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四 (3)
卷四 (3)
1. 婦人血風癮疹瘙癢方論第三
婦人瘙癢癮疹,五心煩熱,乃血風攻疰,用人參荊芥散、消風散、逍遙散。大抵因體虛風寒相搏,赤屬血分,白屬氣分也。經云:汗出見濕,乃生痤痱。凡人汗出不可露臥沐浴,使人身振寒熱,致生風疹也。
愚按:前症有身發疙瘩,或如丹毒,癢痛不常,或膿水淋漓,發熱煩渴,或頭目昏眩,日晡益甚,或寒熱發熱,月經不調,皆肝經風熱血燥,用加味逍遙散為主,佐以四君、芎、歸。若忿怒身發疙瘩,痛疼寒熱,乃肝火血燥,用加味小柴胡湯。氣血俱虛,八珍加柴胡、丹皮。
若夜間發熱,作渴譫語,乃熱入血室,用小柴胡加生地;血虛,四物合小柴胡,後用加味逍遙散調理。若鬱結食少體倦,內熱晡熱,乃脾經血燥,用加味歸脾湯,寒熱加出梔、熟地。若遊走瘙癢,乃血風走注,用何首烏散;血虛,逍遙散;風熱,消風散。若專用風藥,復傷陰血,必致筋攣等症。
)
白話文:
【婦女血風疹癢治療方法討論】
婦女若出現皮膚瘙癢、紅疹,且手心腳心感到煩熱,多是由於血液中的風邪侵襲所致,可使用人參荊芥散、消風散、逍遙散等藥物治療。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多由身體虛弱時風寒相鬥引起,紅疹屬於血液問題,白疹則是氣血問題。古籍記載:出汗後皮膚受潮濕影響,就可能生成痤瘡或痱子。因此,出汗後不可直接暴露在冷空氣中或立即洗澡,以免身體產生寒熱交錯,導致風疹生成。
對於此類病症,患者身上可能出現疙瘩,有的像丹毒,癢痛不定,有的會流出膿水,伴隨發熱口渴,有的會感到頭暈眼花,病情通常在下午加重,有的會出現寒熱交替,月經失調,這些都是肝臟經絡風熱和血燥所導致,主要使用加味逍遙散治療,輔以四君子湯、川芎、當歸。若因情緒波動而引發疙瘩,伴有疼痛和寒熱,是肝火旺盛和血燥所致,應使用加味小柴胡湯。若是氣血雙虛,則需使用八珍湯加上柴胡、牡丹皮。
如果患者夜晚發熱,口渴並有胡言亂語,可能是熱邪進入血脈,使用小柴胡湯加上生地黃治療;若因血虛,則可用四物湯結合小柴胡湯,後續再使用加味逍遙散調理。若情緒鬱悶、食慾不佳、疲憊不堪,且有內熱和晡熱,這多是脾臟經絡血燥所致,應使用加味歸脾湯,若同時有寒熱交錯,則需加入梔子、熟地黃。若是皮膚遊走性瘙癢,這可能是血風流竄,可用何首烏散;若血虛,可用逍遙散;風熱,可用消風散。但若單純使用祛風藥物,可能會進一步傷害陰血,進而導致肌肉抽搐等症狀。
2. 附治驗
一婦人身發疙瘩,或如丹毒,癢痛不常,搔碎成瘡,膿水淋漓,發熱煩渴,頭目眩暈,日晡益甚,此血虛內熱之症,以當歸飲加柴胡、山梔治之而愈。
一婦人患前症,肢體疼痛,頭目不清,自汗盜汗,月水不調,肚腹作痛,食少倦怠,先用人參荊芥散,後用逍遙散,治之而痊。
一婦人因忿怒,身發疙瘩,憎寒發熱。余謂肝火,用小柴胡湯加山梔、黃連治之而愈。後口苦脅痛,小便淋漓,復用前藥全愈。
一婦人患前症發熱,夜間譫語,此血分有熱,以小柴胡湯加生地治之而安。後用四物湯加柴胡、山梔、丹皮而熱退,又用逍遙散全愈。
一室女十四歲,天癸未至,身發赤斑癢痛,左關脈弦數,此因肝火血熱,以小柴胡湯加山梔、生地、丹皮治之而愈。若因怒而致者,亦宜治以前藥。(治驗余見二十四卷血風門)
何首烏散,治皮膚瘙癢遊走無定。
何首烏,防風,白蒺藜(炒),枳殼(麩炒),天麻,殭蠶,胡麻(炒),茺蔚子,蔓荊子(各一錢),茵陳(五分)
上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個婦女身上長了疙瘩,有些像丹毒,癢痛交加,抓破後變成瘡口,膿水流淌,她還發燒口渴,頭暈目眩,尤其下午病情加重。這是血虛內熱的症狀,用當歸飲加上柴胡和山梔治療,後來病就好了。
