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3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3)

1. 附治驗

一婦人兩臁赤痛,寒熱口苦,嘔吐懶食,面色青黃或赤,此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升麻、茯苓,二劑頓愈。又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全愈。

一婦人飲食勞役,兩臁兼腿疼痛,或時寒熱,余以為脾虛濕熱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茯苓、半夏,治之而痊。後復作,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全愈。

一婦人經行後,寒熱晡熱,兩腿作痛,此肝經血虛也,加味逍遙散加山梔治之而愈。後因勞,日晡內熱,或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前症益甚,更加食少作瀉。余以為元氣下陷,前藥復傷,後用六君子湯加補骨脂二劑,調補脾胃,而瀉止食進,又用補中益氣湯升舉元氣而痊。

大腹皮散,治腳氣肢節煩疼,心神壅悶,或頭暈喘嗽不食。

大腹皮,紫蘇,木通,桑白皮(炒),羌活,荊芥,赤芍藥(炒),青皮,木瓜(不犯鐵器),獨活(各五分),枳殼(麩炒,一錢)

上薑蔥水煎。

半夏散,治腳氣上攻,心腹脹滿,飲食不下,嘔吐不止。

半夏(薑製),陳皮,人參,大腹皮,桂心(各三分),檳榔(一錢),赤茯苓,紫蘇(各五分)

上姜水煎。

桑白皮飲,治兩腳浮腫,小便赤澀,腹脅脹滿,或喘嗽痰湧,嘔吐不食。

桑白皮(炒),郁李仁(去皮),赤茯苓(各一錢),木香,防己(酒拌),大腹皮,紫蘇子(炒),木通(去節),檳榔,青皮(各五分)

上姜水煎。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個婦人,她的雙小腿紅腫疼痛,且伴有發冷發熱,口苦,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臉色青黃或紅,這是肝氣過盛影響到脾胃,使用了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升麻、茯苓,服用兩劑後病癥迅速好轉。之後再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山梔,病癥完全康復。

另一婦人因飲食不當和過度勞累,兩腿及小腿疼痛,偶爾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我認為這是脾虛導致濕熱下陷,於是使用了補中益氣湯加上山梔、茯苓、半夏進行治療,她很快痊癒。然而病症後期再度復發,再次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山梔,病癥得以根治。

有一婦人在月經後,出現發冷發熱,傍晚時更嚴重,雙腿疼痛,這是由於肝經血虛所致,使用了加味逍遙散加上山梔進行治療,病癥痊癒。然而,由於勞累,她在下午開始感到體內燥熱,之前使用的四物、黃柏、知母等藥物,使得之前的病癥更加嚴重,甚至出現食慾減退和腹瀉。我認為這是元氣下陷,先前的藥物對她造成了傷害,後期使用了六君子湯加上補骨脂兩劑,調理脾胃,腹瀉停止,食慾恢復,再使用補中益氣湯提升元氣,最終痊癒。

大腹皮散,用於治療腳部氣滯,肢節疼痛,心神鬱悶,或頭暈呼吸困難,食慾不佳。

半夏散,用於治療腳氣上攻,心腹脹滿,飲食不下,持續嘔吐。

桑白皮飲,用於治療雙腳浮腫,小便顏色深且排尿困難,腹部脹滿,或呼吸困難,痰多,嘔吐不食。

2. 附方

大黃左經湯,治四氣乘注足陽明經,以致臁腿作痛,或足脛赤腫,嘔吐不食,大小便秘結,或惡食喘急,自汗等症。

細辛,茯苓,羌活,大黃(煨),甘草(炙),前胡,枳殼(麩炒),厚朴(薑製),黃芩(炒),杏仁(去皮尖,等分)

上每服五錢,薑棗水煎。

麻黃左經湯,治風寒暑濕,乘注足太陽經,以致腰足攣痹,肢節重痛,或憎寒發熱,無汗惡寒,或自汗惡風頭痛。

麻黃,乾葛,細辛,白朮,茯苓,防己(酒拌),桂枝,羌活,甘草(炙),防風

上每服半兩,薑棗煎服。

半夏左經湯,治足少陽經為風寒暑濕乘注,以致惡寒發熱,腰腿疼痛;或頭目眩暈,嘔吐不食;或熱悶心煩,腿痹不隨。

半夏(薑製),乾葛,細辛,白朮,麥門冬(去心),茯苓,桂枝,防風,乾薑(炮),黃芩(炒),小草,甘草(炙),柴胡

上每服半兩,薑棗水煎。熱悶加竹瀝,喘急加杏仁、桑白皮。

六物附子湯,治四氣乘於足太陰經,以致骨節煩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氣,小便不利,或手足浮腫。

附子(炮),桂,防己(各四錢),甘草(炙,二錢),白朮,茯苓(各二錢)

上每服半兩,姜水煎。

換腿丸,治足三陰經為風寒暑濕之氣所乘,發為攣痹緩縱,或上攻胸背,下注腳膝,疼痛發熱,行步艱難。

薏苡仁,南星,石楠葉,石斛,檳榔,萆薢(酒拌),川牛膝(酒浸),羌活,防風,木瓜(各四兩),黃耆(炒),當歸(酒拌),天麻,續斷(酒炒,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五積散,治風寒所傷,以致腳氣疼痛,或寒熱拘急,嘔吐不食等症。

