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亞卿李浦汀側室,妊娠大小便不利,或用降火理氣之劑,元氣反虛,肝脈弦急,脾脈遲滯。見其面色青黃不澤。余曰:此鬱怒所致也。用加味歸脾湯為主,佐以加味逍遙散而安。

主政王天成之內,妊娠疾愈後,二便不通。其家世醫,自用清熱之劑,未效。余診其脈,浮大而澀,此氣血虛也。朝用八珍湯加桃仁、杏仁,夕用加逍遙散加車前子而瘥。

當歸散,治妊娠因怒,肚腹脹痛,四肢浮腫,氣急作喘,大便難,小便澀,產門腫。

當歸(五分),赤茯苓,枳殼(麩炒),白芍藥,川芎(各一錢),白姜(炮),木香(煨),粉草(各三分)

上用姜水煎。氣弱枳殼減半,大便秘加蜜同煎。

治妊娠大小便不通,腹脅痞悶,不思飲食:

大黃(炒),木通,檳榔(各一兩),枳殼(麩炒,三分),訶梨勒(四枚,去核,半生半煨),大腹子(三枚)

上為末,用童便一盞,蔥白二寸,煎六分,調服二錢。

初虞世治妊娠風氣,大便秘澀:

枳殼(三兩,麩炒),防風(二兩),甘草(炙,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空心用白滾湯調,日三服。

《小品》治妊娠小便不利,氣急,服豬苓散。不瘥,用甘遂為末,蜜和服豆許,微利之。未利再服,利後仍服豬苓散。

豬苓散,治妊娠小便澀痛及胎水。豬苓去皮為末,白湯調下錢許,加至二錢,日三夜二服。

又方,車前子一兩,大黃半兩,炒為末,每服三錢,蜜湯調。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亞卿李浦汀的側室在懷孕期間遭遇大小便不順暢的困擾,原先使用降火與調理氣機的藥物,卻導致元氣更顯虛弱,肝臟功能緊張,脾臟運作遲緩。觀察其臉色呈現青黃且無光澤。我認為這是因為鬱悶生氣所引發的問題。於是,以加味歸脾湯為主要治療手段,輔以加味逍遙散進行調理,病情得以穩定。

主政王天成的夫人,在懷孕病癒後出現二便不暢的情況。他們家族世代從醫,自行使用清熱藥物,但並無顯著效果。經診脈發現,脈象浮大而澀,顯示氣血虛弱。於是,上午使用八珍湯加入桃仁、杏仁,晚上則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車前子,病情得到改善。

「當歸散」,適用於懷孕時因生氣導致腹部脹痛,四肢浮腫,呼吸急促,排便困難,小便不順,以及產道腫脹。配方包括當歸(五分)、赤茯苓、炒過的枳殼、白芍藥、川芎(各一錢)、炮製過的白薑、木香(煨)、粉草(各三分)。將上述藥材用薑水煎煮。若氣力較弱,可減少一半的枳殼用量;若大便乾燥,可加入蜂蜜一同煎煮。

針對懷孕時大小便不暢,腹部脹滿,食慾不振的情況,配方如下:炒過的大黃、木通、檳榔(各一兩)、炒過的枳殼(三分)、訶梨勒(四枚,去核,半生半熟)、大腹子(三枚)。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取一盞童子尿,加入二寸長的蔥白,煎煮至剩下六分,調入兩錢藥粉服用。

初虞世針對懷孕時風氣影響,大便乾澀的情況,提供以下配方:炒過的枳殼(三兩)、防風(二兩)、炙甘草(一兩)。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二錢,空腹時用開水調服,每日三次。

根據《小品》記載,針對懷孕時小便不順,呼吸急促的情況,首先服用豬苓散。若無效,可將甘遂研磨成粉末,與蜂蜜混合,每次服用如豆粒大小,使其輕微瀉下。若未達到效果,可再次服用,瀉下後繼續服用豬苓散。

「豬苓散」,適用於懷孕時小便不順及疼痛,以及胎兒水中毒。將豬苓去皮磨成粉末,用白湯調和服用,初次服用約一錢,逐漸增加至二錢,日間服用三次,夜間服用二次。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車前子一兩,大黃半兩,炒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以蜂蜜水調和服用。

2. 附方

四物湯。

六君子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紫蘇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八論)。

龍膽瀉肝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八論)。

加味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

八珍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 四物湯:這是一種傳統的補血藥方。

  • 六君子湯:此藥方可健脾益氣,詳情可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六篇的討論。

  • 紫蘇湯:一種藥方,其詳細資訊請參閱第二十四卷第八篇的討論。

  • 龍膽瀉肝湯:此藥方用於清肝火,具體內容在第二十四卷第八篇有詳細描述。

  • 加味逍遙散:一種加了特殊配料的逍遙散。

  • 加味歸脾湯:一種添加了額外成分的歸脾湯。

  • 八珍湯:這是一種綜合滋補的藥方,詳細內容可在第二十四卷第四篇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