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二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 (1)

1. 產後積聚癥塊方論第十一

夫積者,陰氣也,五臟所生;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然積為陰,陰性沉伏,故痛不離其部;聚為陽,陽性浮動,故痛無常處。皆由飲食不節,起居失宜,產後血氣虛弱,風冷所乘,搏於臟腑耳。

愚按:前症乃真氣虧損,邪氣乘之,況產後得之,尤當固元氣為主。若求旦夕之效,而攻其邪,則速其危矣。當參前六七論,及七卷痃癖諸論治之。

白話文:

所謂「積」,是因體內陰氣過剩所致,通常源自五臟的問題;而「聚」則是由於體內陽氣過剩,多半是由六腑的問題所導致。積屬於陰性,陰性的特徵是沉著且不易移動,所以疼痛感會固定在某一部位;聚則屬陽性,陽性具有浮動的特性,所以疼痛的位置會變來變去。這些情況多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生活作息不正常,加上產後身體血氣虛弱,易受風寒侵襲,進而影響臟腑運作。

個人認為:上述症狀是因為體內正氣不足,讓邪氣有機可趁,尤其是產後出現此症狀,更應注重固本培元。如果只求短時間內見效,一味地去攻擊邪氣,反而可能加速病情惡化。治療上,應該參考之前討論的六、七篇論述,以及第七卷關於痃癖(一種腹部腫塊)的各項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