另一個婦女有類似病況,肢體疼痛,頭腦不清,白天晚上都出汗,月經不調,肚子痛,食慾差且容易疲倦。先使用人參荊芥散,後使用逍遙散,病就痊癒了。
有位婦女因為憤怒,身上長了疙瘩,寒戰發燒。我認為是肝火旺盛,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黃連治療,病好了。之後她又出現口苦、肋痛,小便頻繁,再次服用同樣藥方,完全康復。
有個婦女患了前面提到的病,發燒,夜晚胡言亂語,這是由於血分有熱。使用小柴胡湯加上生地治療,病情穩定。後使用四物湯加上柴胡、山梔、牡丹皮,熱退了,再使用逍遙散,病完全好了。
有個14歲的少女,尚未來月經,身上出現紅色斑點,非常癢痛,左手脈象弦數,這是因為肝火和血熱。使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生地、牡丹皮治療,病就好了。如果是因憤怒導致的,也適合使用同樣藥方。
「何首烏散」,可以治療皮膚瘙癢,且瘙癢位置不定。
藥方包括:何首烏、防風、炒白蒺藜、麩炒枳殼、天麻、僵蠶、炒胡麻、茺蔚子、蔓荊子各一錢,茵陳五分。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3. 附方
四物湯
四君子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八珍湯
加味歸脾湯
加味逍遙散
逍遙散(四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當歸飲(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消風散(方見二十四卷第七論)
人參荊芥散(方見五卷第三論)
白話文:
[附方]
以下為一些傳統中醫處方:
-
四物湯:一種由四種草藥組成的補血方。
-
四君子湯:此方也在第二十四卷第六篇中有詳細說明,主要由四種草藥組成,用於補益脾胃。
-
加味小柴胡湯:在小柴胡湯基礎上添加其他草藥,用於調理肝膽。
-
小柴胡湯:此方也在第二十四卷第二篇中有詳細說明,主要用於調理肝膽。
-
八珍湯:一種綜合了八種草藥的補血補氣方。
-
加味歸脾湯:在歸脾湯基礎上添加其他草藥,主要用於治療脾虛。
-
加味逍遙散:在逍遙散基礎上添加其他草藥,主要用於調節情緒。
-
逍遙散:此方也在第二十四卷第四篇中有詳細說明,主要用於調節情緒。
-
當歸飲:一種以當歸為主的補血方,詳情可見第二十四卷第六篇。
-
消風散:一種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方,詳情可見第二十四卷第七篇。
-
人參荊芥散:一種以人參和荊芥為主的方,詳情可見第五卷第三篇。
4. 婦人虛風頭目眩暈方論第四
婦人頭眩,由氣虛風入於腦,循脈引於目系,目系急而然也,邪甚則必癲。《素問》云:頭痛癲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搖,目瞑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在肝。下虛者腎虛也,故腎厥則頭痛;上虛者肝虛也,故肝虛則暈。徇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搖不定。目眩耳聾,皆暈之狀,故肝厥頭痛不同也。
