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因怒,吐痰胸滿,服二陳順氣化痰之劑,半身不遂,內熱口乾,形氣殊倦。余視之,乃肝火熾盛而侮脾土也,用逍遙散、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喜其慎疾,年餘而愈。
一孀婦胸脅脹痛,內熱晡熱,月經不調,肢體痠麻,不時吐痰。或用清氣化痰藥,喉間不利,白帶腹脹。又和清熱理氣藥,胸膈不寬,肢體時麻。余曰:此本鬱怒傷肝脾,前藥傷甚耳。朝用歸脾湯以解鬱結生脾氣,夕用加味逍遙散以生肝血清肝火,百餘劑而愈。後因怒肢體復麻,用補中益氣加山梔、茯苓、半夏而痊。
後復怒病再作,月經如注,脈浮洪而數。此肝火傷脾,不能攝血所致也。用六君、芎、歸、炮姜,一劑而血止;再補中益氣加炮薑、茯苓、半夏,四劑而胃蘇;更用歸脾湯、逍遙散,調理而痊。
一婦人頭暈吐痰,用化痰理氣藥,肢體或麻;服祛風化痰藥,肢體常麻,手足或冷或熱。此脾土虛而不能生肺金,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炮姜二十餘劑,脾氣漸復,諸症稍愈。更用加味逍遙散三十餘劑而愈。後因怒吐痰,自服清氣化痰丸,飲食不進,吐痰甚多,胸脅脹滿,余用六君子倍加參、術,少加木香,數劑而安。
三痹湯,治血氣凝滯,手足拘攣,風痹等疾。
續斷(酒浸,炒),杜仲(去皮,切,薑汁炒),防風,桂心,細辛,人參,白茯苓,當歸,白芍藥(炒),黃耆(炒),牛膝(酒浸,炒),甘草(炒,各五分),秦艽,生地黃,川芎,獨活(各三分)
姜水煎服。
五痹湯,治風寒濕氣,客留肌體,手足緩弱,麻痹不仁。
片薑黃,羌活,白朮,防己(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姜水煎服。
東垣羌活湯,治濕熱身重,或眩暈麻木,小便赤澀,下部痿軟,不能行履。
羌活,防風,柴胡(各一錢),藁本,獨活,茯苓,澤瀉,豬苓,黃耆(炒),甘草(炙),陳皮,黃柏(酒炒黑),黃連(炒),蒼朮,升麻,川芎(各五分)
上水煎服。
甘草附子湯,治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不時抽痛,不能伸屈,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微腫痛。
甘草(炙,一兩),附子(一枚,重一兩三四錢方是,炮,去皮尖。不真不效),白朮(炒,一兩),桂枝(二兩)
上每服五錢,水煎。
八珍湯,治肝脾氣血俱虛,不能養筋,以致筋攣骨痛,或不能行履,或發熱晡熱,寒熱往來等症。
加味逍遙散,治肝經風熱,血燥筋攣,肢體不遂,內熱晡熱等症。
歸脾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六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六論)
四物湯
補中益氣湯
六君子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因憤怒導致胸悶及頻繁咳嗽,服用二陳順氣化痰藥物後,竟出現半身不遂的症狀,且內心焦躁,口乾舌燥,整體精神疲憊。我觀察後認為,這是因為肝火旺盛,進而影響到脾臟功能。於是使用逍遙散、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進行治療。由於病人對病情非常謹慎,一年後終於康復。
另一位孀居的婦人,胸部及側邊疼痛,伴有內熱及下午發燒,月經失調,身體痠痛麻木,並時常咳嗽。起初她使用了清熱化痰的藥物,但喉嚨反而更加不適,白帶增多且腹部脹大。再次嘗試清熱理氣的藥物,胸部仍舊壓迫,四肢偶爾麻木。我告訴她,這是因為鬱怒損傷了肝脾,先前的藥物更進一步加重了病情。因此,我早上讓她服用歸脾湯以舒緩鬱悶,增強脾胃功能,晚上則使用加味逍遙散來補充肝血、清除肝火,經過百餘次的服藥,終於康復。之後她因憤怒導致四肢再度麻木,我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山梔、茯苓、半夏,終於痊癒。
之後憤怒引發病情再次發生,月經量大增,脈象浮大且快速。這是因為肝火傷害脾臟,無法控制血液所導致的。我先使用六君子湯、芎、歸、炮薑,一劑後血流停止;接著再補充中氣,加入炮薑、茯苓、半夏,四劑後胃部得到舒緩;最後使用歸脾湯、逍遙散進行調理,最終康復。
一位婦人頭暈且頻繁咳嗽,服用化痰理氣藥物後,四肢偶爾麻木;服用祛風化痰藥物後,四肢經常麻木,手腳時冷時熱。這是由於脾臟虛弱,無法滋養肺臟。我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茯苓、半夏、炮薑二十餘劑,脾氣逐漸恢復,所有症狀都得到改善。之後再使用加味逍遙散三十餘劑,病情終於痊癒。後來她因憤怒咳嗽,自行服用清氣化痰丸,導致食慾減退,咳嗽更加嚴重,胸部及側邊脹痛,我使用六君子湯加倍加入人參、白朮,並少量加入木香,幾劑後病情穩定。
「三痹湯」能治療血氣凝滯,手足拘攣,風濕痹痛等疾病。
「五痹湯」能治療風寒濕氣停留肌體,手足乏力,麻痹無知覺。
「東垣羌活湯」能治療濕熱導致身體沉重,眩暈麻木,小便顏色深紅,下肢軟弱無力,行走困難。
「甘草附子湯」能治療風濕交織,骨節煩痛,時時抽痛,伸展困難,按壓更劇烈疼痛,汗出呼吸急促,小便不順暢,畏風不想脫衣,或輕微腫痛。
「八珍湯」能治療肝脾氣血雙虛,無法滋養筋骨,導致筋骨痠痛,行走困難,或發熱、下午發燒,寒熱交錯。
「加味逍遙散」能治療肝經風熱,血燥筋攣,肢體活動不便,內熱及下午發燒。
「歸脾湯」、「六味丸」、「四物湯」、「補中益氣湯」、「六君子湯」等配方詳見其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