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七 (1)
卷七 (1)
1. 婦人鼻血方論第五
婦人氣血調和,則循環經絡。若勞傷元氣,陰虛火動,氣逆於肺,則血隨鼻而衄,產後尤不可治。陳無擇曰:亦有因怒氣而得者。趙恭人鼻衄,先用蘇合香丸四粒,次用五苓散濃煎白茅花湯調服即止,又用芎歸湯調理而安。一富男鼻血,六脈洪數,訊之云,曾服丹藥,遂用芩、連、大黃為末,水調服之而愈。
愚按:前症若熱鬱於胃經,用犀角地黃湯。若伏暑於內,用黃連香薷飲。若大怒血蓄於上,用小柴胡湯。若脾損不能攝血歸源,用歸脾湯。大凡雜症見血多,因陰分鬱熱,或內有所傷,皆屬五志所動。經曰: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勝也;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仍與後症同用。
白話文:
在這一章節中,討論的是婦女鼻出血的狀況及治療方法。當婦女的氣血調和,血液會正常循環於經絡之中。但若過度勞累導致元氣受損,或是陰虛導致火氣上升,使得肺部氣血逆流,血就會從鼻子流出,這種情況在產後尤其危險,不宜輕易處理。陳無擇提到,鼻出血也可能由生氣引起。例如趙恭人就因為鼻出血,先服用蘇合香丸四粒,再用五苓散與白茅花湯濃煎後服用,鼻血便停止了,接著用芎歸湯調養,病情才得以穩定。
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富有的男子鼻血不止,診斷其脈象為洪數,他自述曾服用過丹藥,於是用黃芩、黃連、大黃研磨成粉末,用水調服後病癥得到改善。
進一步來說,如果熱毒鬱積在胃經,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若是體內潛藏暑熱,可採用黃連香薷飲;如果因暴怒導致血液囤積於頭部,小柴胡湯是適宜的選擇;倘若是脾臟功能衰弱,無法控制血液回歸正常通道,則歸脾湯為適當治療方式。總的來說,大多數鼻血的產生,多是由於陰性部分熱度過高,或內部受到某些損傷,這都和人的情緒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古籍記載:凡見到出血,且身體發熱、脈搏強大的,比較難以治療,因為這是火氣太盛的表現;反之,如果出血時身體冷靜、脈搏平穩,則較容易恢復,代表體內的正氣正在回復。這些原則同樣適用於後續的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