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二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三 (1)

1. 產後大便秘澀方論第二

產後大便秘,因腸胃虛弱,津液不足。若小腹悶脹,宜服麻仁丸潤之。若用寒藥,則促其危矣。

愚按:前症若計其日期,飲食數多,即用藥通之,禍在反掌之間。必待腹滿覺脹,欲去不能者,乃結在直腸,宜用豬膽汁潤之。若服苦寒疏通,反傷中氣。通而不止,或成痞症。若去血過多,用十全大補。血虛火燥,用加味四物。氣血俱虛,用八珍湯。雖數日不通,飲食如常,腹中如故,仍用八珍加桃仁、杏仁治之。若泥其日期,飲食數多而通之,則誤矣。

白話文:

【產後大便祕澀方論第二】

產後女性遭遇大便乾澀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腸胃功能減弱,身體內的津液供應不足。如果伴有小腹悶脹的現象,應該服用麻仁丸來潤滑腸道。然而,若是使用性質偏寒的藥物,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使情況更加危急。

進一步地,如果按照時間計算,產婦的飲食量增加,就立即用藥物來通便,這會帶來立竿見影的災難。只有當腹部感覺到飽脹,有排便意願卻無法順利排便時,這表示糞便已經凝結在直腸,這種情況下,使用豬膽汁來潤滑會比較適合。若服用性質苦寒的藥物來通便,反而會傷害中氣,導致通便過度,甚至可能形成痞症。如果產後出血過多,應該使用「十全大補湯」來調理。對於血虛火旺的情況,則適用「加味四物湯」。如果氣血兩虛,則「八珍湯」是首選。即使幾天都未排便,但飲食正常,腹部也無異常感覺,仍可使用「八珍湯」加上桃仁、杏仁來治療。反之,如果單純根據時間或飲食量來決定是否通便,這將是一個錯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