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五 (1)
卷十五 (1)
1. 妊娠腹內鐘鳴方論第九
治孕婦腹內鳴,用鼠窟中土為末,入麝香,酒調下三錢,立愈。或黃連濃煎汁,母常呷之。
愚按:《產寶》云:小兒在腹中哭,其治法亦用空房中鼠穴土,或黃連濃煎飲之,立愈,想即是症。又云:臍帶上疙瘩,兒含口中,因妊娠登高舉臂,脫出兒口,以此作聲。令妊婦屈腰就地,如拾物,仍入兒口即止。然黃連性寒,麝香開竅,當酌量用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懷孕期間,孕婦腹部內有類似鐘鳴的聲音的治療方式。古時的療法是使用從老鼠洞裡挖出的泥土磨成粉,加入麝香,用酒調和後服用約三錢,通常會立即見效。另一種方法則是濃煎黃連汁,讓孕婦經常飲用。
進一步來說,《產寶》一書中提到,如果胎兒在子宮內哭泣,治療方式也是使用空屋中的老鼠窩泥土,或者濃煎黃連汁飲用,都能迅速痊癒,可能描述的就是同一種症狀。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臍帶上長了疙瘩,被胎兒含在嘴裡,因為孕婦在懷孕期間抬高手臂或登高,導致疙瘩脫離胎兒的嘴巴,因而產生聲音。這時,讓孕婦彎腰靠近地面,就像在撿東西一樣,疙瘩就會重新進入胎兒的口中,聲音也就停止了。然而,黃連性質寒涼,麝香有強烈的通竅作用,使用時應適度考量。
2. 龔彥德孕癰方第十
治孕癰,用烏藥五錢,水一鍾,煎七分,入牛皮膠一兩,煎化溫服。或薏苡仁煮汁飲之。
愚按:孕癰即是腹內患癰,如前法不應,宜用牡丹皮散,或加薏苡仁湯。(治驗見二十四卷)
白話文:
在處理懷孕期間的膿腫問題,使用烏藥五錢,加入一杯水,熬煮至剩下七分水量,然後加入一兩的牛皮膠,煎煮至融化後溫熱服用。或者可以選擇飲用薏苡仁煮的汁液。
個人認為:所謂的懷孕膿腫,即是在腹部內產生膿腫。如果前面所述的方法效果不佳,建議改用牡丹皮散,或者加上薏苡仁湯一起使用。(詳細治療驗證方法請參考第二十四卷)
希望這能幫助你理解古文內容。
3. 妊娠不語論第十一
孕婦不語,不須服藥,臨產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湯,產下便語。黃帝問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何也?岐伯對曰:胞絡繫於腎,腎脈貫系舌本,故不能言。十月分娩後,自為之言也。
愚按:前症果《內經》窮理之言,人有患此,當調攝以需之,不必驚畏,而泛用藥也。
白話文:
在懷孕期間,如果孕婦無法說話,無需特別服用藥物治療。到了臨近生產的月份,可以服用保生丸與四物湯,通常在產後就能恢復說話能力。
黃帝曾問道:有的人懷孕九個月時會突然失聲,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這是由於子宮的神經連接至腎臟,而腎臟的脈絡又貫穿到舌頭根部,因此影響了說話的能力。但是,在生產後的第十個月,語言功能自然就會恢復。
我的理解是:《內經》中對於這種現象的解釋確實是透徹的。如果有人遭遇這樣的狀況,應以調養和等待為主,不必過度恐慌或隨意使用藥物。
4. 妊娠傷食方論第十二
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故妊娠傷食,最難調治者。
愚按:東垣先生云:脾胃之氣壯,則過時而不飢,多食而不傷。蓋胃主司納,脾主消化,五臟之本也,然食倍而傷者,乃脾氣虛而不化也。若投以峻劑,則脾胃復傷,而胎亦損矣。當審其所因而調治之。若飲食停滯,或肚腹作痛,用平胃散。嘔吐噁心,加枳殼、砂仁。吞酸噯腐,加黃連三分,吳茱萸二分。
腹滿泄瀉,用六君子湯。停滯肉食,倍加山楂。停滯麵食,倍加麥糵。停滯糯食,用白酒麴末一味。米食停滯,倍加谷糵。魚腥所傷,倍加陳皮。傷辛熱之物,加黃連。傷生冷之物,加砂仁、木香。如不應,更加肉豆蔻、補骨脂。再不應,用四神丸。若脾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
凡噯覺藥氣,且戒藥鉺,節飲食。經云: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大凡脾胃虛弱,飲食難化,以白朮、陳皮為末,等分,陳曲糊丸,常服最善。枳朮丸,但可暫用,枳實峻厲,能耗真氣,治者慎之。
白話文:
經典有言:如果飲食過量,會導致腸胃受傷。又有說法:人體的陰氣生成,根本來自於五種味道的食物;但陰氣所在的人體五臟,卻也可能因這五種味道的食物而受傷;因此,懷孕期間因過量飲食導致的腸胃問題,是最難調整和治療的。
個人理解:東垣先生曾提到,如果脾胃功能強壯,即使超過用餐時間也不會感到餓,即使大量進食也不會受傷。因為胃負責接收食物,脾負責消化食物,這是身體的根本。然而,如果飲食過量導致腸胃受傷,就是因為脾氣虛弱,無法正常消化。如果使用猛烈的藥物治療,可能會再次傷害脾胃,同時也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所以,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和治療。如果食物積聚在腸胃中,或者肚子疼痛,可以使用平胃散。如果有噁心、嘔吐的情況,可以加入枳殼和砂仁。如果口中有酸味,可以加入少量黃連和吳茱萸。
如果腹部腫脹或有腹瀉,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如果吃肉過多,可以加倍使用山楂。如果吃麵類食物過多,可以加倍使用麥芽。如果吃糯米過多,可以使用白酒麴末。如果吃米飯過多,可以加倍使用谷芽。如果吃魚類或海鮮過多,可以加倍使用陳皮。如果吃了辛辣或熱性的食物,可以加入黃連。如果吃了生冷的食物,可以加入砂仁和木香。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效,可以加入肉豆蔻和補骨脂。如果還是無效,可以使用四神丸。如果脾氣下陷,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
一旦感覺到藥物的氣味,應暫停藥物,並控制飲食。經典有言:如果脾臟受損,應調整飲食,適應寒熱變化。一般來說,脾胃虛弱,飲食難以消化,可以將白朮和陳皮研磨成粉,等比例混合,用老酒麴做成藥丸,長期服用效果最好。使用枳朮丸只能暫時使用,因為枳實性質猛烈,可能耗損真正氣力,治療者需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