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陰中腫悶,小便澀滯,兩脅作腫,內熱晡熱,月經不調,時或寒熱。此因肝脾鬱怒,元氣下陷,濕熱壅滯。朝用歸脾湯加柴胡、升麻,解鬱結,補脾氣,升元氣;夕用加味逍遙散,清肝火,生肝血,除濕熱,各數劑,諸症悉愈。又用四君、芎、歸、丹皮調補肝脾而經水如期。

菖蒲散,治月水澀滯,陰間腫痛。

菖蒲,當歸(各一兩),秦艽(二兩)

上每服五錢,入蔥白水煎。

白礬散,治陰腫堅痛。

白礬(半兩),甘草(半錢),大黃(二兩)

上為末,水和,用棗大綿裹,內陰中,日兩換,以愈為度。

白話文:

【治療案例】

有位婦女感到私處腫脹且悶痛,小便時感覺阻滯不暢,兩側脅肋部位也出現腫脹,身體內部有熱感,到了傍晚更是發熱,月經週期紊亂,時而伴隨寒熱交替的現象。這是因為她的肝臟與脾臟長期鬱怒,導致體內的正氣下陷,濕熱之氣在體內淤積造成的。早晨,她服用歸脾湯加上柴胡、升麻,這種組合能幫助解除鬱怒,補充脾氣,提升體內的正氣;晚上,她則服用加味逍遙散,這種藥方能清除肝火,促進肝臟血液生成,同時消除體內的濕熱。經過幾次服用後,所有的症狀都得到了明顯改善。之後,她再使用四君子湯、川芎、當歸、牡丹皮等藥物調理肝脾,月經週期終於恢復正常。

【菖蒲散】,用於治療月經血流不順,私處腫痛。

所需藥材有菖蒲和當歸各一兩,秦艽二兩。

每次服用時,取五錢藥材,加入蔥白一同用水煎煮。

【白礬散】,用於治療私處腫脹且堅硬疼痛。

所需藥材有白礬半兩,甘草半錢,大黃二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水調和,用如棗子大小的棉布包裹,放入私處,每天更換兩次,直到症狀完全消失。

2. 附方

補中益氣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龍膽瀉肝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八論)

白話文:

["附方"的部分

補中益氣湯:這個藥方可以在第二十四卷的第六篇討論中找到。

龍膽瀉肝湯:這個藥方則可以在第二十四卷的第八篇討論中找到。"]

這表示兩種藥方,分別叫做「補中益氣湯」和「龍膽瀉肝湯」,詳細的配方和用法可以參考古籍第二十四卷中的相關部分。"補中益氣湯"在第六篇討論中,而"龍膽瀉肝湯"在第八篇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