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妊婦內熱晡熱,或兼寒熱,飲食少思,其胎或下墜,或上攻。此肝經血虛而火動耳,先用加味逍遙散數劑,次用六君子加柴胡、枳殼,各數劑而愈。

一妊婦因怒寒熱,胸脅脹痛,嘔吐不食,狀如傷寒。此怒動肝火,脾氣受傷也,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枳殼、牡丹皮而愈。但內熱口乾,用四君子加芎、歸、升麻、柴胡而安。

鉤藤湯,治妊娠胎動腹痛,面青冷汗,氣欲絕者。

鉤藤鉤,當歸,茯神(去木),人參(各一錢),苦梗(一錢五分),桑寄生(一錢)

上水煎服。煩熱,加石膏。

黃耆湯,治氣虛胎動,腹痛下水。

糯米(一合),黃耆(炒),川芎(各一兩)

上水煎,分三服。

順氣飲子,產前服之安胎。

紫蘇葉,木香(炒),人參,草豆蔻,茯苓(各一兩),甘草(炒,五錢),大腹子(一兩,氣弱不用)

上每服三錢,苧根三寸,糯米少許,水煎服。

安胎寄生湯,治妊娠下血,或胎不安,或腰腹作痛。

桑寄生,白朮(各五分),茯苓(四分),甘草(一錢)

上水煎服。

又方,好銀煮取水,入蔥白作羹食之。

又方,川芎二兩,蔥白五兩,水三碗,煮二碗半,分三服。

四物湯加熟艾、阿膠、茯苓。或芎藭補中湯、杜仲丸,皆妙。方並見前。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一位孕婦感到體內燥熱,尤其在傍晚時段更為明顯,有時還會出現發冷發熱的情況,對食物的慾望減退,胎兒有時感覺往下墜,有時感覺往上衝。這是由於肝臟循環的血液不足,導致火氣上升。首先使用了改良版的逍遙散服用幾次,接著再服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和枳殼,同樣各服用幾次後,症狀就得到了改善。

另一位孕婦因為生氣導致寒熱交錯,胸部和側腹部感到脹痛,並有噁心嘔吐,完全沒有食慾,症狀類似感冒。這是因為生氣激發了肝火,影響到脾胃功能。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山梔、枳殼和牡丹皮後,情況得以康復。如果內部仍然感覺燥熱,口乾舌燥,則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上芎、歸、升麻和柴胡來調理。

「鉤藤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胎兒活動引起腹部疼痛,面色蒼白且冷汗淋漓,呼吸急促的狀況。

「黃耆湯」,用於治療因氣虛導致的胎兒活動,腹部疼痛並伴有下體分泌物。

「順氣飲子」,孕婦在生產前服用可安胎。

「安胎寄生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出血,或是胎兒不穩,或是腰腹部疼痛。

另外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高品質的銀器煮水,加入蔥白煮成湯品食用;另一種是使用川芎和蔥白煮水,分三次服用。

四物湯加上熟艾、阿膠和茯苓,或者芎藭補中湯、杜仲丸等,效果都很不錯,具體配方可以參考之前的資料。

2. 附方

紫蘇飲(方見十二卷第八論)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平胃散(方見七卷第十八論)

加味逍遙散

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附方]

紫蘇飲:這個處方在第十二卷第八篇討論中有詳細說明。

六君子湯:這是其中一個傳統的中藥處方。

四君子湯:此處方同樣可以在第二十四卷第六篇討論中找到。

加味小柴胡湯:這個處方在第二十四卷第二篇討論中有詳述。

平胃散:其詳細配方記載於第七卷第十八篇討論中。

加味逍遙散:這是一個經修改的逍遙散配方。

歸脾湯:這個處方及它的變化版在第二十四卷第四篇討論中有詳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