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二十四 (13)
卷二十四 (13)
1. 附方藥
青龍湯,治肺經受風寒,咳嗽喘急。
半夏(湯泡),乾薑,細辛,麻黃(去節),肉桂,芍藥,甘草(炙,各一錢),五味子(五分),附子(炮,五分)
上水煎服。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肺癰胸膈脹滿,上氣喘急,或身面浮腫,鼻塞聲重。用葶藶炒黃研末,每服三錢,先用棗十枚,水煎,去棗入藥,再煎,食後服。
白話文:
青龍湯
功效: 治療肺經受風寒,咳嗽喘急。
藥材:
- 半夏(湯泡) 一錢
- 乾薑 一錢
- 細辛 一錢
- 麻黃(去節) 一錢
- 肉桂 一錢
- 芍藥 一錢
- 甘草(炙) 一錢
- 五味子 五分
- 附子(炮) 五分
用法: 以上藥材用水煎服。
葶藶大棗瀉肺湯
功效: 治療肺癰,胸膈脹滿,上氣喘急,或身面浮腫,鼻塞聲重。
藥材:
- 葶藶 炒黃研末,每服三錢
- 大棗 十枚
用法: 先用大棗十枚水煎,去棗後加入葶藶末,再煎服,飯後服用。
桔梗湯,治肺癰咳而胸膈隱痛,兩胠腫滿,咽乾口燥,煩悶作渴,濁唾腥臭。
桔梗(炒),貝母(去心),當歸(酒拌),瓜蔞仁,枳殼(麩炒),薏苡仁(微炒),桑白皮(炒),甘草節,防己(去皮,各一錢),黃耆(鹽水拌炒),百合(蒸,各一錢半),五味子(杵,炒),甜葶藶(炒),地骨皮,知母(炒),杏仁(各五發)
白話文:
桔梗湯,用來治療肺癰,症狀包括咳嗽伴隨胸膈隱隱作痛,兩脅腫脹滿悶,咽喉乾燥口渴,心煩意亂,口渴欲飲,痰液混濁腥臭。
藥材:
- 桔梗(炒):一錢
- 貝母(去心):一錢
- 當歸(酒拌):一錢
- 瓜蔞仁:一錢
- 枳殼(麩炒):一錢
- 薏苡仁(微炒):一錢
- 桑白皮(炒):一錢
- 甘草節:一錢
- 防己(去皮):一錢
- 黃耆(鹽水拌炒):一錢半
- 百合(蒸):一錢半
- 五味子(杵,炒):五分
- 甜葶藶(炒):五分
- 地骨皮:五分
- 知母(炒):五分
- 杏仁:五分
上姜水煎服。
人參補肺湯,治肺癰腎水不足,虛火上炎,咳唾膿血,發熱作渴,小便不調。
人參,黃耆(炒),白朮,茯苓,陳皮,當歸(各一錢),山茱萸(去核),山藥(各二錢),五味子(杵),麥門冬,甘草(炙,各七分),熟地黃(自制,一錢五分),牡丹皮(一錢)
白話文:
將生薑用水煎煮服用。這個方子名叫人參補肺湯,用來治療肺癰,腎臟虧虛導致津液不足,虛火上升,出現咳嗽吐膿血、發熱口渴、小便不暢等症狀。藥方包含人參、黃耆(炒)、白朮、茯苓、陳皮、當歸(各一錢)、山茱萸(去核)、山藥(各二錢)、五味子(研磨)、麥門冬、甘草(炙,各七分)、熟地黃(自製,一錢五分)、牡丹皮(一錢)。
上姜水煎服。
參耆補脾湯,治肺症因脾氣虛弱,咳唾膿涎,中滿不食,宜兼服此藥,以補脾土生肺金。
人參,白朮(各二錢),黃耆(炙,二錢五分),茯苓,當歸,陳皮(各一錢),升麻(三分),五味子(四分,杵),炙甘草(五分)
上姜水煎服。
人參平肺散,治心火克肺金,患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人參,青皮,茯苓,天門冬,陳皮,地骨皮(各一錢),甘草(炙,五分),知母,五味子(十粒,杵),桑白皮(炒,一錢)
白話文:
用生薑水煎服。
參耆補脾湯用於治療肺部疾病因脾氣虛弱所致的咳嗽吐膿痰、腹部飽滿不思飲食等症狀,此藥可以補益脾土以滋生肺金。
藥方如下:人參、白朮各二錢,黃耆(炙,二錢五分),茯苓、當歸、陳皮各一錢,升麻三分,五味子(四分,搗碎),炙甘草五分。
用生薑水煎服。
人參平肺散用於治療心火克肺金所致的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喉不利等症狀。
藥方如下:人參、青皮、茯苓、天門冬、陳皮、地骨皮各一錢,甘草(炙,五分),知母、五味子(十粒,搗碎),桑白皮(炒,一錢)。
上姜水煎服。
竹葉石膏湯,治胃火盛而作渴者。
竹葉,石膏(煅),桔梗(炒),木通,薄荷,甘草(各一錢)
上姜水煎服。