當歸(酒拌),芍藥(炒),川芎,炮姜,人參,茯苓,陳皮,桔梗(炒),厚朴(姜炒),白芷,蒼朮,半夏(薑製),肉桂,麻黃,甘草(各五分)

上薑棗水煎。

當歸拈痛湯,治濕熱為病,肢節煩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或兼遍身作疼,足脛腫痛不可忍者;或濕熱流注下部,瘡瘍赤腫。

羌活,人參,苦參(酒製),升麻,乾葛,蒼朮(各一錢),甘草(炙),黃芩(酒炒),當歸,茵陳(酒製,各五分),防風,知母(酒炒),澤瀉,豬苓,白朮(各四分)

上水煎服。

紫蘇子湯,治腳氣上攻,陰陽交錯,清濁不分,上重下虛,中滿喘急,嘔吐自汗,無復紀律。

紫蘇子(微炒),半夏(薑製,各二兩),前胡,厚朴(薑製),當歸(酒拌),甘草(炙),桂心,陳皮

上每四錢,入薑棗煎服。

還少丹(方見二十三卷第四論)

六味丸

八味丸(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加味逍遙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白話文:

【附方】

大黃左經湯:適用於四時之氣影響足陽明經絡,導致小腿疼痛,或小腿紅腫,有嘔吐、食慾不振,大小便不通,或厭食、喘息急促,自汗等症狀。藥材包括細辛、茯苓、羌活、熟大黃、炙甘草、前胡、麩炒枳殼、薑製厚朴、炒黃芩、去皮尖杏仁(等量)。每次服用五錢,薑棗水煎服。

麻黃左經湯:用於風寒暑濕影響足太陽經,導致腰部及腳部肌肉僵硬,肢節重痛,或畏寒發燒,無汗怕冷,或自汗怕風頭痛。藥材包括麻黃、乾葛、細辛、白朮、茯苓、酒拌防己、桂枝、羌活、炙甘草、防風。每次服用半兩,薑棗煎服。

半夏左經湯:針對足少陽經受到風寒暑濕影響,導致惡寒發燒,腰腿疼痛;或頭暈目眩,嘔吐、食慾不振;或熱悶心煩,腿痹不靈。藥材包括薑製半夏、乾葛、細辛、白朮、去心麥門冬、茯苓、桂枝、防風、炮乾薑、炒黃芩、小草、炙甘草、柴胡。每次服用半兩,薑棗水煎服。若熱悶可加竹瀝,喘息急促可加杏仁、桑白皮。

六物附子湯:適用於四時之氣影響足太陰經,導致骨節疼痛,四肢拘束,自汗、呼吸短促,小便不順,或手腳浮腫。藥材包括炮附子、桂、防己(各四錢)、炙甘草(二錢)、白朮、茯苓(各二錢)。每次服用半兩,薑水煎服。

換腿丸:針對足三陰經受風寒暑濕之氣影響,導致肌肉僵硬、鬆弛,或上攻胸背,下注腳膝,疼痛發熱,行走困難。藥材包括薏苡仁、南星、石楠葉、石斛、檳榔、酒拌萆薢、酒浸川牛膝、羌活、防風、木瓜(各四兩)、炒黃耆、酒拌當歸、天麻、酒炒續斷(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酒糊丸成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鹽湯送服。

五積散:用於風寒侵襲,導致腳氣疼痛,或寒熱交替,肌肉拘束,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藥材包括酒拌當歸、炒芍藥、川芎、炮薑、人參、茯苓、陳皮、炒桔梗、薑炒厚朴、白芷、蒼朮、薑製半夏、肉桂、麻黃、甘草(各五分)。薑棗水煎服。

當歸拈痛湯:適用於濕熱致病,肢節疼痛,肩背沉重,胸膈不順;或全身疼痛,小腿腫痛無法忍受;或濕熱流注下部,造成傷口紅腫。藥材包括羌活、人參、酒製苦參、升麻、乾葛、蒼朮(各一錢)、炙甘草、酒炒黃芩、當歸、酒製茵陳(各五分)、防風、酒炒知母、澤瀉、豬苓、白朮(各四分)。水煎服。

紫蘇子湯:用於腳氣上攻,陰陽失調,清濁不分,上重下輕,腹部脹滿、喘息急促,嘔吐自汗,失去規律。藥材包括微炒紫蘇子、薑製半夏(各二兩)、前胡、薑製厚朴、酒拌當歸、炙甘草、桂心、陳皮。每次服用四錢,薑棗煎服。

接著提到的藥方,因篇幅限制,未在這裡詳細列舉,請參考相關資料:還少丹(詳見二十三卷第四論)、六味丸八味丸(詳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小柴胡湯(詳見二十四卷第二論)、加味逍遙散(詳見二十四卷第四論)、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詳見二十四卷第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