根,這是一種收斂的藥物。一般認為,上午咳嗽是胃火旺盛,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胃氣虛,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炒山梔。下午咳嗽,屬於陰血虛,使用四物湯、黃柏、知母(兩味藥需用酒拌炒黑);腎水虛,使用六味地黃丸。

黃昏咳嗽,使用四物湯、五味子、麥門,並配以前述的丸藥。凌晨咳嗽,使用六君子湯。失眠和兩側肋骨下方疼痛,使用六味地黃湯、補中益氣湯。如果因氣虛,毛孔防禦能力下降,受到六淫的侵害,應當排除外邪,強健脾胃。如果因心火過旺,應當抑制肝木,滋潤肺金。如果因肺金氣虛,應當補充脾胃,生成肺氣。如果因腎水虧損,虛火上炎,應當補充肺腎,滋潤生化之源。

總的來說,風邪和胃火引起的咳嗽,是實熱病,比較容易治療。只有肺腎虧損,是真正臟器受損,最難調整和治療。

3. 附治驗

一婦人素勤苦,冬初咳嗽發熱,吐血盜汗,遍身作痛,或寒熱往來,用化痰降火之藥,口噤筋攣,此血本虛而藥復損之耳。余用八味丸為主,佐以補中益氣、麥門、五味、山藥,年餘而愈。

一婦人咳嗽發熱,嘔吐痰涎,日夜約五六碗,喘咳胸痞,燥渴不食,崩血如湧,此脾土虛寒,用八味丸及附子理中湯而愈。(全見《女科撮要》)

一婦人不得於姑,患嗽,胸膈不利,飲食無味。此脾肺俱傷,痰鬱於中也。先用歸脾湯加山梔、撫芎、貝母、桔梗,諸症漸愈;後以六君加芎、歸、桔梗,間服全愈。

一婦人咳嗽,早間吐痰甚多,夜間喘急不寐。余謂早間多痰,乃脾虛飲食所化;夜間喘急,乃肺虛陰火上衝。用補中益氣加麥門、五味而愈。

一婦人患咳嗽,脅痛發熱,日晡益甚。余曰:此肝脾虛熱而傷肺也。用加味逍遙散加熟地治之而愈。後因怒氣勞役,前症仍作,兼太陽痛,或寒熱往來,或咳嗽遺尿,此肺氣虛而尿脬失制也,仍用前散及地黃丸而瘥。

一婦人久咳嗽,面色萎黃,或時㿠白,肢體倦怠,飲食少思,稍多則瀉。此脾土虛而不能生肺金,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君子湯為主,間佐以八珍湯,三月餘漸愈。後感寒邪喘嗽,胸腹作脹,飲食不入,四肢逆冷。此中氣尚虛,不能充皮毛、肥腠理、司開闔之所致也,遂用六君加生薑、桔梗而愈。

白話文:

一位婦女平時非常辛勞,初冬時開始咳嗽並伴隨發燒,有吐血與盜汗的現象,全身疼痛,甚至出現時冷時熱的情況。原本使用了化痰和降火的藥物,卻導致她的嘴閉不上,肌肉抽搐,這是因為她本來就血氣虛弱,再被藥物進一步消耗所致。我以八味丸為主藥,輔以補中益氣、麥門冬、五味子、山藥等藥材,經過一年多的治療,病情終於好轉。

另一位婦女咳嗽發燒,不斷嘔吐痰液,一天大約要吐五六碗,伴有喘息、胸悶、乾渴、食慾不振,且有大量出血的症狀,這是因為脾臟虛寒所致,用八味丸和附子理中湯治療後,病情得以康復。

有一位婦女和婆婆關係不佳,因此出現咳嗽,胸口不舒暢,對食物沒有興趣。這是脾肺兩處受損,痰在體內鬱積的結果。起初使用歸脾湯,加入山梔子、川芎、貝母、桔梗等藥材,各項症狀逐漸改善;之後再使用六君子湯,加入川芎、當歸、桔梗,間歇服用後痊癒。

有一位婦女咳嗽,早晨時會吐出大量痰液,夜晚則呼吸困難,無法入睡。我認為早晨痰多是脾臟虛弱,無法正常消化食物;夜晚呼吸困難,是肺部虛弱,陰火上沖的緣故。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麥門冬、五味子等藥材,病情得到控制。

有一位婦女咳嗽,肋側疼痛並發燒,下午時症狀更為嚴重。我判斷這是肝脾虛熱影響到肺部的結果。使用加味逍遙散,加入熟地黃治療,病情得以康復。後來因為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先前的症狀再次出現,加上頭痛,或是時冷時熱,或是咳嗽時小便失禁,這是肺部氣虛,無法控制膀胱所致,繼續使用加味逍遙散和地黃丸治療,病情得以緩解。

