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侍御沈東江之內,停食腹痛作瀉,以六君加木香、炮姜而愈。後復作,傳為腎泄,用四神丸而安。
待御徐南湖子室,瀉屬腎經,不信余言,專主滲泄,以致不起。
一婦人年逾五十,不食夜飯,五更作瀉,二十年矣。後患痢,午前用香連丸,午後用二神丸,各二服而痢止。又用二神丸數服,而食夜飯,不月而形體如故。
吳江史玄年母,素有血疾,殆將二紀,平居泄瀉,飲食少思,面黃中滿,夏月尤甚,治血之藥,無慮數百劑,未嘗少減。余以為脾腎虛損,用補中益氣湯送二神丸,復用十全大補湯煎送前丸,食進便實,病勢頓退。若泥中滿忌參、術,痰痞忌熟地,便泄忌當歸,皆致誤事。
桂香丸,治虛寒滑泄腹痛,或嘔吐不食,手足逆冷。
附子(炮),肉豆蔻(炮),丁香,桂心,白茯苓(各一兩),木香(炮),白乾薑(炮,各兩半)
上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胃苓散,治脾胃所傷,吐瀉不止,水穀不分。即五苓散合平胃散。
上每服五七錢,用薑棗水煎,空心服,仍節飲食。
木香散,治臟腑虛寒,下泄米穀,口舌生瘡,或嘔吐不食。
木香(煨),破故紙(炒,各一兩),良薑,縮砂(炒),厚朴(制,各三錢),赤芍藥(炒),橘紅,桂心,白朮(各半兩),胡椒,吳茱萸(炮,各一錢),肉豆蔻(煨),檳榔(一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用豬肝四兩,批薄,以藥摻拌,量入水、醋、鹽、蔥、姜,煮乾,空心頓食,或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粥飲下,日三服。
府傅趙宜人,患泄瀉,諸藥無效。診之曰:此肝腎虛也。服前散而愈。經曰:泄痢前後不止,腎虛也。又曰:諸厥固泄,皆屬於下。「下」謂下焦肝腎之氣也。門戶束要,肝之氣也,肝氣厥而上行,故下焦不能禁固而泄痢。腎為胃關,門戶不安,故倉廩不藏也。
香連丸,治痢疾,並水瀉暑瀉腹痛,不問赤白,神效。
黃連(淨,二十兩),吳茱萸(去枝梗,十兩)
上先將二味用熱水拌和,入磁器內,置熱湯燉一日,同炒至黃連紫黃色,去茱,用連為末,每末四兩,入木香末一兩,淡醋米飲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滾湯下。久痢中氣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下。中氣虛者,用四君子下。中氣虛寒者,加薑、桂。
三黃丸,治熱痢腹痛,或口舌生瘡,咽喉齒痛,及一切虛火之症。
黃芩,黃連,黃柏(各炒,等分)
上各另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湯下。
芍藥湯,治熱痢便血後重。經曰:溲而便膿血,此氣行而血止也。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芍藥(炒,一兩),當歸,黃連(各半兩),檳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錢),桂(二錢五分),黃芩(炒,五錢)
白話文:
侍御沈東江腹痛腹瀉,用六君子湯加木香、炮薑治癒。復發轉為腎虛引起的泄瀉,服用四神丸痊癒。
侍御徐南湖子室因腎經泄瀉,不聽勸告,執意單純治療滲漏,最終病情未好轉。
一位五十多歲婦人,二十年來不食夜飯,每天五更瀉肚。後來患痢疾,上午服用香連丸,下午服用二神丸,各服兩次後痢疾停止。又服用幾次二神丸後,可以吃夜飯了,不到一個月身體恢復如初。
吳江史玄年母親長期患血症,將近二十年,經常泄瀉,飲食減少,面色萎黃,腹部脹滿,夏季尤甚。服用各種治血的藥物數百劑,病情絲毫未減。我認為是脾腎虛損,用補中益氣湯送服二神丸,再用十全大補湯送服二神丸,飲食增進,大便正常,病情迅速好轉。需要注意的是,腹部脹滿忌用人參、白術,痰飲痞塊忌用熟地黃,便泄忌用當歸,這些都容易導致治療失敗。
桂香丸:主治虛寒滑泄腹痛,或嘔吐不食,手足冰冷。藥方:炮附子、炮肉豆蔻、丁香、桂心、白茯苓各一兩,炮木香、炮白乾薑各半兩。製成米糊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米湯送服。
胃苓散:主治脾胃受損,嘔吐腹瀉不止,水谷不分。方劑為五苓散加平胃散。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薑棗水煎服,空腹服用,並需節制飲食。
木香散:主治臟腑虛寒,大便瀉稀,口舌生瘡,或嘔吐不食。藥方:煨木香、炒破故紙各一兩,良薑、炒縮砂、制厚朴各三錢,炒赤芍藥、橘紅、桂心、白術各半兩,胡椒、炮吳茱萸各一錢,煨肉豆蔻、檳榔各一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四兩豬肝切薄片,拌入藥粉,加水、醋、鹽、蔥、薑煮熟,空腹服用。也可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百丸,粥飲送服,一日三次。
府傅趙宜人患泄瀉,服用多種藥物無效。診斷為肝腎虛弱。服用上述木香散而痊癒。經典醫書記載:泄瀉不止,是腎虛;諸厥固泄,皆屬於下,「下」指下焦肝腎之氣。門戶束要,是肝之氣,肝氣厥逆而上行,故下焦不能約束而泄瀉。腎為胃之關,門戶不安,故胃氣不能收藏。
香連丸:主治痢疾,以及水瀉、暑瀉、腹痛,無論赤白痢疾,都有神奇療效。藥方:淨黃連二十兩,去枝梗吳茱萸十兩。先將兩味藥用熱水拌勻,放入瓷器中,用熱湯燉一天,再同炒至黃連呈紫黃色,去茱萸,研磨黃連成粉末,每四兩藥末加木香末一兩,用淡醋米飲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三十丸,滾燙開水送服。久痢中氣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送服;中氣虛者,用四君子湯送服;中氣虛寒者,加薑、桂。
三黃丸:主治熱痢腹痛,或口舌生瘡,咽喉齒痛,以及一切虛火症狀。藥方:炒黃芩、炒黃連、炒黃柏等分。研磨成粉末,製成米糊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白開水送服。
芍藥湯:主治熱痢便血,裡急後重。經典醫書記載:小便渾濁,大便膿血,這是氣機通暢,血液停止的表現。疏通血脈,則膿血自愈,調節氣機,則裡急後重自除。藥方:炒芍藥一兩,當歸、黃連各半兩,檳榔、木香、炒甘草各二錢,桂心二錢五分,炒黃芩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