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耳下腫赤,寒熱口苦,月經不調,小腹內一塊。此肝火氣滯而血凝也,用小柴胡加山梔、川芎、丹皮治之,諸症悉退。

一婦人久患腹痛,去瘀血方止,而復大痛,諸藥不納。予以為脾胃之氣虛寒,用參、朮、炮姜,丸如黍,每用數粒,津嚥下,後以二味濃煎,漸呷而愈。

桃仁丸,治瘀血不利,月水不調,發熱作渴,心腹滿急,或肚腹中作痛。

桃仁,大黃(炒,各三兩),虻蟲(炒,去翅足),水蛭(炒焦,各四十枚)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丸。空心熱酒下。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個婦女耳朵下方紅腫,感到冷熱交替,口中有苦味,月經週期紊亂,並且小腹有一塊硬物。這是因為肝臟火氣過旺,氣滯導致血液凝結。使用了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川芎和牡丹皮來治療,所有症狀都得到了改善。

另一個婦女長期遭受腹痛困擾,只有在排出瘀血後才能暫時緩解,但隨後又會劇烈疼痛,多種藥物都無法接受。我認為這是因為她的脾胃氣虛且寒,於是使用人參、白朮和炮製過的薑來製成丸藥,每次服用幾顆,用口水吞下。之後再用這兩種草藥濃煎,讓她慢慢飲用,最終病癥得到治癒。

「桃仁丸」是用於治療瘀血不暢,月經週期失調,發燒口渴,心腹部脹滿緊繃,或是腹部內部疼痛。

所需材料包括:桃仁,熟大黃(各三兩,需炒過),炒過的虻蟲(去掉翅膀和腳)、炒至焦黑的水蛭(各四十枚)。

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像桐子一樣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到六顆。在空腹時,用溫熱的酒送服。

2. 附方

桃仁承氣湯,治瘀血小腹急痛,大便不利,或譫語口乾,漱水不咽,遍身黃色,小便自利,或血結胸中,手不敢近腹,或寒熱昏迷,其人如狂。

桃仁(半兩),大黃(炒,二兩),甘草(二錢),肉桂(一錢)

上姜水煎,每日五更服。

白話文:

【配方】桃仁承氣湯,用於治療因瘀血導致的小腹劇烈疼痛,大便不通暢,或者出現胡言亂語、口乾舌燥、漱口後水無法吞下,全身皮膚呈現黃疸色澤,但小便仍能自行排出,或者血液凝結在胸腔內,讓人不敢觸碰腹部,甚至出現寒熱交錯、神志不清,病人行為表現得像瘋狂。

藥材包括:桃仁(15克)、大黃(炒過,30克)、甘草(6克)、肉桂(3克)。

將上述藥材加入薑和水一同煎煮,每天凌晨服用一次。

加味歸脾湯,治瘀血已去,或脾經失血,小腹作痛,無寐,發熱盜汗,或脾傷不能攝血,或心脾傷痛,嗜臥少食,或憂思傷脾,血虛發熱,或肢體腫痛,大便不調,或經候不準,晡熱內熱。

加味逍遙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失笑散(方見二十卷第五論)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當歸散(方見後卷第五論)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白話文:

[附方]

加味歸脾湯:適用於瘀血已經排除,或者脾臟功能失調導致出血,出現小腹疼痛,失眠,發燒與盜汗等症狀。亦或是脾臟受損無法正常控制血液,心臟與脾臟受傷導致疼痛,容易疲倦、食慾不佳,或是因過度思考傷害到脾臟,血液不足導致發燒,或是身體四肢腫脹疼痛,大便不順,或者月經週期不準,下午時體溫升高,有內熱的情況。

加味逍遙散(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四論述)

失笑散(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二十卷第五論述)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以上兩方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六論述)

當歸散(詳細內容請參考後續卷冊第五論述)

小柴胡湯(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二十四卷第二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