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5)
卷一 (15)
1. 附方
東垣益胃升陽湯,治血脫,當益其氣。蓋先補胃氣,以助生髮之氣,故曰陽生陰長。諸甘藥為之先務,舉世皆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理。故先理胃氣,則血歸於脾矣,故曰脾統血。
東垣升麻除濕湯(二方見二十卷第九論)
東垣升陽益胃湯,治肺脾胃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身體沉重,口乾,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食少,食不消,灑淅惡寒,而或微熱,崩帶不止。(方見三卷第十三論)
十全大補湯
逍遙散
歸脾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八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白話文:
【附方】
東垣益胃升陽湯:用於治療血虛,應當增強體內的氣力。這是因為先補充胃部的氣力,能夠輔助促進毛髮的生長,因此有『陽生陰長』的說法。眾多的甜味藥物為首要任務,世人普遍認為它們可以補氣,卻不知道甜味藥物能生血,這就是『陽生陰長』的道理。因此先調整胃部的運作,就能使血液回歸到脾臟,所以說脾臟控制血液。
_東垣升麻除濕湯_以及_東垣升陽益胃湯_的詳細內容請參照第二十卷的第九篇討論。
東垣升陽益胃湯:用於治療肺、胃、脾虛弱,導致的慵懶、嗜睡、四肢乏力、身體沉重、口乾、食慾不振、大便不調、小便頻繁、食量減少、消化不良、偶爾畏寒但又偶爾微熱、崩漏或帶下不止等症狀。具體配方詳見第三卷的第十三篇討論。
十全大補湯、_逍遙散_和_歸脾湯_的詳細內容請參照第二十四卷的第四篇討論。
_八味丸_的具體配方詳見第二十四卷的第十一篇討論。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