愚按:丹溪先生云:眩者言其黑運旋轉,其狀目閉眼昏,身轉耳聾,如立舟船之上,起則欲倒。蓋虛極乘寒得之,亦不可一途而取軌也。若風則有汗,寒則掣痛,暑則熱悶,濕則重滯,此四氣乘虛而眩運也。若鬱結生痰而眩暈者,此七情虛火上逆也。若淫欲過度而眩暈者,此腎虛氣不歸源也。
若吐衄漏崩而眩暈,此肝虛不能攝血也。有早起眩暈,須臾自定者,元氣虛也,正元飲下黑錫丹。傷濕頭運,用腎著湯加川芎,有痰用青州白丸子。頭風,風熱也,久則目昏。偏頭風,相火也,久則目緊便澀。皆宜出血以開表之。
竊謂前症肝虛頭暈,用鉤藤散;腎虛頭暈,六味丸;頭暈吐痰,養正丹,不應,八味丸;血虛,四物、參、苓、白朮,不應,當歸補血湯;氣虛,四君、歸、耆,不應,益氣湯;肝木實,瀉青丸,虛用地黃丸,不應,川芎散;脾氣虛,二陳、參、朮、柴胡、升麻,不應,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脾胃有痰,半夏白朮天麻湯;風痰上壅,四神散;發熱惡寒,八物湯;七情氣逆,四七湯;傷濕而暈,除濕湯。
白話文:
婦女感到頭部眩暈,主要是因為體內氣力不足,導致風邪進入腦部,再沿著脈絡影響到眼睛周圍的神經,這是因為眼睛周圍的神經受到風邪的影響而變得緊張。若風邪加重,可能會導致癲癇。根據《素問》記載,頭痛和癲癇,可能是下部虛弱,上部實滿所引起,這可能涉及到腳部的腎和膀胱經絡,嚴重的話,風邪會深入腎臟,導致視線模糊,頭部搖晃不定,聽覺喪失。若下部實滿,上部虛弱,可能涉及腳部的膽和肝經絡,嚴重的話,問題可能出在肝臟。下部虛弱通常指的是腎虛,所以腎虛會引起頭痛;上部虛弱通常指的是肝虛,所以肝虛會導致眩暈。視線模糊和頭部搖晃不定,就像是有東西遮住了頭部,且不斷地搖晃。眩暈和聽覺喪失都是眩暈的症狀,所以肝虛引起的頭痛和眩暈是不同的。
丹溪先生提到,眩暈是指頭部感到黑暗且旋轉,眼睛閉上時會感到昏暗,身體轉動,耳朵聽不到聲音,就像是站在船上,一站起來就想倒下。這通常是因為極度虛弱,在寒冷環境下得到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若是風邪,就會出汗;若是寒邪,就會抽痛;若是暑邪,就會感到熱和悶;若是濕邪,就會感到沉重,這些都是四種邪氣趁虛而入,導致眩暈。若是因情緒壓抑產生痰濕而導致眩暈,這就是七情虛火上升的結果。若是過度性行為導致眩暈,這就是腎虛,氣力無法回到根源。
若是嘔吐、鼻血、月經失調或大出血後產生眩暈,這就是肝虛,無法控制血液。有些人早上起牀就感到眩暈,但過一會兒就好了,這是元氣虛弱的表現,可用正元飲配黑錫丹。若是因濕邪導致頭部眩暈,可使用腎著湯加上川芎;若有痰濕,可用青州白丸子。若是頭風,這就是風熱,時間久了會導致視力模糊。若是偏頭風,這就是肝火,時間久了會導致眼睛緊繃,排便困難。這些情況都適合放血來舒緩。
我認為,若是肝虛導致頭部眩暈,可使用鉤藤散;若是腎虛導致頭部眩暈,可用六味丸;若是頭部眩暈並伴有噁心,可用養正丹,若無效,可用八味丸;若是血虛,可用四物湯,加上人參、茯苓、白朮,若無效,可用當歸補血湯;若是氣虛,可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黃耆,若無效,可用益氣湯;若是肝火旺盛,可用瀉青丸,若是肝虛,可用地黃丸,若無效,可用川芎散;若是脾氣虛,可用二陳湯,加上人參、白朮、柴胡、升麻,若無效,可用益氣湯加上茯苓、半夏;若是脾胃有痰濕,可用半夏白朮天麻湯;若是風痰上沖,可用四神散;若是發燒畏寒,可用八物湯;若是因情緒導致氣逆,可用四七湯;若是因濕邪導致眩暈,可用除濕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