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內熱作渴,飲食少思,腹內初如雞卵,漸大四寸許,經水三月一至,肢體消瘦,齒頰似瘡,脈洪數而虛,左關尤甚。此肝脾鬱結之症,外貼阿魏膏,午前用補中益氣湯,午後用加味歸脾湯。兩月許,肝火少退,脾土少健,午前以補中益氣下六味丸,午後以逍遙散下歸脾丸。

又月餘,日用蘆薈丸二服,空心以逍遙散下,日晡以歸脾湯下。喜其謹疾調理,年餘而愈。

一婦人腹內一塊不時上攻,或作痛有聲,或吞酸痞悶,月經不調,小便不利,二年餘矣,面色青黃。余以為肝脾氣滯,以六君加芎、歸、柴胡、炒連、木香、吳茱各少許,二劑,卻與歸脾湯下蘆薈丸。三月餘,肝脾和而諸症退。又與調中益氣加茯苓、丹皮,中氣健而經自調。

一婦人性多郁善怒,勤於女工,小腹內結一塊,或作痛,或痞悶,月經不調,常服伐肝之劑,內熱寒熱,胸膈不利,飲食不甘,形體日瘦,牙齦蝕爛。此脾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腎水不能生肝木。當滋化源,用補中益氣、六味地黃,至仲春而愈。

松江太守何恭人,性善怒,腹結一塊,年餘,上齶蝕透,血氣虛極。時季冬,肝脈洪數,按之弦緊。或用伐肝木清胃火之藥。余曰:真氣虛而邪氣實也,恐伐肝木,至春不能發生耳。用八珍湯以生氣血,用地黃丸以滋腎水,肝脈頓退。因大怒,耳內出血,肝脈仍大,煩熱作渴,此無根之火也。

仍以前藥加肉桂二劑,脈斂熱退。復因大怒,果卒於季冬辛巳日,乃金剋木故也。

一婦人經候過期,發熱倦怠,或用四物、黃連之類,反兩月一度,且少而成塊。又用峻藥通之,兩目如帛所蔽。余曰:脾為諸陰之首,目為血脈之宗,此脾傷五臟皆為失所,不能歸於目也。遂用補中益氣、濟生歸脾二湯,專主脾胃,年餘而愈。

麝香丸,治痃癖冷氣,心腹作痛。

麝香(二錢,另研),五靈脂(炒),阿魏(五錢,麵裹,煨令面熟),桃仁,三稜(各二兩,醋製),芫花(醋炒),檳榔(各一兩),莪朮(醋製),桂心,沒藥,木香,當歸(各五錢)

上為末,飯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淡醋湯下。

治痃癖神效,以獖豬肝一具,重十餘兩,用巴豆仁五十枚,入肝內,用釅醋三碗,慢火熬干,研爛,量入三稜末,丸桐子大。每服五丸,食前酒下。

羅安人每經行,臍腹痛甚,以桃仁桂枝湯,一劑而瘥。(方見第一卷第十二論)

治經來腹先痛,用《局方》七氣湯送來復丹、《局方》積氣丸。痃癖癥瘕,諸氣亦效。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感覺身體內部熱度高,口渴頻繁,對飲食缺乏慾望。腹部初期有一個大小如雞蛋的硬塊,隨後逐漸增大到約四寸左右。她的月經每三個月才來一次,身體逐漸消瘦,口腔內出現類似瘡的病變,脈象呈現洪大快速但虛弱的特徵,特別是左關部位更加明顯。這是肝脾鬱結的症狀。醫生建議她外敷阿魏膏,上午服用補中益氣湯,下午則用加味歸脾湯。經過兩個月左右的治療,肝火逐漸減退,脾胃功能開始恢復,於是上午改為補中益氣湯配合六味丸,下午則用逍遙散搭配歸脾丸。

再過一個月,每天服用兩次蘆薈丸,空腹時用逍遙散送服,傍晚時分則以歸脾湯送服。由於她謹慎遵循醫囑,經過一年多的治療,病情終於康復。

另一名婦女腹部經常有硬塊移動,伴有疼痛和聲音,偶爾會感到噁心,月經紊亂,小便不順暢,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年多,臉色呈現青黃色。醫生認為這是由於肝脾氣滯所致,開出六君子湯加上川芎、當歸、柴胡、炒黃連、木香、吳茱萸等藥材,服用兩劑後,再用歸脾湯送蘆薈丸。三個月後,肝脾功能和諧,所有症狀消失。接著,她開始服用調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和丹皮,中氣強健,月經自然調節。

一名婦女情緒容易抑鬱並易怒,長期從事紡織工作,小腹內形成一個硬塊,時常感到疼痛或脹滿,月經不規律。她長期服用針對肝臟的藥物,導致內熱和寒熱交錯,胸膈不適,飲食無味,體重逐漸下降,牙齦腐爛。這是因為脾臟無法滋養肺臟,肺臟無法滋養腎臟,腎臟無法滋養肝臟。治療應當滋補肝臟的根源,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湯,到了春季病情痊癒。

松江太守的夫人,性格易怒,腹部有硬塊,一年後,上顎被侵蝕穿孔,血氣虛弱。在冬季末期,肝脈洪大快速,觸摸時呈弦緊狀。有人建議使用伐肝木清胃火的藥物。醫生認為,這是因為正氣虛弱而邪氣旺盛,如果伐肝木,到了春天可能無法生長。因此,他使用八珍湯來滋養血氣,用地黃丸來滋補腎水,肝脈迅速回縮。然而,她因大怒導致耳朵出血,肝脈再度膨脹,出現煩躁和口渴的症狀,這是無根之火的表現。

醫生繼續使用先前的藥物,加入肉桂兩劑,脈象收斂,熱度降低。再次因大怒,她最終在冬季的辛巳日去世,這是因為金克木的緣故。

一名婦女月經延遲,發燒疲倦,有人建議她使用四物湯和黃連等藥物,結果反而造成月經每隔兩個月才來一次,而且量少且凝固成塊。後來,她使用了強烈的藥物疏通,導致雙眼視力模糊。醫生認為,脾臟是身體陰性器官的領導者,眼睛是血脈的主宰,這是因為脾臟受損,其他五臟失去平衡,無法正常運作,血液無法正常流向眼睛。於是,他使用補中益氣湯和濟生歸脾湯,專注於調理脾胃,經過一年多的治療,病情終於康復。

「麝香丸」,用於治療痃癖冷氣,心腹疼痛。

配方包括麝香(二錢,單獨研磨)、五靈脂(炒)、阿魏(五錢,麵粉包裹,用微火烤至麵粉熟透)、桃仁、三棱(各二兩,醋製)、蕪花(醋炒)、檳榔(各一兩)、莪朮(醋製)、桂心、沒藥、木香、當歸(各五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淡醋湯送服。

對於痃癖有神奇療效。取一隻重達十兩的豬肝,放入五十粒巴豆仁,加入濃醋三碗,用慢火熬煮至乾燥,然後研磨成泥,根據需要加入三棱粉末,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粒,飯前用酒送服。

羅安人每次月經來臨時,臍周和腹部劇烈疼痛,使用桃仁桂枝湯,服用一劑後疼痛緩解。(該方可在第一卷第十二篇討論中找到)

對於月經來臨前腹部疼痛的情況,可使用《局方》中的七氣湯送來復丹和《局方》中的積氣丸。這些藥物對痃癖癥瘕和其他氣血問題也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