有一位婦女長期咳嗽,臉色蒼黃,偶爾呈現淡白,身體疲憊,對食物缺乏慾望,稍微吃多一點就會拉肚子。這是脾臟虛弱,無法滋養肺部的結果,白天使用補中益氣湯,晚上使用六君子湯作為主藥,間歇輔以八珍湯,三個多月後,病情逐漸好轉。後來感染了風寒,開始喘息咳嗽,胸腹腫脹,無法進食,四肢冰冷。這是因為中氣仍然虛弱,無法滋養皮膚、肌肉,無法控制開合,於是使用六君子湯,加入生薑、桔梗治療,病情得以康復。

4. 附方

法制清氣化痰丸,順氣快脾,化痰消食。

半夏,南星(去皮尖),白礬,皂角,乾薑(各四兩)

先將白礬等三味,用水五碗,煎取水三碗,卻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無白點為度,曬乾。

陳皮,青皮,紫蘇子(炒),蘿蔔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研),葛根,神麯(炒),麥糵(炒),山楂子,香附子

上為末,蒸餅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臨臥茶湯任下。

茯苓湯,治胸中有痰飲吐水,心胸虛滿,不能進食。

茯苓,人參,白朮(炒,各三兩),枳實(炒,一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加減小柴胡湯,治咳嗽寒熱往來。

柴胡,半夏,黃芩(炒,各一錢),甘草(炒),乾薑(炮,各五分),五味子(炒,杵,三分)

上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治一切實火喘咳,脈洪大,或狂言煩躁,口乾飲冷,喘急鄭聲,目睛赤痛。

黃連,黃芩,梔子,黃柏(各二錢)

上水煎服。

梔子仁湯,治喘咳發熱潮熱,發狂煩躁,面赤咽痛

梔子仁,赤芍藥,大青,知母(各一錢),升麻,黃芩,石膏,甘草,杏仁(各二錢),柴胡(二錢半),豆豉(百粒)

上水煎服。

麥門冬湯,治火熱乘肺,咳嗽有血,胸脅脹滿,五心煩熱。

麥門冬(去心),桑白皮(炒),生地黃(各一錢),半夏,紫菀,桔梗,淡竹葉,麻黃(各十分),五味子(杵),甘草(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二陳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竹葉石膏湯(方見十三卷第十論)

補中益氣湯

四物湯

六君子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六味丸

八味丸(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附子理中湯(方見二十卷第八論)

歸脾湯

加味逍遙散

八珍湯(三方見十卷第四論)

白話文:

[附錄配方]

【法制清氣化痰丸】:能順暢氣機,活化脾胃功能,有助於化解痰濕及促進消化。 主要成分包括半夏、南星(已去除外皮和尖部)、白礬、皁角、乾薑(以上各四兩)。先將白礬、南星和皁角三味藥材,加入五碗水煎煮,取其汁三碗。然後,再把這煎煮的藥汁與半夏和南星混合,浸泡兩天後再次煮沸,直至半夏和南星不再呈現白色點狀物為止,最後曬乾。 其他成分包括陳皮、青皮、炒紫蘇子、炒蘿蔔子(需單獨研磨)、去皮尖並炒過的杏仁(需研磨)、葛根、炒神麯、炒麥芽、山楂子、香附子。將所有成分磨成粉末,用蒸餅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睡前可用茶湯送服。

【茯苓湯】:針對胸腔內有痰飲導致嘔吐清水,心胸部位感到虛弱飽脹,無法正常進食的情況。 主要成分為茯苓、人參、炒白朮(各三兩)、炒枳實(一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使用六升水煮取兩升的濃縮液,分成三次服用。

【加減小柴胡湯】:適用於治療咳嗽、寒熱交替的症狀。 主要成分為柴胡、半夏、炒黃芩(各一錢)、炒甘草、炮乾薑(各五分)、炒五味子(搗碎,三分)。加水煎煮後服用。

【黃連解毒湯】:適用於治療因實火引發的呼吸困難、咳嗽,脈搏強烈,或者出現狂言煩躁、口渴喜冷飲、喘息急促、聲音嘶啞、眼睛紅腫疼痛等症狀。 主要成分為黃連、黃芩、梔子、黃柏(各二錢)。加水煎煮後服用。

【梔子仁湯】:適用於治療喘息咳嗽伴隨發熱、潮熱、發狂煩躁、面色紅潤、咽喉疼痛。 主要成分為梔子仁、赤芍藥、大青、知母(各一錢)、升麻、黃芩、石膏、甘草、杏仁(各二錢)、柴胡(二錢半)、豆豉(百粒)。加水煎煮後服用。

【麥門冬湯】:適用於治療因肺部火熱導致的咳嗽出血、胸脅脹滿、五心煩熱。 主要成分為麥門冬(去心)、炒桑白皮、生地黃(各一錢)、半夏、紫菀、桔梗、淡竹葉、麻黃(各十分)、搗碎的五味子、甘草(各五分)。加入薑水煎煮後服用。

【二陳湯】、【竹葉石膏湯】、【補中益氣湯】、【四物湯】、【六君子湯】、【六味丸】、【八味丸】、【附子理中湯】、【歸脾湯】、【加味逍遙散】、【八珍湯】等配方詳見相關卷冊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