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大尹俞君之內,產後發熱哺熱,吐血便血,兼盜汗,小便頻數,胸脅脹痛,肚腹痞悶。余曰:此諸臟虛損也,症當固本為善。自恃知醫,用降火之劑,更加瀉利,腸鳴嘔吐,不食腹痛,足冷,始信余言。診其脈,或浮洪,或沉細,或如無。其面或青黃,或赤白。此虛寒假熱之狀,時雖仲夏,當舍時從症。
先用六君子加炮薑、肉桂,數劑胃氣漸復,諸症漸退。更佐以十全大補湯,半載全愈。
儒者楊敬之內人,所患同前,但唾痰涎,或用溫補化痰之劑,不應,面色黧黑,兩尺浮大,按之微細。此因命門火虛不能生脾土,脾土不能生諸臟而為患也,用八味丸補土之母而痊。
人參當歸湯,治產後虛煩,短氣煩悶。
人參,當歸,麥門冬,桂心,生地黃(各二錢),大棗(四枚),粳米(一合),淡竹葉(二錢),芍藥(炒黃,一錢)
上水煎服。
蒲黃散,治症同上。方見前兒枕病。
四物湯加茯神、遠志,治產後虛煩。十全大補湯尤效。
六味丸
八味丸(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六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大尹俞先生的夫人,在產後出現發燒、哺乳時發熱、吐血、便血,並伴有盜汗、頻尿、胸部及脅部疼痛、腹部脹悶等症狀。我認為這是因為她的內臟功能虛弱,治療應該以鞏固身體根本為主。但她自己略懂醫學,擅自使用了降火的藥物,結果病情更加惡化,出現腹瀉、腸鳴、嘔吐、食慾不振、腹痛、腳冷等症狀,這才相信我的話。我為她診脈,發現脈象時而浮大,時而沉細,甚至有時幾乎摸不到。臉色也時而青黃,時而蒼白。這是虛寒導致的假性熱象,即使當時是盛夏,也應該根據病症來治療。
首先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和肉桂,幾個療程後,她的胃氣逐漸恢復,各項症狀也逐漸減輕。再輔以十全大補湯,半年後完全康復。
學者楊敬的夫人,也有類似的病狀,但會吐痰涎。最初使用溫補化痰的藥物,但效果不佳,且臉色變得黧黑,雙手脈象浮大,但按下去卻很細弱。這是因為腎火虛弱無法滋養脾土,脾土又無法滋養其他臟器,導致病情發生。使用八味丸來滋補腎臟,最終康復。
「人參當歸湯」,適用於產後虛弱煩躁、呼吸短促、心情煩悶的情況。
所需材料為人參、當歸、麥門冬、桂心、生地黃(各二錢)、大棗(四枚)、粳米(一合)、淡竹葉(二錢)、炒黃芍藥(一錢)。以上材料用水煎煮服用。
「蒲黃散」,適用症狀與上述相同,詳情請參考前文關於產後病的描述。
「四物湯」加上茯神、遠志,適用於產後虛弱煩躁。十全大補湯效果更佳。
「六味丸」、「八味丸」(以上兩個處方可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十一篇討論)
「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以上兩個處方可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四篇討論)
「六君子湯」(詳情請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六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