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1. 卷六
2. 婦人熱勞方論第一
婦人熱勞,由心肺壅熱,傷於氣血,以致心神煩躁,頰赤頭疼,眼澀唇乾,口舌生瘡,神思昏倦,四肢壯熱,食飲無味,肢體痠疼,心怔盜汗,肌膚日瘦,或寒熱往來。當審其所因,調補氣血,其病自愈矣。
愚按:前症乃壯火食氣,虛火煎熬真陰之所致也。王太僕云: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是無火也,當治其心。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當助其腎。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收於內。
竊謂前症若肝脾血虛,用四物、參、術;肝脾鬱怒,小柴胡合四物湯;脾胃氣虛,補中益氣湯;肝脾血虛,加味逍遙散;肝經風熱,加味小柴胡湯;心經血虛,天王補心丹;肺經氣虛,人參補肺湯;肝經血虛,加味四物湯。大抵午前熱屬氣分,用清心蓮子飲;午後熱屬血分,用四物、參、朮、丹皮。
熱從左邊起,肝火也,實則四物、龍膽、山梔,虛則四物、參、朮、黃耆。熱從臍下起,陰火也,四物、參、朮、黃柏、知母酒拌炒黑、五味、麥門、肉桂。如不應,急用加減八味丸。不時而熱,或無定處,或從腳心起,此無根虛火也,用加減八味丸,及十全大補湯加麥門、五味主之。
白話文:
婦女患上的熱勞病,主要是因為心肺部位有過多的熱氣,進而影響了身體的氣血運行。這會導致她們精神煩躁,臉頰泛紅,頭痛,眼睛乾澀,嘴脣乾燥,口腔內易長潰瘍,常常感到精神疲憊,四肢持續發熱,對食物失去興趣,全身痠痛,心悸,夜晚盜汗,肌肉和皮膚逐漸消瘦,甚至出現時冷時熱的現象。我們需要根據具體病因,調整和補充她的氣血,這樣疾病才能得到康復。
我認為,前面描述的症狀是由於壯火消耗氣力,虛火煎熬真陰所導致的。如果非常寒冷但卻沒有正常的暖意,這是因為體內缺乏火氣。如果熱度時來時去,白天出現晚上隱藏,或者晚上發作白天消失,這也是因為體內缺乏火氣,治療應該從心臟開始。如果非常熱但卻無法冷靜下來,這是因為體內缺乏水分。如果熱度時來時去,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或者時常發作又時常停止,這也是因為體內缺乏水分,治療應該從腎臟開始。心臟過度活躍會產生熱量,腎臟過度活躍會產生寒氣;腎虛時,寒氣會在體內活動,心虛時,熱氣會在體內聚集。
對於肝脾血虛的症狀,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人參和白朮;如果肝脾有鬱怒,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四物湯;脾胃氣虛,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肝脾血虛,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肝經風熱,可以使用加味小柴胡湯;心經血虛,可以使用天王補心丹;肺經氣虛,可以使用人參補肺湯;肝經血虛,可以使用加味四物湯。通常來說,上午的熱症屬於氣分,可以使用清心蓮子飲;下午的熱症屬於血分,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人參,白朮和牡丹皮。
如果熱氣從左側開始,這可能是肝火旺盛,如果是實證,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龍膽草和山梔子;如果是虛證,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人參,白朮和黃耆。如果熱氣從肚臍下方開始,這可能是陰火,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人參,白朮,黃柏,知母(用酒拌炒至黑色),五味子,麥門冬和肉桂。如果這些方法都沒有作用,應立即使用加減八味丸。如果熱氣隨時出現,或出現的位置不定,或者從腳心開始,這可能是無根的虛火,可以使用加減八味丸和十全大補湯加上麥門冬和五味子進行治療。
3. 附治驗
一婦人經行不調,飲食少思,日晡熱甚。余以為肝脾氣血俱虛,用十全大補加山茱、山藥、丹皮、麥門、五味而愈。次年秋,寒熱如瘧,仍用前藥而愈。
一婦人生育多胎,月經不調,兩足發熱。年餘,其身亦熱,勞則足痠痛。又年許,唇腫裂痛。又半年,唇裂見血,形體瘦倦,飲食無味,月水不行。此氣血俱衰之症,彼誤用通經丸等藥,復傷氣血,遂致不起,惜哉。
黃耆散,治發熱羸瘦,心躁口乾,不欲飲食,或盜汗晡熱。
人參,黃芩(炒焦),當歸(各三錢),柴胡(五分),黃耆(炒),地骨皮,白茯苓,麥門冬(去心),生地黃,白芍藥(炒,各一錢),甘草(炒,三分)
上水姜煎。
豬肚丸,治熱勞羸瘦。
柴胡,赤茯苓,人參,黃耆(各一兩),黃連(炒,三兩),地骨皮,木香(各半兩),桃仁(去皮尖),鱉甲(各一兩)
