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患前症,胸膈痞悶。余曰:此屬脾經血虛。遂用四君、芎、歸,調補脾氣,尋愈。又園怒兼兩脅痞悶,頭目不清,月經旬余未竭,用加味逍遙散加鉤藤治之,復瘥。
一婦人患前症,胸膈作痛,面清目札,小便頻數,或時寒熱,此肝氣滯而血凝,先用失笑散二服痛止,又用加味逍遙散而愈。
一婦人所患同前,泛用行氣破血之劑,以致不起。
神功散,治血滯,胸腹作痛。
五靈脂(炒,一兩),莪朮,桂心,蕓薹子(炒,各半兩)
上每服二錢,酒水煎。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個婦女患有前面所述的病狀,感覺胸口悶堵。我說:這屬於脾臟血液不足的情況。於是使用了四君子湯、川芎、當歸,來調理和補充脾臟的氣力,不久她就痊癒了。後來她又因為生氣導致兩側脅部悶堵,頭腦不清醒,月經超過十天還未結束,我使用了加味逍遙散再加鉤藤來治療,病情再次得到了控制。
另一個婦女也有類似的病狀,胸口疼痛,面色蒼白,眼睛疲倦,小便頻繁,偶爾出現寒熱交錯,這是肝氣受阻,血液凝滯的情況,我首先使用了失笑散兩次後,她的疼痛停止,再使用加味逍遙散,病情得以康復。
然而,另一個婦女同樣有這種情況,但之前使用的藥物都是行氣和破血的藥,導致病情沒有好轉。
有一種名叫「神功散」的藥方,能治療血液滯留,引起胸腹疼痛的問題。
該藥方包含:熟炒五靈脂(一兩),熟炒莪朮,桂心,熟炒蕓薹子(各半兩)
每次服用兩錢,用水和酒一起煎煮服用。
2. 附方
流氣飲(方見三卷第七論)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加味歸脾湯
加味逍遙散(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四物湯
補中益氣湯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四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補肝湯(方見本卷第七論)
六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失笑散(方見二十卷第五論)
制吳茱萸、黃連法:用二味等分,用熱湯拌濕和勻,重湯頓煮,使氣相通,同炒焦,各揀出聽用。
白話文:
[附錄配方]
流氣飲:這個配方在第三卷第七章的討論中有詳細說明。
小柴胡湯:相關的配方詳情可以在第二十四卷第二章的討論中找到。
加味歸脾湯:這是一個增強版的歸脾湯。
加味逍遙散:此配方的詳細信息也在第二十四卷第四章的討論中提及。
四物湯:一個常用的中藥方。
補中益氣湯:一個用來補充中氣和提昇體力的方劑。
四君子湯:這是一個常用的中藥補品。
六君子湯:此配方的詳細資訊在第二十四卷第六章的討論中有說明。
補肝湯:這個配方在本卷第七章的討論中有詳細介紹。
六味丸:相關配方詳情在第二十四卷第十一章的討論中可找到。
失笑散:這個配方的詳細信息在第二十卷第五章的討論中可找到。
制吳茱萸和黃連的方法:取等量的兩種藥材,用熱水拌濕使其混合均勻,再放入鍋中煮,讓其氣息相通,然後一起炒至焦黃,分別撿出待用。