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產婦朝吐痰,夜發熱,無寐,泥用清痰降火之藥,肌體日瘦,飲食日少。余曰:早間吐痰,脾氣虛也;夜間發熱,肝血虛也;晝夜無寐,脾血耗也。遂用六君子湯、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以次調補,不月而痊。
一產婦咳嗽,見風則喘急惡寒,頭痛自汗,口噤痰盛。余為脾肺氣虛,腠理不密,用補中益氣加肉桂,數劑而安。
一產婦咳嗽聲重,鼻塞流涕,此風寒所感,余用參蘇飲,一鍾頓愈。與補中益氣加桔梗、茯苓、半夏,一劑將痊。又與六君、黃耆,以實腠理全愈。
一產婦咳嗽痰盛,面赤口乾,內熱晡熱,徹作無時。此陰火上炎,余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產婦咳而胸滿不食,涕唾,面腫氣逆。此病在胃而關於肺,用異功散而愈。
知母散,治惡露上攻,咳嗽不己。
知母,貝母,白茯苓,人參(各半兩),桃仁,杏仁(並生,去皮尖,各一兩)
上每服五錢,水煎。
治風寒咳嗽:
甘草,桔梗(各六分),款冬花(四分),麥門冬,生地黃(各一錢二分),蔥白(一握)
上水煎服
旋覆花湯,治咳嗽最良。(方見下,有汗者去麻黃)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產婦早上常吐痰,夜晚則發燒,整夜難眠,之前使用清痰和降火的藥物治療,但身體卻越來越瘦弱,食慾也越來越差。我認為她早上吐痰是因為脾氣虛弱;晚上發燒是肝血不足;日夜難眠則是脾血耗損。因此,我採用六君子湯、加味逍遙散和加味歸脾湯,依序調理補充,不到一個月病情便康復了。
另一位產婦咳嗽,遇到風就呼吸困難且怕冷,伴有頭痛、自汗以及口緊痰多的症狀。我判斷她是脾肺氣虛,肌膚毛孔防禦力下降,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肉桂,服用幾劑後病情得到緩解。
還有一位產婦咳嗽聲音沉悶,鼻子堵塞流鼻涕,這是受到風寒影響,我使用參蘇飲,喝一次立刻見效。再給予補中益氣湯加上桔梗、茯苓、半夏,一劑後病情即將痊癒。之後又給予六君子湯、黃耆,來強化肌膚毛孔,病情完全恢復。
一位產婦咳嗽痰多,臉紅口乾,內部發熱,且隨時可能發作。這是陰火上升的表現,我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病情得以康復。
一位產婦咳嗽且胸部脹滿,不想吃東西,涕唾交加,面部浮腫,呼吸困難。這是由於胃部問題影響到肺部,使用異功散治療後痊癒。
「知母散」,用於治療惡露上攻,持續咳嗽的症狀。
知母、貝母、白茯苓、人參(各半兩),桃仁、杏仁(去皮尖,各一兩)。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
治療風寒引起的咳嗽:
甘草、桔梗(各六分),款冬花(四分),麥門冬、生地黃(各一錢二分),蔥白(一把)。用水煎煮服用。
「旋覆花湯」,對治療咳嗽效果最佳。(配方詳見下方,如果患者出汗則去除麻黃。)
2. 附方
異功散,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久患咳嗽,或腹滿不食,面浮氣逆等症。
人參,白朮(炒),甘草(炒),茯苓,陳皮(各一錢)
上薑棗水煎。
六君子湯
四物湯
四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四方見二十四卷第十論)
六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二味參蘇飲(方見後)
參蘇飲(方見六卷第十一論)
白話文:
【附方】
異功散,用於治療脾胃功能不佳,食慾不振,或是長期患有咳嗽,或是腹部脹滿、食慾不振,或是面部浮腫、氣息不順等症狀。
配方為:人參、炒白朮、炒甘草、茯苓、陳皮(各一錢)。將這些藥材與薑、棗一同用水煎煮服用。
六君子湯
四物湯
四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這四個方子詳細內容可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十篇討論)
六味丸(方子詳情可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十一篇討論)
二味參蘇飲(方子詳情請見後續內容)
參蘇飲(方子詳情可參考第六卷第十一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