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尿血,因怒寒熱,或頭疼或脅脹。此脾血虛而肝火盛,用加味逍遙散而血脹止,補中益氣加蔓荊子而頭痛痊。後鬱怒腹痛尿血,仍用前散加龍膽草,並歸脾湯治之。將愈,又因飲食所傷,復作心忡不寧,徹夜不寐,仍用前湯而痊。

一婦人尿血,面黃體倦,飲食不甘,晡熱作渴。此脾胃氣虛,不能攝血歸經,用補中益氣以補胃氣,用歸脾湯以解鬱結,更用加味逍遙散以調養肝血而痊。

一婦人小便出血,服四物、蒲黃之類,更加發熱吐痰,加芩、連之類又飲食少思,虛症蜂起,肝脈弦而數,脾脈弦而緩。此因肝經風熱,為沉陰之劑,脾傷不能統攝其血,發生諸臟而然也。予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痊。

鹿茸散,治勞損尿血,發熱內熱,或寒熱往來,口乾作渴。

鹿茸(炙),當歸,熟地黃(自制),葵子(炒),蒲黃(炒),續斷(酒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日三服。

發灰散,治起居所傷,小便尿血,或忍尿脬轉,臍下急痛,小便不通。又治肺疽心衄,內崩吐血,舌上出血,用亂髮燒灰。本草云:能療瘀血,通關隔,利水道,破癥瘕癰腫,狐疝刺痛,疰,雜瘡,療脬轉,通大小便,止咳嗽鼻衄。

上每服二錢,以米醋湯調服。

生地黃散,治血熱,小便出血。

生地黃(二錢),黃芩(炒,五錢),阿膠(炒),柏葉(炒,各一錢)

水煎服。

當歸散,治血分有熱,小便出血,或時尿血。

當歸,羚羊角(鎊),赤芍藥(各半錢),生地黃,刺薊葉(各一錢)

上水煎服。

又方,治血分有熱,用生地黃杵取汁,每用一小盞,日三服。

又方,治血分有熱,小便尿血,用炒蒲黃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滾湯亦下。

又方,腎虛,鹿角膠二兩,炙黃為末,作二服,長流水調。

白話文:

一位婦女出現尿血的情況,同時伴有怒氣攻心導致的寒熱交錯,偶爾會頭痛或脅脹。這是由於脾臟血液不足,而肝臟火氣旺盛所致。使用了加味逍遙散後,血脹的問題得以緩解,再輔以補中益氣湯加上蔓荊子治療頭痛,病情逐漸好轉。然而,後因鬱怒和腹部疼痛再次尿血,仍舊使用先前的藥方加上龍膽草,並配以歸脾湯進行治療。病情將要痊癒時,卻因飲食不慎導致心悸不安,夜不成眠。最終,仍舊使用先前的湯藥使病情得到控制。

另一名婦女尿血,面色萎黃,身體疲倦,對食物沒有胃口,傍晚時分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脾胃氣虛,無法將血液導回血管,使用補中益氣湯以補充胃氣,使用歸脾湯以解除鬱結,再使用加味逍遙散以調理肝血,病情因而痊癒。

一名婦女小便出血,服用四物湯和蒲黃等藥物後,反而出現發熱、咳痰等症狀,再使用黃芩、黃連等藥物後,食慾不佳,虛弱的症狀接踵而至,肝脈弦數,脾脈弦緩。這是因為肝經風熱,使用了過於寒涼的藥物,導致脾臟受傷,無法控制血液,從而引發多種疾病。最終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治療,病情得以康復。

「鹿茸散」用於治療因勞累損傷導致的尿血,伴隨發熱、內熱,或寒熱交錯,口乾舌燥。藥方成分包括鹿茸、當歸、熟地黃、葵子、蒲黃和續斷,等量使用,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和,每日三次。

「發灰散」適用於因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的尿血,或是憋尿引起膀胱問題,下腹部急痛,小便不暢。同時也能治療肺部疾病、心臟出血、內出血、吐血、舌頭出血等症狀。使用亂髮燒成的灰燼,具有活血化瘀、通關開塞、利尿、破除癥瘕和腫瘤、治療疝氣、刺痛、咒詛、各種瘡病,改善膀胱問題,通暢大小便,止咳和止鼻血的功效。

「生地黃散」用於治療血熱導致的小便出血。藥方成分包括生地黃、黃芩、阿膠和柏葉,水煎服用。

「當歸散」適用於血分有熱,導致的小便出血或偶爾尿血。藥方成分包括當歸、羚羊角、赤芍藥、生地黃和刺薊葉,水煎服用。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生地黃搗碎取汁,每次一小碗,每日三次,用於治療血分有熱。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炒製的蒲黃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和吞服,也可以用熱水吞服,用於治療血分有熱導致的小便出血。

另一個方法是針對腎虛,使用鹿角膠二兩,烤黃後研磨成粉,分兩次服用,用長流水調和。

2. 附方

八珍散、

加味逍遙散、

歸脾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子芩丸。(方見十二卷第六論)

清胃散。(方見二十四卷第一論)

四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白話文:

【附方】

八珍散:這是一個綜合補血補氣的藥方。

加味逍遙散:這是用於調理肝氣、疏肝解鬱的藥方。

歸脾湯:此方能補益心脾,治療心脾兩虛導致的病症。(以上三個藥方詳見於第二十四卷第四篇討論)

子芩丸:此方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詳見於第十二卷第六篇討論)

清胃散:此方用於清除胃部的火熱。(詳見於第二十四卷第一篇討論)

四君子湯:此方為補氣之良方。

補中益氣湯:此方主要用於補中氣、益元氣。(此兩個藥方詳見於第二十四卷第六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