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1)

1. 妊娠驚胎及僵仆方論第七

妊娠驚胎者,乃懷妊將滿,胎神已具,墜僕傷胎,甚至下血不醒。若欲驗其子母安否,當參第四論治之。

愚按:前症若因怒跌僕,或手足抽搐,用鉤藤湯。若因氣滯,用紫蘇飲。若因脾胃氣虛,用六君子加蘇梗。若鬱結傷脾,用歸脾湯。若鬱怒傷肝脾,用四七湯加芎、歸。若去血過多,用佛手散。如不應,膠艾湯。氣血虛,八珍加膠、艾。

神妙佛手散,治胎痛,服之即安;胎損,服之立下。即芎歸湯

當歸,川芎(各五錢)

上水酒煎。血崩昏暈,用水煎服。

治妊娠從高墜下,腹痛下血:

生地黃,益母草(各二錢),當錢,黃耆(炒,各一錢)

上水煎服。

膠艾湯,治妊娠頓僕,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或胎上搶,或去血腹痛。

阿膠(一兩,炙),熟艾葉(數莖)

以上水三碗,煮取二碗,分三服。

又方,川芎末二錢,酒下二三服。胎生即安,胎死即下。

又方,失所胎動,或子煩,飲竹瀝一升立愈。

又方,縮砂和皮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腹熱即安。

秦艽湯(方見前)

安胎散,治頓僕胎動,腰腹痛。(方見前)

白話文:

[妊娠受驚與胎兒受損以及跌倒護理的討論第七]

妊娠期間如果受到驚嚇或是胎兒可能受損,通常是指懷孕接近尾聲,胎兒已基本成形,不慎跌倒導致胎兒受傷,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流血不止、意識不清的情況。想要確認母子是否平安,可以參考第四篇的治療方式。

對於因憤怒或跌倒導致的手腳抽搐,可使用鉤藤湯。若是因為氣滯不順,則用紫蘇飲。如果脾胃氣虛,則使用六君子湯加上蘇梗。若鬱悶影響脾胃,可用歸脾湯。若是憤怒影響肝脾,則用四七湯加上芎、歸。若失血過多,可用佛手散。如無效,則改用膠艾湯。氣血雙虛者,可用八珍湯加上膠、艾。

神妙佛手散,能緩解胎痛,服用後立刻舒緩;胎兒受損,服用後立即排出。即是芎歸湯

當歸,川芎(各五錢)

將上述藥材用水酒煎煮。如果出現大量出血以致昏厥,則用水煎服。

治療妊娠期不慎從高處摔落,腹部疼痛且出血:

生地黃,益母草(各二錢),當歸,黃耆(炒,各一錢)

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膠艾湯,治療妊娠期不慎跌倒,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或胎兒上衝,或大量出血伴隨腹痛。

阿膠(一兩,炙),熟艾葉(數莖)

以上藥材用水三碗,煮至剩二碗,分三次服用。

另一方法,川芎末二錢,酒下二三服。胎兒健康則安,胎兒死亡則排出。

另一方法,若不慎導致胎動,或子煩,飲竹瀝一升立刻痊癒。

另一方法,縮砂和皮炒為末,每次服用二錢,米飲下,腹部暖和即安。

秦艽湯(方見前)

安胎散,治療跌倒導致胎動,腰腹疼痛。(方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