上為末,用嫩豬肚一枚,入藥縫合,蒸熟研爛,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飲下,日二服。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生理週期紊亂,食慾不佳,每天下午時分會發高燒。我判斷她肝脾兩臟的氣血都處於虛弱狀態,因此使用了十全大補湯,並加入了山茱萸、山藥、牡丹皮、麥門冬、五味子來調理,她的病情得以康復。隔年秋天,她再次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交替症狀,再度使用先前的藥方後,病情再次得到控制。
另有一位婦女,生育多次,月經一直不規律,雙腳經常發熱。一年後,全身也開始發熱,工作稍久雙腳就痠痛。再過一年,她的嘴脣開始腫脹裂開疼痛。半年後,嘴脣破裂流血,身體消瘦疲倦,食慾全無,月經停止。這是氣血雙衰的症狀,但她錯誤地使用了通經丸等藥物,進一步傷害了她的氣血,最終導致不幸離世,令人惋惜。
「黃耆散」,適用於治療發熱、體弱消瘦、心煩意亂、口乾舌燥、不想吃飯,或是晚上盜汗、下午時分發熱的病症。
配方:人參、黃芩(炒焦)、當歸(各三錢),柴胡(五分),黃耆(炒),地骨皮,白茯苓,麥門冬(去心),生地黃,白芍藥(炒,各一錢),甘草(炒,三分)
以上藥材用水和薑片一同煎煮。
「豬肚丸」,適用於治療因熱勞而體弱消瘦。
配方:柴胡,紅茯苓,人參,黃耆(各一兩),黃連(炒,三兩),地骨皮,木香(各半兩),桃仁(去皮尖),鱉甲(各一兩)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一個新鮮的豬肚包裹藥粉縫合,蒸熟後研磨成泥,捏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十顆,飯前用米湯吞服,每日兩次。
4. 附方
清心蓮子飲,治熱在氣分,口乾,小便白濁,夜間安靜,晝則發熱。又治口舌生瘡,或口苦咽乾,煩躁作渴,小便赤澀,下淋下止,或莖中作痛。
黃芩(炒),麥門冬(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炒),甘草(各一錢半),石蓮肉,茯苓,黃耆(炒),柴胡(去苗),人參(各一錢)
上每服五錢。水煎。
補中益氣湯
加味四物散
四物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十全大補湯
加味逍遙散(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天王補心丹,寧心保神,益血固精,壯力強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祛煩熱,除驚悸,療咽乾,育養心神。
人參(去蘆),茯苓,玄參,丹參,桔梗,遠志(各五錢),當歸(酒浸),五味,麥門冬(去心),天門冬,柏子仁,酸棗仁(炒,各一兩),生地黃(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用硃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臨臥竹葉煎湯送下。一方多石菖蒲、熟地黃、杜仲、百部、茯神、甘草。此方內天麥門冬、玄參、生地,雖能降火生血化痰,然其性沉寒,損傷脾胃,克伐生氣,若人飲食少思,大便不實者,不宜用。
人參補肺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二論)
加減八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白話文:
【清心蓮子飲】,主治因氣分有熱,導致口乾舌燥,小便呈現白色混濁,夜晚平靜無事,但白天時會發燒。同時也能治療口舌生瘡,或是口中有苦味且喉嚨乾燥,心情煩躁並且口渴,小便色澤赤紅且排尿困難,或是排尿時感到尿道疼痛。
配方成分包含:炒黃芩,去心麥門冬,地骨皮,炒車前子,甘草(各取1.5錢),石蓮肉,茯苓,炒黃耆,去苗柴胡,人參(各取1錢)。每次服用量為5錢,用水煎煮服用。
【補中益氣湯】、【加味四物散】、【四物湯】、【加味小柴胡湯】、【小柴胡湯】、【十全大補湯】、【加味逍遙散】、【天王補心丹】的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中的相關討論。
【天王補心丹】,可安定心神,保護精神,增強血液,鞏固精氣,壯大力氣,增強意志,使人記憶力好,不易忘事,清除三焦之熱,化解痰涎,驅除煩惱和熱感,消除驚悸,治療咽喉乾燥,滋養心神。
配方成分包含:去蘆人參,茯苓,玄參,丹參,桔梗,遠志(各5錢),酒浸當歸,五味,去心麥門冬,天門冬,柏子仁,炒酸棗仁(各1兩),生地黃(4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製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20至30粒,睡前用竹葉煎湯送服。另一個版本的配方還包含石菖蒲、熟地黃、杜仲、百部、茯神、甘草。需要注意的是,天麥門冬、玄參、生地這幾種藥材,雖然能降火生血化痰,但是其性質偏寒,容易損傷脾胃,抑制生命力,如果飲食少,大便不成形的人,不宜使用。
【人參補肺湯】和【加減八味丸】的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中的相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