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久患心痛,飲食少思,諸藥到口即吐。予以為脾土虛弱,用白朮一味,同黃土炒,去土,每服一兩,以米泔煎濃,徐服少許。數日後自能大飲,用三斤余而安。
上舍孫履學長子室,素怯弱,產後患疥瘡,年餘不愈。因執喪旬月,每欲眩僕。一日感氣,忽患心脾高腫作疼,手不可按,而嘔吐不止,六脈微細。或見其形實,誤認諸痛不可補氣,乃用青皮、木香、五味、吳茱萸等藥而愈。繼復患瘧且墮胎,又投理氣行血之藥,病雖去,元氣轉脫,再投參耆補劑,不應矣,六脈如絲欲絕。迎予至,診之曰:形雖實而脈虛極,反用理氣之劑,損其真氣故也。
連投參、耆、歸、朮、附子、薑、桂二劑,間用八味丸,五日寢食漸安,六脈全復。此症若心脾疼痛時,即服此等藥,痛亦不作矣。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長期患有心臟疼痛,對飲食毫無胃口,各種藥物一到嘴邊就吐出來。我認為這是因為她的脾胃功能虛弱所致,於是隻使用一味白朮,與黃土一同炒製,去掉黃土後,每次服用一兩,用米湯濃煎,慢慢服用少量。幾天後,她便能夠大量飲食,用了超過三斤的白朮後病情得到改善。
上舍孫履學的長子媳婦,本來身體就比較虛弱,產後患上了疥瘡,一年多都未能痊癒。由於連續守喪一個月,常常感到頭暈欲倒。某天突然感覺胸口和脾髒部位腫脹疼痛,手都不敢碰,而且不停嘔吐,脈搏細弱。有人見她外觀壯實,誤以為她不能服用補氣藥物,於是使用了青皮、木香、五味、吳茱萸等藥物治療,病情有所好轉。隨後她又患上了瘧疾並導致流產,再次使用了調理氣血的藥物,雖然疾病離去,但元氣卻更為衰竭,再次使用人參等補藥,效果不佳,脈象細弱如絲,幾乎要斷絕。
我被請來診治,觀察後說:雖然外形看似壯實,但脈象卻非常虛弱,反而使用了調理氣血的藥物,損耗了她的真氣。
連續使用了含有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附子、薑、桂的藥物兩劑,偶爾使用八味丸,五天後她的睡眠和飲食逐漸恢復正常,脈象也完全回復。這個病症如果在心臟和脾髒疼痛時,立即服用這些藥物,疼痛也就不再發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