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脾胃虛弱,忽痰壅塞氣喘,頭搖目札,手揚足擲,難以候脈。視其面,黃中見青。此肝木乘脾土,用六君加柴胡、升麻治之而蘇,更以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而痊。
葛根湯,治剛痙,無汗惡風。
葛根(一錢),麻黃(去根節),殭蠶(炒,各三分),桂枝,粉草(炒),芍藥(各五分),大棗(三個)
上水煎,出汗為度。(凡產後麻黃宜斟酌用)
附術湯,治手足逆冷,筋脈拘急,汗出項強,口噤痰湧。
附子(炮),白朮,獨活(各五分),川芎,肉桂(各三分)
上棗水煎服。
桂心白朮湯,治陰痙,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
白朮,桂心,附子(炮),防風,川芎,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五錢,薑棗水煎服。
八物白朮散,治陰痙,手足厥冷,筋急脈拘而無汗者。
白朮,麻黃(去根節),茯苓,五味子(杵,炒),羌活(各半兩),附子(炮),桂心(各三錢),良薑(一錢)
上每服四錢,姜水煎。(凡用麻黃宜斟酌,不可過多)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因脾胃虛弱,突然出現痰多導致呼吸困難,頭晃眼瞇,手腳不自主地揮動,病情嚴重到無法診脈。觀察她的臉色,呈現出黃中帶青的病容。這是由於肝臟功能過旺影響到了脾臟,使用了六君子湯加上柴胡和升麻來治療,病人逐漸甦醒,再進一步以補中益氣湯加上半夏和茯苓,最終病情完全康復。
葛根湯,適用於治療剛性的痙攣,症狀包含無汗且畏風。
葛根(1錢),麻黃(去根節),僵蠶(炒,各3分),桂枝,炙甘草(炒),芍藥(各5分),大棗(3個)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至患者出汗即可。(產後婦女使用麻黃時需謹慎)
附子湯,適用於治療手腳冰冷,筋脈緊繃,大量出汗且頸部僵硬,口閉且痰多。
附子(炮),白朮,獨活(各5分),川芎,肉桂(各3分)
以上藥材與大棗一同用水煎煮服用。
桂心白朮湯,適用於治療陰性痙攣,手腳冰冷,筋脈緊繃,持續出汗。
白朮,桂心,附子(炮),防風,川芎,甘草(各等分)
以上藥材每次服用5錢,薑棗水煎煮服用。
八物白朮散,適用於治療陰性痙攣,手腳冰冷,筋脈緊繃且無汗。
白朮,麻黃(去根節),茯苓,五味子(搗碎,炒),羌活(各半兩),附子(炮),桂心(各3錢),高良薑(1錢)
以上藥材每次服用4錢,薑水煎煮。(使用麻黃時需謹慎,不宜過量)
2. 附方
通關散,治卒然牙關緊急,腰背反張,藥不得咽。
細辛,薄荷葉,牙皂角(各等分)
上為末,每用少許吹鼻內,候得噴嚏,隨進湯藥。
瀉青丸(方見二十四卷第三論)
異功散(方見二十三卷第三論)
六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六論)
加味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補中益氣湯
加味四物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逍遙散
十全大補湯
加味歸脾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大承氣湯(方見後)
參附湯(方見十卷第三論)
白話文:
[附方]
通關散:適用於突然間牙關咬得很緊,腰背僵硬,無法吞服藥物的情況。
配方成分有:細辛、薄荷葉、牙皁角(各取等量)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只需取少量吹入鼻內,等到打噴嚏後,即可順利服用湯藥。
瀉青丸、異功散、六味丸、加味小柴胡湯、補中益氣湯、加味四物湯、加味逍遙散、十全大補湯、加味歸脾湯、大承氣湯、_參附湯_等方劑,其詳細配方與應用請參考相應卷次的論述。
其中,瀉青丸、異功散、六味丸、加味小柴胡湯、加味四物湯、加味逍遙散、十全大補湯、加味歸脾湯、大承氣湯、_參附湯_的具體內容可分別在第二十四卷第三論、第二十三卷第三論、第二十四卷第十六論、第二十四卷第二論、第二十四卷第六論、第二十四卷第四論以及第十卷第三論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