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產婦患前症,朝寒暮熱,肚腹作痛,以手按之不痛。余以為血氣俱虛,用八珍之類治之。彼反行逐血,更加發熱煩躁。余用當歸補血湯,熱躁漸止;用八珍、麥門、五味,氣血漸復。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一位產婦出現了前述的症狀,她每天早上感到寒冷,到了晚上則轉為發燒,腹部會疼痛,但是用手去按壓反而不會感到那麼痛。我認為她是血氣雙虛,於是建議使用八珍湯這類的藥方來治療。然而,她反而選擇了去瘀血的療法,結果病情加重,不僅發燒更厲害,還變得煩躁不安。後來,我讓她服用當歸補血湯,她的發燒和煩躁的症狀逐漸緩解;接著再使用八珍湯加上麥門冬和五味子,她的氣血逐漸恢復正常。

這樣可以嗎?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需要進一步說明,請告訴我。

2. 附方

七味白朮散,治中氣虛弱,津液短少,口乾作渴,或因吐瀉所致。

人參,白朮(炒),木香,白茯苓,甘草(炒),藿香,乾葛(各一錢)

上水煎服。

竹葉歸耆湯,治胃氣虛熱,口乾作渴,惡冷飲食者。

竹葉(一錢五分),當歸(一錢),黃耆(二錢),白朮,人參(各一錢),麥門冬(去心,七分),甘草(炒,五分)

上水煎服。

四物湯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八珍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當歸補血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白話文:

【附方】

七味白朮散:用於治療中氣虛弱,身體津液不足,導致口乾舌燥、產生口渴感,或是因為嘔吐、腹瀉所引起的症狀。藥方包含人參、炒過的白朮、木香、白茯苓、炒過的甘草、藿香以及乾葛,每一種藥材各使用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竹葉歸耆湯:適用於胃氣虛弱且有熱象,導致口乾舌燥、產生口渴感,並且對冷飲食有厭惡感的情況。藥方包含竹葉一錢五分、當歸一錢、黃耆二錢、白朮、人參各一錢、去心的麥門冬七分、炒過的甘草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四物湯:此方未提供具體藥材和劑量。

_補中益氣湯_與_八珍湯_的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六論及第四論。

_當歸補血湯_的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十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