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婦人中風自汗方論第六

古方續命、排風、越婢等湯,皆用麻黃,取其發汗而散風邪也。然而無汗者為宜,若自汗者用之,則津液轉脫,反為大害。故仲景云:中風自汗,用桂枝湯。發搐,口眼瞤動,遍身出汗,用獨活湯、續命煮散,以復榮衛而祛風邪。

愚按:前症若腠理不固而自汗者,用桂枝湯,或防風白朮牡蠣湯。若過服風藥而自汗者,用白朮防風湯。若陽氣虛弱而自汗者,用耆附湯。若兼盜汗,用補中益氣湯送六味丸。如不應,用當歸六黃湯。

獨活湯,治風虛昏憒,手足瘈瘲,發熱及中風自汗等症。

獨活,羌活,人參,防風,當歸,細辛茯神(去木),半夏,桂心,白薇,遠志(去心),菖蒲,川芎(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續命煮散,治風氣昏憒,四肢無力,口眼瞤動,或時搐搦,或津液不足,渴飲熱湯,及產後中風自汗等症。

防風,獨活,當歸,人參,細辛,葛根,芍藥(炒),川芎,甘草(炒),熟地黃(自制),半夏遠志(去心),荊芥穗(各半兩),桂心(七錢半)

上每服五七錢,姜水煎。汗不止,加牡蠣粉五分。

防風白朮牡蠣散,治中風氣虛,腠理不密,自汗不止等症。

白朮(炒),牡蠣(煅),防風(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米飲下,日三服。如不止,服黃耆建中湯。

白話文:

[婦女中風自汗的治療方法討論]

古代的療法,像續命湯、排風湯、越婢湯等,都使用了麻黃,因為它能促進排汗並驅散風邪。但這種做法適合於不出汗的人,如果已經在自發性排汗的情況下使用,反而會導致體內的津液流失,對身體造成重大傷害。因此,張仲景提到:對於中風後自發性排汗的情況,應該使用桂枝湯。如果出現抽搐,口眼跳動,全身出汗的情況,則可使用獨活湯或續命煮散,以恢復營衛功能,驅除風邪。

對於皮膚肌理不牢固而導致的自汗,可以使用桂枝湯,或者防風白朮牡蠣湯。如果因過量服用風藥導致的自汗,可以使用白朮防風湯。如果是因陽氣虛弱導致的自汗,則使用耆附湯。如果同時伴有盜汗,可用補中益氣湯配合六味丸。如果效果不佳,可改用當歸六黃湯。

獨活湯,用於治療因風虛導致的昏亂,手腳抽搐,發燒和中風後的自汗等症狀。

藥材包含獨活、羌活、人參、防風、當歸、細辛、茯神(去木)、半夏、桂心、白薇、遠志(去心)、菖蒲、川芎(各五分),以上藥材用水和薑一起煎煮服用。

續命煮散,適用於風氣昏亂,四肢無力,口眼跳動,偶爾抽搐,或者津液不足,口渴想喝熱水,以及產後中風自汗等症狀。

藥材有防風、獨活、當歸、人參、細辛、葛根、炒芍藥、川芎、炒甘草、熟地黃(自制)、半夏、遠志(去心)、荊芥穗(各半兩),桂心(七錢半)。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水和薑一起煎煮。如果汗流不止,可添加五分的牡蠣粉。

防風白朮牡蠣散,適用於中風後氣虛,肌理不緊密,自汗不止等情況。

藥材有炒白朮、煅牡蠣、防風(等份)。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至三錢,用米湯吞服,每日三次。如果汗仍止不住,可服用黃耆建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