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邊太常側室,妊娠泄瀉,自用積、術。黃連之類,腹悶吐痰,發熱惡寒,飲食到口即欲作嘔,強匙許,即吞酸不快,欲用祛痰理氣。余曰:此因脾胃傷而痰滯中脘,若治痰氣,復傷脾胃矣。遂以參、朮、炮姜為末,丸如黍粒,不時含咽三五丸,漸加至三日後,日進六君子湯而尋愈。
進土王繳徵之內,懷妊泄瀉,惡食作嘔。余曰:脾氣傷也。其君憂之,強進米飲。余謂:飲亦能傷胃,且不必強,俟脾胃醒,宿滯自化,飲食自進。不信,別用人參養胃湯飲之,吐水酸苦,又欲投降火寒藥。余曰:若然,則胃氣益傷也。經云:損其脾胃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後不藥果愈。
厚朴丸
乾薑(炒),厚朴(去皮,等分)
上水拌炒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草果散,治虛寒泄瀉腹痛無度。
厚朴(薑汁拌炒,二兩),肉豆蔻(十個,麵煨),草豆蔻(十個,煨)
上每服三錢,用姜水煎。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邊太常的側室在懷孕期間有腹瀉的症狀,她自己使用了積、術和黃連等藥物,但反而出現腹部悶脹和吐痰的情況,還伴有發燒與怕冷的症狀,食物一入口就想嘔吐,即使勉強吞下一小匙的食物,也會感到胃酸反流,極為不舒適,想要使用祛痰理氣的藥物。我說:這是因為脾胃受損導致痰滯在胃部,如果再治痰氣,會進一步傷害脾胃。於是,我使用人參、白朮和炮姜磨成粉末,做成像黍粒大小的丸子,隨時含服三到五粒,逐漸增加劑量,三天後,每天服用六君子湯,病情很快就痊癒了。
進士王先生的妻子懷孕期間也有腹瀉和噁心的問題。我告訴他:這是因為脾氣受損。他很擔心,強迫妻子喝粥。我說:粥也會傷胃,而且不必強迫,等到脾胃恢復,舊有的食物殘渣自然會消化,食慾也會自動恢復。他不相信我的話,另找人開了人參養胃湯,結果嘔吐出酸苦的水,又想服用降火的寒涼藥物。我說:如果這樣做,胃氣會更受傷。古書上寫著:如果脾胃受損,應調整飲食,保持適宜的溫度。後來,他妻子不藥而愈。
「厚朴丸」配方如下: 乾薑(炒過),厚朴(去皮,等份)
將以上藥材用水拌炒,磨成粉末,用水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粒,用米湯送服。
「草果散」,適用於虛寒性腹瀉和腹痛無度的治療。 厚朴(薑汁拌炒,二兩),肉豆蔻(十個,麵粉裹住蒸熟),草豆蔻(十個,蒸熟)
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水煎煮服用。
2. 附方
附子理中湯。(方見二十卷第八論)
理中丸。
五苓散。(二方見二十卷第十論)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錢氏益黃散。(方見二十一卷第九論)
四神丸。(方見八卷第八論)
四神丸。(方見八卷第八論)
七味白朮丸。(方見二十一卷第二論)
八味丸。(方見第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白話文:
-
附子理中湯:此處引用的是在二十卷第八篇討論中的配方。
-
理中丸:這也是另一個藥方。
-
五苓散:這個藥方同樣在二十卷第十篇的討論中被提及。
-
六君子湯:這是另一種藥方。
-
補中益氣湯:此方在二十四卷第六篇討論中有詳細說明。
-
錢氏益黃散:可在二十一卷第九篇討論中找到該藥方的詳情。
-
四神丸:此藥方在八卷第八篇討論中有詳細介紹。(重複兩次)
-
七味白朮丸:此藥方在二十一卷第二篇討論中有詳細介紹。
-
八味丸:此藥方在第二十四卷第十一篇討論中有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