竹葉黃耆湯,治癰疽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葉(二錢),黃耆(炒),麥門冬(去心),當歸,川芎,甘草(炒),芍藥(炒),人參,半夏,石膏(煅),生地黃(各一錢)
白話文:
竹葉石膏湯用來治療胃火旺盛導致口渴,方劑包括竹葉、石膏(煅)、桔梗(炒)、木通、薄荷、甘草(各一錢),用薑水煎服。竹葉黃耆湯則用於治療癰疽因氣血虛弱、胃火旺盛導致口渴,方劑包括淡竹葉(二錢)、黃耆(炒)、麥門冬(去心)、當歸、川芎、甘草(炒)、芍藥(炒)、人參、半夏、石膏(煅)、生地黃(各一錢)。
上水煎服。
二陳湯(方見本卷第五論)
六味丸(方見本卷第十一論)
補中益氣湯(方見本卷第十論)
四物湯
六君子湯(二方見本卷第六論)
十全大補湯
八珍湯(二方見本卷第四論)
白話文:
將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二陳湯(方劑見本卷第五論)
六味丸(方劑見本卷第十一論)
補中益氣湯(方劑見本卷第十論)
四物湯
六君子湯(二方劑見本卷第六論)
十全大補湯
八珍湯(二方劑見本卷第四論)
2. 婦人腸癰方論第十三
婦人腸癰,因經行、產後瘀血,或七情飲食所致。其症小便如淋,發熱惡風,身皮甲錯,腹皮腫急,按之軟如腫狀,或腹脹大,轉側有水聲,或繞臍生瘡,或大便出膿。其脈遲緊者,膿未成,用活命飲以解其毒。脈滑數者,膿已成,用雲母膏以下其膿。若二年間遍身微腫,大腸與臍出膿,此息積之症也,多致不救。
《內經》云:腸癰為病,不可驚,驚則腸斷而死。其坐臥轉側,宜徐緩。時嘗少飲薄粥,靜養調理,庶可保生。
白話文:
婦人腸癰之症狀及治療
婦女患腸癰,大多源於經期、產後瘀血,或情緒失調、飲食不節所致。症狀表現為:
- 小便頻密且滴滴答答,似淋漓不止。
- 發燒怕風,全身皮膚發涼,像穿了一件冰冷的甲衣。
- 腹壁腫脹且緊繃,按壓時軟軟的,像腫塊一樣。
- 腹部膨脹,轉側時有水聲。
- 肚臍周圍生瘡。
- 大便帶膿。
脈象診斷:
- 脈搏遲緩而緊,表示膿尚未形成,宜服用「活命飲」以解毒。
- 脈搏滑利而數,表示膿已形成,宜服用「雲母膏」以引流膿液。
特殊情況:
若婦人患腸癰已達兩年,全身輕微腫脹,大腸與肚臍處出現膿液,則屬於「息積」之症,難以救治。
《內經》記載:
腸癰患者不可驚嚇,驚恐會導致腸道破裂致死。患者坐卧轉側宜緩慢,應時常少量飲用稀粥,靜心休養,以期保命。
3. 附治驗
一婦人小腹腫痛,小便如淋。此毒結於內,用神效瓜蔞散二劑少愈,又薏苡仁湯二劑乃痊。
一婦人小腹痛而有塊,脈芤而澀。此瘀血為患,以四物加玄胡索、紅花、桃仁、牛膝、木香,二劑血下而愈。
一婦人小腹脹痛,大便秘澀,轉側有水聲,脈洪數。以梅仁湯一劑,頓下諸血,諸症頓退,以薏苡仁湯二劑而瘥。
白話文:
一位婦女小腹腫痛,小便像滴水一樣。這是毒素積聚在體內,服用神效瓜蔞散兩劑後症狀稍有好轉,再服用薏苡仁湯兩劑就痊癒了。
一位婦女小腹疼痛並有硬塊,脈象細而澀。這是瘀血引起的病症,服用四物湯加玄胡索、紅花、桃仁、牛膝、木香,兩劑後血塊排出,病就好了。
一位婦女小腹脹痛,大便秘結,翻身時有水聲,脈象洪而數。服用梅仁湯一劑,馬上排出積血,各種症狀也立刻減輕,再服用薏苡仁湯兩劑就痊癒了。
一婦人小腹脹痛,小便不利,脈滑數。此膿已成也。服太乙膏五錢,膿下甚多,脹痛頓退。以瓜蔞散、蠟礬丸,托裡藥而安。
一婦人因經水多,服藥止之,致腹作痛,以失笑散二服而廖,又用加味逍遙散數劑而經調。
一產婦惡露停滯,小腹作痛,服瓜仁湯下瘀血而痊。凡瘀血停滯,急宜行之,緩則腐化為膿,最為難治。若流注關節,則患骨疽,多為敗症。
白話文:
一位婦女小腹脹痛,小便不順暢,脈搏滑而數。這是膿腫已經形成的徵兆。服用太乙膏五錢,膿液大量排出,脹痛立刻消退。接著以瓜蔞散、蠟礬丸等藥物來調理脾胃,使身體恢復安穩。
另一位婦女因為經血量多,服用藥物止血,卻導致腹痛。服用失笑散兩劑後症狀緩解,又服用加味逍遙散數劑後經期恢復正常。
一位產婦惡露滯留,小腹疼痛,服用瓜仁湯排出瘀血後痊癒。凡是瘀血滯留,都要及時處理,拖延時間就會腐化成膿,非常難治。如果瘀血流注關節,就會患上骨疽,大多是難以治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