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二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1)

1. 產後乍寒乍熱方論第三

產後乍寒乍熱,由血氣虛損,陰陽不和。若陰勝則乍寒,陽勝則乍熱,宜用增損四物湯。若因敗血不散,腹內作痛,宜用奪命丹,後用增損四物湯,隨病加減。無擇云:敗血流閉諸陰則寒,流閉諸陽則熱,用大調經散、五積散。

愚按:前症若因陽氣不足,陰氣上入於陽中而惡寒者,用補中益氣湯。若因陰氣不足,陽氣下陷於陰中而發熱者,用六味地黃丸。若氣血不足而惡寒發熱者,用八珍湯。若病後寒熱倦怠者,用補中益氣湯。若肌熱大渴,目赤面紅者,用當歸補血湯。

白話文:

產後忽冷忽熱的情況,是因為生產後血氣虛弱損耗,導致陰陽失調。如果陰氣過剩就會感到寒冷,陽氣過剩就會感到熱,這時適合使用增損四物湯。

如果因為舊血未能散去,腹部產生疼痛,應該先使用奪命丹,之後再使用增損四物湯,根據病情的輕重來調整藥量。無擇曾經說過,舊血堵塞了陰脈就會感到寒冷,堵塞了陽脈就會感到熱,這時應使用大調經散或五積散。

我個人認為,如果這種情況是由於陽氣不足,陰氣進入陽分,導致人感覺到寒冷,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是由於陰氣不足,陽氣陷入陰分,導致人發燒,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如果是由於氣血不足,導致忽冷忽熱,應該使用八珍湯。如果生病後感到疲倦,時冷時熱,也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皮膚熱且非常口渴,眼睛紅,臉色紅,應該使用當歸補血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