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妊娠氣喘痰甚,諸藥不效,素有帶下,始於目下浮兩月餘,其面亦然。此氣虛而有痰飲也,用六味丸料數劑而愈。
一妊婦嗽則便自出。此肺氣不足,腎氣虧損,不能司攝,用補中益氣湯以培土金,六味丸加五味以生腎氣而愈。
一妊婦咳嗽,其痰上湧,日五六碗許,諸藥不應。予以為此水泛為痰,用六味丸料及四君子湯各一劑稍愈,數劑而安。
一妊婦因怒,咳嗽吐痰,兩脅作痛。此肝火傷肺金,以小柴胡湯加山梔、枳殼、白朮、茯苓治之而愈。但欲作嘔,此肝侮脾也,用六君子加柴胡、升麻而痊。
桔梗散,治風寒咳嗽,喘急不食。
天門冬(去心),桑白皮,桔梗(炒),紫蘇(各五分),赤茯苓(一錢),麻黃(去節,二分),貝母,人參,甘草(炒)
上姜水煎。
馬兜鈴散,治咳嗽氣喘。
馬兜鈴,苦梗,人參,甘草,貝母(各五分),陳皮(去白),大腹皮(黑豆浸洗),紫蘇,桑白皮(各一錢),五味子(五分)
上姜水煎。
百合散,治咳嗽,胸膈煩悶。
川百合,紫菀,麥門冬,苦梗,桑白皮(各五分),甘草(三分),竹茹(二分)
上姜水煎。
治妊娠傷寒,涎多咳嗽。
知母,杏仁,天門冬,桑白皮(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旋覆花湯,治感冒喘嗽,胸滿痰盛。(方見二十二卷第四論)
華蓋散,治症同上,或項背拘急,鼻塞頭眩,時發寒熱。(方見六卷第十二論)
參蘇飲加杏仁、五味子,治症同上。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孕婦呼吸困難且痰非常多,各種藥物都無效,她本來就有白帶問題,從眼睛下方開始浮腫超過兩個月,臉部也有同樣情況。這是因為氣血虛弱且有痰濕,使用六味地黃丸配方幾劑後就康復了。
另一名孕婦一咳嗽就會失禁。這是肺氣不足,腎氣損耗,無法控制膀胱,使用補中益氣湯以培養脾胃,加上六味地黃丸配方加入五味子以增強腎氣,然後康復。
一位孕婦咳嗽,痰往上湧,每天吐痰五六碗,各種藥物都無效。這是由於水液運行失常導致產生大量痰液,使用六味地黃丸配方和四君子湯各一劑病情稍微好轉,再服用幾劑後病情穩定。
一位孕婦因為生氣,咳嗽並吐痰,兩側肋骨疼痛。這是肝火傷害到肺,使用小柴胡湯加入山梔子、枳殼、白朮、茯苓治療後康復。但她偶爾會想嘔吐,這是肝臟影響到脾臟,使用六君子湯加入柴胡、升麻後康復。
桔梗散,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咳嗽,喘息嚴重,不想吃東西。
馬兜鈴散,用於治療咳嗽和氣喘。
百合散,用於治療咳嗽和胸部感到悶痛。
對於孕婦感冒,口水多,咳嗽的情況,有特定配方可用。
旋覆花湯,用於治療感冒引起的喘息咳嗽,胸口滿悶,痰多。
華蓋散,用於治療類似症狀,或是頸背緊繃,鼻塞頭暈,時冷時熱。
參蘇飲加入杏仁、五味子,用於治療上述相同症狀。
2. 附方
金沸草散(方見六卷第十二論)
人參平肺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二論)
人參敗毒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十論)
補中益氣湯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六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白話文:
[附方]
以下為一些古代醫方的現代解譯:
-
金沸草散:請參考「六卷第十二論」中所載之處方。
-
人參平肺散:詳細處方請見「二十四卷第十二論」。
-
人參敗毒散:該藥方詳情請查閱「二十四卷第十論」。
-
補中益氣湯:這是一種用於調理中氣、增強體力的中藥方。
-
四君子湯:此為一種常見的補益脾胃的中藥方。
-
六君子湯:這也是調理脾胃的方子,詳細內容可參考「二十四卷第六論」。
-
六味丸:該藥方的詳細資訊請參照「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
小柴胡湯:該方詳情請見「二十四卷第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